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南都石黛掃晴山

《少年游·南都石黛掃晴山》是北宋詞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回憶前一個春天的生活片斷,從雨後輕寒、海棠花謝的細節,表現出作者對已逝年華的惋惜和追念。下片則著眼於目前又一個春暖花開的美景,進行今昔對照,愈發珍惜大好的春光。全詞構思精巧,刻畫細膩,寫出了作者對少年情懷的無限眷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少年游·南都石黛掃晴山
  • 作者:周邦彥
  • 創作年代:北宋
  • 出處:《片玉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少年游
南都石黛掃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捲簾看。
而今麗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舊賞園林,喜無風雨,春鳥報平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少年游:詞牌名。陳本、吳鈔本、宛鈔本、王刻本、朱刻本、調名下注“黃鐘”。羅箋、孫本從《白雪》、毛本、鄭本題“荊州作”。
  2. 南都:指湖北荊州(今湖北江陵一帶)。荊州在春秋時為楚國郢都,梁元帝蕭繹建都於此,稱南都。唐肅宗上元初年置南都。掃晴山:李商隱《代贈二首》:“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陳本:“乃晴明遠山之色也,今人有遠山眉。”
  3. 耐:與奈通用。孫本從毛本作“奈朝寒”。唐·韓偓《浣溪沙》:“六銖衣薄惹輕寒。”南唐李煜《浪淘沙》:“羅衾不耐五更寒。”
  4. 捲簾:捲起或掀起帘子。《樂府詩集·雜曲歌辭·西洲曲》:“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5. 麗日:美好的日子。南朝宋·張正見《賦得日中市朝滿詩》:“雲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孫本:“陳注作者誤為庾肩吾。”
  6. 南陌:南面的道路。南朝梁·沈約《臨高台》:“所思竟何在,洛陽南陌頭。”雕鞍:借指寶馬。南唐馮延巳《蝶戀花》:“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北宋王安石《送丁廓秀才三首》:“殷勤陌上日,為客暖征鞍。”
  7. “舊賞”句:化用北宋王安石《殘菊》:“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陳本:“王介甫詩‘中宵風雨暝園林,零落黃花滿地金。’”
  8. “春鳥”句:化用唐·岑參《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杜甫《春鳥》:“日日報平安。”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像用南陽黛青塗抹了晴日的山巒。身著單衣承受著清晨的輕寒。一夜的春風吹過,海棠花紛紛調零,我在小樓上捲起竹簾觀看。
如今艷陽高照明麗如洗,我騎著寶馬在暖風裡來到城南。在舊日曾游的園林里,喜的是無風無雨的天氣,還有春鳥叭叭嗑渣似報一切平安。

創作背景

周邦彥於宋哲宗元佑三年(1087年),教授廬州,時年三十二歲,翌年即流寓荊州十,至元佑八年春天,才離開荊州赴溧水任所。這闋《少年游》詞是在元佑八年以前荊州所作,此時作者在三十二歲至三十八歲之間。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起首二句,形象鮮明地勾畫出那個青春美麗的女主人公形象,其人即下片“舊賞園林”中的女伴。南都石黛,用徐陵《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語。詞中的南都,當為荊州,更合詞意。“掃晴山”,“掃”字意為描繪、塗抹。魏武帝令宮人“掃青黛眉”。《西京雜記》:“卓文君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周邦彥《一落索》詞有“眉興春山秀”句,皆以遠山形容蛾眉。此處用“晴山”,更增加了眉嫵的明朗、秀媚之感。“衣薄耐朝寒”的讕”字突出了女主人公的青春活力,引出下面三句,“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捲簾看”。“看”字尤為蘊藉,含情雋永。
“海棠”二句,用韓偓《海棠》詩句“海棠花在否,樓上捲簾看”,加以熔鑄,更覺精光奪目。經過一夜東風,妖紅繁艷的海棠花瓣,飄落滿地,說明春光漸老,到了“風飄萬點更愁人”的時節,與歐陽修《海棠詩》:“不惜花開繁,所惜時節過。昨日枝上紅,今日隨逝波”同一感慨。王實甫《西廂記》里寫東風落花則說:“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是以傾泄的手法,吐訴如潮的幽怨。周邦彥此詞則臥極蘊藉、極含蓄、經過壓縮的語言,迸發出一句:“樓上捲簾看。”“一夕”三句,大筆包掃,形象生動地概括了前一番會合中的許多情事,無盡的傷春怨別之情;也包含著“又片時一陣,風雨惡、吹分散”(《玲瓏四犯》)之意。此往日情事,下片寫今番歡聚,故特寫“無風雨”“報平安”,與此形成鮮明的對照。
下片的基調明快,一洗上片抑鬱之情。“而今”是時間轉折詞,表明又是一個春天了。在人生遇合上有了轉變,詞人的心境起了變化,眼前是一派晴光麗日的天氣。“明如洗”是春陽燦爛,郊原如繡,一片清新鮮潔的景色。“南陌暖雕鞍”,俊侶雕鞍,聯鑣並轡,馳騁陌上。“暖”字指日照晴烘,春郊馳馬的情景,透露了內心的喜悅和飛揚的神采。
“舊賞園林,喜無風雨,春鳥報平安”。三句從字面上看近乎平淡,而句中情感起伏,開闔動盪,把往日的“幽恨”和今昔不同的複雜心情曲折地表達出來。“舊賞”點明這座園林是兩人舊遊之地,高興的是重訪舊跡,感觸的是在這裡有過許多悲歡往事。畢竟現在情況變了,別後重逢,情隨事遷,在晴光照耀下的園林,百草千花,春鳥嚶鳴,處處洋溢著春天的氣象。連春鳥也解人意,為他們歌唱,為他們特“報”平安,和上片的驚風驚雨大不相同了。喬大壯謂周邦彥最善於從時間、空間的錯綜變換中創造詞的境界,這首詞就是最好的例子。

名家點評

近代詞人、篆刻家喬大壯《手批周邦彥片玉集》:境界不易。二聲詞,只談境界。起好,婉約。過變用“而今”二字明點境界,謂上半闋乃前時事。結平穩。
當代古典文學研究家龍榆生《清真詞敘論》:教授廬州,旋複流轉荊州,侘傺無聊,稍捐綺思,詞境亦漸由軟媚而入於淒婉。例如《少年游》“荊州作”,看似清麗,而弦外多淒抑之音。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為太學生時獻《汴京賦》,被宋神宗擢為太學正。歷官州教授、縣令、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秘書監等職,提舉大晟府。周邦彥精通音律,能自度曲,為北宋重要詞家。其詞集北宋婉約派大成,長調尤善鋪敘,富麗精工,歷來被奉為詞壇正宗,對南宋及後世均有影響。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