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瓦西里耶維奇·邦達列夫

尤里·瓦西里耶維奇·邦達列夫

尤里·瓦西里耶維奇·邦達列夫(俄語: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Бо́ндарев,1924年3月15日-),蘇聯俄羅斯著名作家。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說《最後的炮火》、《營隊請求炮火支援》,長篇小說《熱的雪》、《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里·瓦西里耶維奇·邦達列夫
  • 外文名: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Бо́ндарев
  • 國籍:蘇聯-俄羅斯
  • 民族:俄羅斯人
  • 出生地:奧倫堡州奧爾斯克市
  • 出生日期:1924年3月15日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契卡洛夫炮校,高爾基文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蘇聯英雄,列寧獎,蘇聯國家獎
  • 代表作品:最後的炮火,熱的血,
人物簡介,作品特點,作品列表,參考資料,

人物簡介

蘇聯俄羅斯作家,1924年3月15日生於南烏拉爾奧爾斯克市一個職員家庭。1931年隨家遷居莫斯科衛國戰爭期間,仍在中學讀書的邦達列夫就暫停學業,參加戰鬥,直在炮兵部隊服役,他曾兩度負傷,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戰爭勝利之後,邦達列夫進入蘇聯作家協會高爾基文學院學習寫作,從此走上了文學之路。1949年首次發表作品。《營請求炮火支援》和《最後的炮轟》兩部戰爭題材中篇小說問世後,以寫戰壕真實出名。長篇小說《寂靜》,揭露個人迷信的危害。長篇小說《熱的雪》取材於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開始把戰壕真實和對戰役的全景描寫結合起來。1970年與人合作完成電影史詩《解放》,翌年獲列寧獎金。 70~80 年代,接連發表《》、《選擇》、《演戲》 3 部長篇小說,著力表現經歷反法西斯戰爭考驗的一代人在現代條件下的人生探索,其中前兩部獲蘇聯國家獎金。此外,70年代後還陸續發表以《瞬間》為總標題的多篇哲理抒情散文,文筆優美,寓意深刻。80~90年代任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書記兼俄羅斯聯邦作家協會理事會副主席。綜觀邦達列夫的創作歷程,可分為以下兩個時期:一是50—60年代,著力於戰爭題材的創作,取得巨大成就,成為“戰壕真實”派和“全景文學”的代表作家;二是70—80年代,側重於對社會生活和人類命運的哲理思考和探索,在題材和手法上都有新的開拓,對以後蘇聯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讀書,邦達列夫認為,誰要是沒有被一本好書俘虜過,那將是最大的遺憾。
尤·瓦·邦達列夫尤·瓦·邦達列夫

作品特點

邦達列夫的第一部中篇小說是《指揮官的青春》。這一部小說是基於邦達列夫在契卡洛夫炮校學習的經歷所創作的。小說描寫了殘酷的戰爭。他的早期作品收錄於《在大河上》和《夜色已濃》等文集之中。隨後發表的中篇小說《最後的炮火》、《營隊請求火力支援》是邦達列夫的成名之作。這兩部作品中描寫了殘酷的戰爭景象,引發了蘇聯乃至中國文學界的爭論。有的評論家認為作品宣揚了戰爭的恐怖和殘酷,有的則認為作品表現了英雄行為。
1969年邦達列夫重拾戰爭題材,發表了小說《熱的雪》,從包括普通戰士和各級指戰員等很多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參與者的視角觀察戰爭,結合了“戰壕真實”與“司令部真實”,既有雄偉氣勢,也有逼真的細節,被認為是“全景文學”的代表作品。 1970年邦達列夫參與了大型戰爭電影《解放》的劇本創作過程。1975年他發表了小說《岸》,描寫了一位蘇聯作家和一位德國女性的愛情,反映了戰後的現實生活的和帶哲理的反思。在1980年的《選擇》中,描繪一位病重的流亡者訪問莫斯科,最後埋葬在青年時代成長的城市。1985年他完成了《人生舞台》,這部作品和《熱的雪》、《選擇》共同組成他反思現實生活的三部曲。
1980~90年代任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書記兼俄羅斯聯邦作家協會理事會副主席。1991年他曾和普羅哈諾夫、瓦勒廷·拉斯普京、久加諾夫等人一起發表公開信《告人民書》批評戈巴契夫經濟改革政策,同年發表的雜文集《誘惑》中,他批評了蘇聯的政治文化制度。
90年代,邦達列夫又有三部作品問世:《誘惑》(1991)、《不抵抗》(1994—1995)和《百慕達三角》(1999)。應該說,近作《百慕達三角》是他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面對劇烈的歷史變遷和政權更迭,俄羅斯的一些文化精英們顯得迷惘、痛苦和憂慮。他們中的許多人,包括邦達列夫,對解體後的俄羅斯種種現實強烈不滿,又不會以輕漫浮滑的態度來面對這場風暴,於是以對自身職責、理想、才賦、智慧的悲劇性執迷,通過年輕記者安德烈和他的戀人在1993年“十月事件”至1996年十月這三年間的痛苦遭遇和不幸,描述蘇聯解體後所發生的政治事件和社會生活現實,揭露俄羅斯猶如一艘駛入百慕達三角的巨輪失去了控制,表達出他對解體後的俄羅斯所發生的“歷史倒退”的極端反感和不安,表達出他對祖國命運的憂慮。

作品列表

  • 《指揮官的青春》(1956)
  • 《最後的炮轟》
  • 《營隊請求火力支援》
  • 《誘惑》
  • 《寂靜》(1962)
  • 《兩個人》
  • 《熱的雪》(1969),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
  • 《岸》(1975)
  • 《選擇》(1980)
  • 《人生舞台》(1985),1997年譯林出版社
  • 《百慕達三角》(1999),2002年外國文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

  1. 《最後的炮火》,ISBN 7806609288
  2. 邦達列夫. 《最後的炮火》. 譯序第1頁. 孟慶樞 譯. 南方出版社. ISBN 9787806609286
  3. 療治讀書疲態不能止於“悅讀”
  4. Handbook of Russian Literature, Victor Terra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當代世界文學名著鑑賞辭典
  6. N. N. ShneidmanRussian literature, 1995-2002: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new millenniu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