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楠(天津市海河中學數學教師)

尹楠(天津市海河中學數學教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尹楠,女,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天津師範大學畢業,天津市海河中學數學教師。曾任高一年級數學組備課組長、海河中學黨委組長(2017年11月)。尹楠老師是天津市河西區數學學科帶頭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天津師範大學 
  • 職業天津市海河中學數學教師
  • 專業方向數學
  • 職務天津市河西區數學學科帶頭人
  • 學術代表作:《結合《三視圖》一課談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方程的根與函式的零點》 
    《STEAM 課程帶來的學法變革》(2019年) 
    《圖形計算器影響數學課堂教學的對比研究》(第14屆亞洲數學技術年會,2009年12月17日) 
    《“機率統計”走進中學教材帶給我們的啟示》(2012年) 
  • 主要成就: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 
    天津市普教系統基本功大賽冠軍 
    天津市三八紅旗手 
    雙優課一等獎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性別:女
  • 代表作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2013年)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獲獎記錄,個人評價,個人名言,

人物經歷

2018年11月26至12月3日,尹楠參與廣西貴港市骨幹教師領雁工程比較學習學員的跟崗學習活動。
2019年10月18日—21日,尹楠參與首屆京師數學新課程教學與評價會議並做匯報。

人物事跡

(一)2012年11月11日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學舉行了第六屆天津市普教系統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該校尹楠老師代表河西區參加高中數學組比賽,憑藉“高效生命課堂”三原則五環節的優秀設計和自信機智的現場答辯,得到了現場專家和全市同行們的高度讚譽,獲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並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尹楠老師的說課題目是數學必修一第三章《函式的套用》的第一節《方程的根與函式的零點》,同組參加比賽的還有南開中學、第二十中學、塘沽一中,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第一百中學等全市各重點中學的教師。
(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實上下功夫。作為一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揚我們海河人的精神——朴毅敬誠,除了精心備課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節課以外,還經常利用休息的時間為學生義務講解問題,對學困生耐心幫助,不厭其煩;對待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通過談心交朋友的方式幫助其疏導緩解考試帶來的壓力;對待家裡有困難的學生親自家訪了解情況,予以最大的幫助。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也需要不斷創新以適應學生的需求,為此學校建設了STEAM數學創新實驗室和智慧教室,我勇挑重擔,在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自己不斷摸索,深夜加班查找資料不遺餘力地投入教育教學創新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引領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2017年,選自海河中學公眾號)
(三)尹楠老師全家在這次天津抗疫期間各盡其職,愛人在單位堅守工作崗位,白天忙碌一天,晚上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尹楠老師作為黨員,帶病堅持工作,在全民核酸檢測的大篩行動中,積極報名當上了社區志願者。大篩的日子正是天津最冷的時候,深冬里最高氣溫是零下五度,呼嘯的大風掀翻了工作棚,可是工作人員們都克服困難堅守崗位,在社區的小廣場上引領居民十人一組登記做核酸檢測。由於工作人員緊缺,她和社區工作者一起連續奮戰八個小時沒喝過一口熱水,沒有人能換崗所以片刻沒有休息,渾身凍透,身上的兩個暖貼早就沒有了溫度,大家一起奮戰到深夜才能回家。轉天又積極投身社區工作。女兒在家給媽媽做熱粥是父母堅強的後盾。正是這些平凡的人默默無私地付出才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每個人的付出,匯聚起無窮力量,幫助我們的城市儘快度過難關,恢復昔日繁華。(2022年,選自海河中學公眾號)

獲獎記錄

她的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市級一等獎,並在核心刊物發表。
她獨立承擔市級課題獲得市級成果一等獎,多次參加亞洲數學技術學術年會並做專題講座。
尹楠
該課尹楠獲得一等獎第一名的成績

個人評價

她有多年畢業班任教經驗,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為人風趣幽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待學生有耐心有愛心,與學生關係融洽,亦師亦友。——天津市海河中學(2020年)
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孩子們喜歡在尹老師輕鬆活躍的課堂上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因此成績優異。尹老師深受學生喜愛,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天津市海河中學(2017年)

個人名言

“做學生的知心姐姐,學生的快樂是我最大的快樂”——座右銘
與其說獻身教育,不如說獻“心”教育。充滿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真心;將心比心,才能贏得家長的放心;事事用心,才能贏得自己的舒心。——選自華夏知行網(201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