尼泊爾香青

尼泊爾香青

尼泊爾香青(學名:Anaphalis nepalensis (Spreng.) Hand. -Mazz.)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細或稍粗壯,有長達20稀40厘米的細匍枝;匍枝有倒卵形或匙形、長1-2厘米的葉和頂生的蓮座狀葉叢。廣泛產於中國西藏甘肅四川雲南陝西,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 尼泊爾香青在西藏民間用為治咳藥,在四川俗名清明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泊爾香青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旋覆花族 Trib. Inuleae
  • 亞族:鼠麴草亞族 Subtrib. Gnaphalinae
  • :香青屬 Anaphalis
  • 亞屬:香青亞屬 Subgen. 
形態特徵,植株,莖,葉,花,果,花果期,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相關變種,傘房變種,單頭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或稍粗壯,有長達20稀40厘米的細匍枝;匍枝有倒卵形或匙形、長1-2厘米的葉和頂生的蓮座狀葉叢。

莖直立或斜升,高5-45厘米,或無莖,被白色密棉毛,有密或疏生的葉。

下部葉在花期生存,稀枯萎,與蓮座狀葉同形,匙形,倒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7厘米,寬0.5-2厘米或較大,基部漸狹,邊緣平,頂端圓形或急尖;中部葉長圓形或倒披針形,常較狹,基部稍抱莖,不下延,頂端鈍或尖,有細長尖頭;上部葉漸狹小;或莖短而無中上部葉;全部葉兩面或下面被白色棉毛且雜有具柄腺毛,有1脈或離基三出脈。

頭狀花序1或少數,稀較多而疏散傘房狀排列;花序梗長0.5-2.5厘米。總苞多少球狀,長8-12毫米,寬15-20毫米,較花盤長;總苞片8-9層,在花期放射狀開展,外層卵圓狀披針形,長3.5-5毫米,除頂端外深褐色;內層披針形,長7-10毫米,寬2.5-3毫米,白色,頂端尖,基部深褐色;最內層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有長約全長三分之一的爪部。花托蜂窩狀。雌株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雌花,中央有3-6個雄花;雄株頭狀花序全部有雄花,或外圍有1-3個雌花。雄花花冠長3毫米,雌花花冠長約4毫米。冠毛長約4毫米,在雄花上部稍粗厚,有鋸齒。

瘦果圓柱形,長1毫米,被微毛。

花果期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

廣泛產於西藏、甘肅、四川、雲南、陝西。
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

主要價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止咳定喘。主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炎;支氣和哮喘;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
【藏藥】扎瓦:全株治感冒,咳嗽,氣管炎,風濕疼痛。

相關變種

傘房變種

莖較粗壯,高30-45厘米;下部葉在花期常枯萎,長圓狀披針形,長達10厘米,漸狹成長柄;頭狀花序8-15個,排列成疏傘房狀,花序梗長1-3厘米或總花序梗更長。
產四川西部(康定、大金、寶興、松潘、峨邊、雷波等)、雲南西部及西北部(鶴慶、麗江、德欽、貢山、大理、中甸)。生於亞高山和高山草地、灌叢、松林下或河灘地,海拔2500-4100米。
無疑是較發育的類型,有時與上一變種不易區別。

單頭變種

莖高6-10厘米稀較高,被疏棉毛,與蓮座狀葉叢密集叢生,或無莖。葉密集,匙形至倒披針狀長圓形,長0.8-2厘米,稀3厘米,寬0.2-2厘米,上面被蛛絲狀毛,下面被白色密棉毛,有1脈或不顯明的三出脈。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稀2-3個生於蓮座狀葉叢上。
產西藏南部(錯拉門巴、八宿、林芝、察隅、卡達爾河岸、聶拉木等)、四川西部(康定)及雲南西北部。生於高山陰濕坡地、岩石縫隙、溝旁溪岸的苔蘚中,海拔4100-4500米。
常合併於原變種 var. nepalensis 中,但頭狀花序、葉形和毛茸與後者稍有區別。有一變型 f. reducta pax, l. c. 莖高 0.5-1.5厘米,產四川及雲南,在西藏也可見到,應併入本變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