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祠

尹子祠

尹子祠,又名“海鶴書院”,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80年),南川縣令黃際飛和舉人徐大昌為紀念漢代學者、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尹珍在南川設館講學而倡修。

尹子祠是南川文化的發祥地,也是重慶地區僅存在的三個古書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子祠
  • 地理位置:重慶市南川區
  • 景點級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清光緒五年(1879年)
  • 地位:南川文化的發祥地
歷史沿革,建築,尹珍,

歷史沿革

尹子祠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南川縣令黃際飛和舉人徐大昌為紀念漢儒尹珍在南川設館講學而倡修。清光緒三十六年(1904年),在此開辦民立崇實國小。
辛亥革命後,南川的有志青年外出求學,紛紛到日本、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接受新文化的洗禮。1917年,在天津北洋大學讀書的周佩難回到南川故鄉,在上海同濟大學讀書的劉文簡也回到南川,他們相約創辦新學,革新社會風氣、倡導科學民主。在多方努力下,1918年,私立南川道南校就成立了,並於1921年遷到尹子祠。辦學幾十年間,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開創了南川現代教育的先河。
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共地下黨組織秘密活動地點,是川東文化的發祥地和革命紀念地,具有歷史教育意義。
在相關部門多次修繕保護下,基本保留了總體結構,其中六角亭、望魚亭經過2006年修繕後,基本恢復了原貌。

建築

該祠由六角亭、望魚亭、正殿、前殿和廂房組成,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三面環水,形成半島,隱於竹林樹叢中,與另一處縣保單位“龍濟橋”連成一體,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風光。
尹子祠
尹子祠
尹子祠里最高的就是六角亭了,它三重檐六角攢尖頂,木結構,穿斗式梁架,高近20米,凌空孤聳著。
六角亭下,就是正殿、前殿,寬十多米,氣勢不凡。大門處的斜撐,兩邊分別雕刻三羊開泰和福祿壽喜兩組木雕,雕工精湛,寓意美好。走進殿內,是一個四合院布局的天井,兩旁各有三間廂房。與正殿相對的就是望魚亭,建在臨江的石台上,可供垂釣觀景用。
書院北側的龍濟橋始建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南川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尹珍

據史籍所載,南川所在的地方,在古代是被稱為南蠻的西南夷,以狩獵為業,不知耕種,長幼無別,不知禮儀。漢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當時20歲的貴州正安漢毋瀲壩人尹珍,為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跋涉千里,遠赴京師洛陽,拜名儒學家、經學家許慎為師,研習五經文字,接受中原文化的洗禮,於公元107年學成回歸故里,建草堂三楹,開館教學,隨後又在今天的綏陽和南川的鳳嘴江邊設館,教化務本,傳授人文思想。
尹珍‘北學中原、還以教授、南域始有學焉’的壯舉,開啟了川黔一帶文化教育的先河,後世爭相為其建祠堂,常年祭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