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齒鋸鱗魚的頭體有強櫛鱗,除前背鰭外各鰭基有鱗。側線高僅後端側中位。背鰭第10棘最短微連後背鰭,第3—4棘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齒鋸鱗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輻鰭魚綱
- 目:奇鯛目
- 科:粗鱗鯛科
- 屬:粗鱗鯛屬
- 分布:西沙、日本
小齒鋸鱗魚的頭體有強櫛鱗,除前背鰭外各鰭基有鱗。側線高僅後端側中位。背鰭第10棘最短微連後背鰭,第3—4棘最長。
小齒鋸鱗魚的頭體有強櫛鱗,除前背鰭外各鰭基有鱗。側線高僅後端側中位。背鰭第10棘最短微連後背鰭,第3—4棘最長。簡介小齒鋸鱗魚(小松球)M.parvidensBleeker;Smalltoothsoldierfish形態...
小牙鋸鱗魚 小牙鋸鱗魚屬於動物界金眼鯛目金眼鯛亞目鰃科,曾見於西沙群島。
齒頦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 hexagonus (Lacepede, 1802),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鰃科鋸鱗魚屬的一種魚類。為體高2.1—2.3倍,為頭長2.8—3.3倍.頭長為吻長5.6—6.8倍,為眼徑2.1—2.4倍.體長橢圓形側扁。吻鈍。眼側位稍高。分布於自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到昆士蘭、自菲律賓到東非莫三鼻給海峽...
美麗鋸鱗魚,Myripristis formosa (Randall et Greenfield, 1996),為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亞目金鱗魚科鋸鱗魚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的台灣海域,棲息深度15-30米,體長可達15.5厘米,棲息在礁石區。英文俗名 Squirrel 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
塞席爾鋸鱗魚(學名:Myrispristis seychellensis)為鰃科、鋸鱗魚屬的魚類。側線鱗28;鰓耙11+22。體長139.6mm:為體高2.2倍,為頭長2.9倍。頭長為吻長7.3倍,為眼徑2.2倍。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長約等眼徑。口前位,下頜不突出。分布於塞席爾群島以及台灣Tahsi等。形態特徵 背鰭Ⅹ-Ⅰ-14;臀鰭...
命名者Randall&Yamakawa,1996棲息深度15-70公尺中文名格氏鋸鱗魚有毒魚類否科中文名金鱗魚科經濟性是科號科名F282 Holocentridae食用魚類是中國大陸名格氏鋸鱗魚最大體長15.9cm觀賞魚類是其他中文名格氏松毬、厚殼仔、金鱗甲、鐵甲、鐵甲兵、瀾公妾、鐵線婆、大目仔世界分布日本至台灣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或卵...
伯恩特鋸鱗魚,鰃科鋸鱗魚屬動物,主要分布於台灣恆春等。簡介 拉丁目名:BERYCIFORMES 中文目名:金眼鯛目 拉丁亞目:BERYCOIDEI 中文亞目:金眼鯛亞目 中文科名:拉丁科名:Holocentridae 中文亞科:鋸鱗魚亞科 拉丁亞科:Myripristinae 中文屬名:拉丁屬名:Myrispristis 拉丁種名 berndti 定名人 Jordan et ...
柏氏鋸鱗魚,Myripristis botche (Cuvier, 1829),金鱗魚科鋸鱗魚屬的一種魚類。英文俗名 Palesoldier; Splendidsquirrelfish; Blacktipsoldierfish; Finspotsoldier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
博氏鋸鱗魚,屬金鱗魚科,拉丁名為Myripristis botche,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2對頜聯合齒;頜骨、鋤骨及齶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
黃鰭鋸鱗魚,學名:Myripristis chryseres (Jordan et Evermann, 1903),為金鱗魚科鋸鱗魚屬的一種魚類。棲息深度12-350米。本魚體淡紅色,鱗片邊緣略微暗紅色,黑色的鰓蓋骨膜,鰓蓋棘延長;魚鰭黃色,背鰭硬棘11枚;背鰭軟條13-14枚;臀鰭硬棘4枚;臀鰭軟條11-13枚,體長可達25厘米,棲息在向海礁坡,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