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盧安達人

尼亞盧安達人,東非大湖地區的跨界民族。又稱巴尼亞盧安達人,簡稱盧安達人。約1 404萬人(200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亞盧安達人
  • 別名:盧安達人
  • 分布區域:盧安達(為該國主體民族)、剛果(金)、烏干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
分布,語言,宗教,分類,

分布

主要分布在盧安達(為該國主體民族)、剛果(金)、烏干達、蒲隆地和坦尚尼亞。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

語言

使用盧安達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

宗教

約60%的居民保持傳統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40%的居民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婚姻實行一夫多妻制,允許從表婚及姐妹共夫(見妻姊妹婚)。按父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

分類

整個社會受等級支配,按來源分為3種成分:①圖西人,過去為貴族。源出希馬族,屬尼格羅人種蘇丹類型,為尼羅特人的一支。身材高大,四肢修長。中世紀初向南擴散,來到大湖地區。以畜牧為生,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均依據擁有牛群多少而定。不與異族通婚。長期受班圖人(見班圖尼格羅人)影響,已失掉自己的語言。②胡圖人,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為當地土著居民。身材中等,體態微胖。以農為生,種植熱帶作物。國家獨立前,受圖西人控制,獨立後處於主導地位。③特瓦人,屬尼格羅人種俾格米類型,身材矮小。一直處於被支配地位,主要分布在基伍湖兩岸。基本上已班圖化,多與胡圖人混血,已失掉自己的語言。主要從事狩獵,兼事農耕。一般將特瓦人視為另一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