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界基,1914年生於江西省永新縣龍門鄉灌沖村一個中農家庭。尹家田地不多,祖祖輩輩以農為業,靠著勤儉持家的祖訓,生活也過得挺殷實的。到了尹自勇該上學的年齡,父親便把他送進了村裡的私塾,期望他有一天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動亂年代,當時的中國社會一片黑暗,尹自勇手捧書本,想的不是讀書做官,而是如何變革不公平的世道。1927年9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後,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了江西永新,革命烈火燃燒到了龍門這偏僻的地方,學生運動、農民運動蓬勃發展。尹自勇年齡雖小,但在其大哥尹紹基、二哥尹世基、二姐夫蕭玉春的帶領下,也走上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道路。受革命思想的薰染,加上有一定的知識文化,他的進步很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自勇
- 外文名:Yin Ziyong
- 別名:原名貞金,字界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永新縣龍門鄉灌沖村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39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紅軍學校
- 信仰: 共產黨
- 字號:字界基
成長經歷,人物事跡,主要政績,
成長經歷
少時為兒童團團長,參加站崗放哨、打土豪、分田地。1929年元旦加入農民赤衛隊。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工農紅軍中任偵察員、傳令員、警衛連長、警衛營長、青年科長、部長、教導團長兼政委、政治教導員等職。
1935年隨紅軍長征。4月16日,紅九軍團到達大定(今大方)貓場宿營。次日凌晨,突遭黔軍劉鶴鳴部和土豪武裝襲擊。為掩護紅九軍團突圍,尹自勇與連長龍雲貴率領偵察連到街口將對方擊退。後率領戰士向大兔場(今納雍城)方向追趕部隊,遭土豪武裝圍攻掉隊。後受水城抗暴組織“齊心會”首領王炳安邀請,帶20多名紅軍戰士,前往董地與王結拜為弟兄,化名楊連長。時值“齊心會”受挫,活動處於低潮。尹自勇從中協調,輔助“齊心會”振興。1935年8月,“齊心會”召開頭領會議,推選祝賓宏為會長,王炳安為武裝大隊長,會員迅即發展至千餘人,尹自勇和紅軍戰士成為“齊心會”活動骨幹。後“齊心會”以“團結乾人,打倒大土目”為口號,提出:“上等人欠我們的錢,中等人你莫閒,下等人參我們去玩幾年,每月還給你幾元錢。”殺地主、土目,襲擊國民黨軍,攻打區、鄉公所,聲勢大振。
人物事跡
1929年1月,年僅15歲的尹自勇參加了赤衛隊。1930年1月,由於形勢的需要,赤衛隊編入紅六軍第三縱隊。到了7月,三縱隊改編為紅三軍第九師,尹自勇由通訊連調至師部當傳令兵。尹自勇工作大膽,責任心強,表現突出。不久,他被批准加入共青團,選送到師教導隊學習,先後被評為模範團員。結業後調到紅三軍軍部當傳令兵。1933年經軍長黃公略、九師師長徐顏剛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紅三軍飛馬射擊比賽中,三發三中,成為“特級射擊手”。年底,尹自勇到紅軍軍校學習,畢業後擔任紅三軍軍部警衛連連長。尹自勇當時還是中央工農紅軍代表大會的代表,曾於1933年9月在瑞金參加了中央工農紅軍的閱兵典禮。1934年,他光榮地出席了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尹自勇見到了傾慕已久的毛澤東委員。
尹自勇驍勇善戰,又能運用謀略,所以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指揮的部隊也常能打勝仗。1931年9月,在方石嶺戰鬥中,他率領連隊襲擊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司令部。活捉師長韓德勤,搗毀了敵軍指揮系統,對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全連榮立集體戰功,尹自勇個人立兩次大功,並受到紅三軍司政兩部的通令嘉獎。
1931年12月,尹自勇被調到紅五軍團警衛營任營長。1932年,他又被調到教導團任團長兼政委。1933年春,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開始。在江西宜黃草台崗戰鬥中,尹自勇率領紅五軍團政治部工作人員一個排的兵力,配合友軍作戰,出其不意地殲滅國民黨軍第十一師和第二十六路軍的殘餘部隊,擊斃匪師長李明和肖乾,繳獲槍枝數千支,俘獲敵人500多名。戰鬥結束後,尹自勇榮獲“獨膽戰鬥英雄”和“模範黨員”的稱號。中共中央主編的《紅色中華》、團中央主編的《青年實話》和中央紅軍主編的《戰士報》,先後登載題為《全軍積極動員起來,行動起來,向獨膽戰鬥英雄尹自勇同志看齊》的文章,介紹他的先進事跡。1934年3月,尹自勇升任紅九軍團青年科長,後改任青年部長、軍黨委委員。
由於王明“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與中央機關被迫於1934年10月進行長征。尹自勇也隨軍從會昌出發。1935年1月7日,紅軍經過一番激戰,攻克遵義戰,遵義會議召開前夕,紅九軍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和九軍團中央代表凱豐(何克全)被通知15日到遵義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當時軍情緊急,瞬息萬變,而九軍團又擔負著後衛任務。為確保主力安全,經過研究,最後決定羅炳輝與蔡樹藩留在軍團部指揮部隊,由凱豐參加遵義會議,尹自勇隨行。
遵義會議後,九軍團仍舊擔任後衛任務,在遵義南面烏江北岸地區單獨行動,牽制和打擊敵人,掩護主力(中央軍委和一、三、五軍團)渡過烏江。九軍團雖然勝利地阻擊了敵人,但也受到了重創,部隊嚴重減員。尹自勇兼任軍團司令部偵察連政治指導員。
部隊開始日夜兼程追趕主力。1935年4月16日,九軍團來到了貴州省大定縣貓場。次日凌晨4時,人困馬乏的紅軍部隊遭到黔軍劉鶴鳴部和地方武裝的突然襲擊。部隊被包圍,軍部指揮所受到嚴重威脅,形勢十分危急。在這緊要關頭,尹自勇想到首長和戰友們的安全,想到紅九軍團的處境,想到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他主動向軍團參謀長郭天民要求,帶偵察連護送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原任蔡樹藩已調離)、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幹部劉鶴孔等。他率偵察連集中火力猛衝猛打,終於護送首長們通過險峻的雞飛崖,撤到了安全地帶。隨後,他不顧疲勞和危險,毅然返身與連長龍雲貴一起率部回到街口將敵人擊退。部隊更替掩護,撤到貓場西北部的絕壁綈子岩腳,並迅速攀上岩頂,占領制高點,架起輕重機槍向敵人猛射。打得敵人趴在地上抬不起頭來,不敢再向綈子岩進攻,從而掩護了軍團大部隊從岩下通過。這次戰鬥十分殘酷,偵察連傷亡慘重,連長龍雲貴也身中數槍,英勇犧牲。尹自勇忍住悲痛,帶領餘部迅速向納雍方向追趕大隊人馬。但山區道路複雜,又缺乏嚮導,加之又是深夜行軍,所以,偵察連在納雍境內翅龍頭迷失了方向。第二天,在納雍縣治昆區境內又不幸遭到土司蘇小雲、安克勛的武裝截擊,偵察連被迫反擊。蘇、安意在奪取槍枝,沒想到紅軍戰鬥力很強,眼看陰謀不能得逞,於是脅迫彝、苗族農民300多人將尹自勇及所部包圍。到這時,被包圍的紅軍又困又乏又餓,加上水土不服,許多人患上了瘧疾,部隊已經到了彈盡糧絕、山窮水盡的地步,處境十分危急。
當時,水城縣有一個以苗族人民為主體的抗暴組織齊心會,屢屢遭到反動當局和地方武裝的鎮壓,領導人不久前在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了。齊心會組織開始渙散,縣境內董地的齊心會首領王炳安這時聽說紅軍的情況,便派人去與尹自勇聯繫。尹自勇接受王炳安的邀請,帶領身邊所剩不多的紅軍,掩埋掉槍枝,化整為零闖出包圍圈,在董地齊心會會員的護送下,抵達王炳安處。尹自勇與王炳安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心,兩人交談契合,於是歃血為盟,結拜為把兄弟。從此,尹自勇率領僅存的18人裝扮成老百姓,幫助王炳安復興齊心會。尹自勇誠懇謙虛,生活儉樸,和大家相處很好,周圍老百姓都願意跟他聊聊天,談談心。他常常在與大家的閒談中,深入淺出地講解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意義,講社會上的階級鬥爭,指出人間貧富不均的原因不在於窮人命苦,而是因為反動統治階級掌握著印把子、槍桿子。要消滅貧富差別,窮人要翻身,就要起來鬥爭、幹革命。尹自勇的話說到老百姓的心裡去了,很有說服力。齊心會會員很快發展到千餘人,齊心會積極開展武裝鬥爭。1935年8月底,尹自勇與王炳安提出“團結窮苦人,打倒大土豪”的口號,帶領齊心會會員,先後剷除了董地、中壩、南開等處的土豪多人,將區長楊煥南家的糧食分給民眾,處決了無惡不作的水城民團團副鄧某,打死了橫行鄉里的國民黨軍隊連長龔某。在水城、赫章等縣境內攻打區鄉政府多處,繳獲槍枝無數,從而武裝了自己的力量,齊心會迅速強大起來。不久,又成功地襲擊了國民黨軍護送新兵部隊的一個連,全部收繳了他們的裝備,釋放了所押解的壯丁。在尹自勇的領導下,抗暴除惡活動日益擴大,一直擴展到納雍。會員人數大增,在單郎岱、鹹寧諸縣境,會員就發展到2萬多人。水城的豪紳坐立不安,驚恐萬狀,向上級報告說:“不特地方團隊不敢攖其鋒,即大軍屢次進剿,變未損其毫髮”,“鄰封各縣匪徒皆奉該匪為渠魁,萑苻坐嘯,聞聲而集者動以千數計”。
1937年夏秋之交,多方尋找組織的尹自勇終於與中共貴州省委派來的周賢接上頭,計畫以米籮為據點,組建水城縣黨政組織、抗日武裝及中共滇黔邊區工委,並準備在1939年底舉行武裝暴動,建立各級黨組織。尹自勇重擔在肩,多方奔走,籌備暴動的準備工作。不幸的是,在一次行動中他被捕入獄。1942年9月的一天深夜,偽水城縣縣長阮略飭夥同偽區長陸雲青把尹自勇偷偷暗殺於水城縣簸箕寨。尹自勇就義前,昂首闊步地高唱《國際歌》,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國民黨賣國賊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並高喊:“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殺了尹自勇,殺不了革命”,以表明心志。
尹自勇光榮地犧牲了,他那為革命英勇獻身的英雄壯舉銘記在人民革命的史冊。1960年2月18日,中央有關部門的批示指出:“在長征途中,如果沒有成千上萬尹自勇烈士那樣的革命先烈英勇流血犧牲,就不可能有我們三萬紅軍的存在……也不可能有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
主要政績
1936年11月,米籮鄉聯保主任盧雲清,邀請尹自勇到米籮任自衛隊長。尹從王炳安處知盧為人正直、開明,在地方上頗有影響,便與盧結拜為弟兄。尹自勇將自衛隊編為三個班,紅軍戰士單獨編為一個班。仍常與董地王炳安聯繫,協助其指揮“齊心會”活動。並以自衛隊長之公開身份,廣交朋友,發展“齊心會”組織,足跡遍及米籮、楊梅、蟠龍以及郎岱縣(今六枝特區)部分地區,為民除害,深受貧苦民眾擁護。
1939年4月,水城縣長阮略率保警隊到米籮,將尹自勇殺害。盧雲清將其遺體安葬在米籮寨右側小山坡上,當地人民將這個山坡稱為“楊連長包包”。
1959年,水城縣人民政府將尹自勇遺骨遷至水城縣城關明湖村前(現六盤水師院對面)重葬並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