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黃花葉病

小麥黃花葉病

小麥黃花葉病是由小麥黃化葉病毒等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早春病株葉片褪綠,嫩葉上出現黃綠色斑駁和與葉脈平行的斷續斑紋,以後整葉出現黃綠色條紋,繼而黃化。老葉上常出現壞死斑。氣溫升高后花葉症狀逐漸消失,新葉無症,但植株輕度變矮,分櫱減少,不抽穗或穗發育不良。

小麥黃花葉病是中國小麥生產的主要土傳病毒病之一。該病可導致植株花色素苷積累,葉片發黃,春季生長緩慢,單位面積成穗數下降,穗粒數降低,粒重減輕,發病區域通常減產20-70%,可嚴重危害小麥生產和糧食安全。

小麥黃花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種植抗病品種、輪作換茬、適時播種、加強栽培管理。小面積發病時,還可以通過藥劑土壤處理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黃花葉病
  • 別名:小麥花葉病毒病
  • 病原:小麥黃化葉病毒
  • 危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小麥黃花葉病的病原包括土傳小麥花葉病毒(Soit-borne wheat mosaic virus,簡稱SB-WMV)、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 virus,簡稱WSSMV)、小麥黃化葉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簡稱WYMV)。
  • 土傳小麥花葉病毒:屬於真菌傳棒狀病毒屬,病毒粒體為直棒狀,二分體,長粒體長300納米,短粒體長160納米,直徑22納米。病毒致死溫度60-65℃,稀釋限點1:100-1000。自然條件下侵染小麥、大麥、小黑麥和黑麥,有株系分化。
  • 小麥梭條斑花葉病毒:屬於馬鈴薯Y病毒科的大麥黃花葉病毒屬,病毒粒體彎曲線條狀,二分體,長粒體長600納米,短粒體長300納米,直徑12納米。致死溫度45-50℃,稀釋限點10-10。由禾穀多黏菌傳毒,機械接種傳毒,病株接觸不傳毒,種子、花粉不傳毒。自然侵染小麥、硬粒小麥。
  • 小麥黃化葉病毒:屬於馬鈴薯Y病毒科大麥黃花葉病毒屬,粒體彎曲線狀,長500-600納米或200-300納米,直徑12-15納米,無包膜。二分體基因組,核酸為二分子線形正義ssRNA。外殼蛋白由一種多肽組成,分子質量28.5-33kDa。禾穀多黏菌傳毒,種子昆蟲不傳毒。自然侵染普通小麥和硬粒小麥。

為害症狀

小麥播種後,年前苗期田間可出現零星病株,感病植株開始表現新葉褪綠,褪綠部分逐漸縱向擴展,形成淡黃色條斑。翌年春後,病田發病率逐漸上升,黃色條斑或梭條斑症狀十分明顯,病株發育受阻,葉片手感較硬,常伴有扭曲現象。小麥分冀末期,病情迅速擴展,發病率急劇上升,重病株葉片發黃,分冀開始出現枯死現象。其後隨著氣溫的升高,田間病情處於穩定狀態,往往不再繼續擴展,症狀趨於隱退。感病植株生長發育不良,新根減少,褐根增多,有效分冀少,有些分冀雖能成穗,但抽穗遲,且子粒皺枇,千粒重下降。

分布範圍

小麥黃花葉病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及亞洲等地。在中國廣泛分布於黃淮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四川盆地及陝西渭河流域等冬小麥種植區。

侵染循環

病原病毒在自然條件下僅由禾穀多黏菌傳毒。禾穀多黏菌是一種根部專性寄生真菌,寄生在麥類作物與禾草根部表皮細胞內,其本身並不致病,也不造成減產。小麥、大麥、燕麥﹑黑麥,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和一些禾草根部均可分離出禾穀多黏菌。攜帶病毒的禾穀多黏菌休眠孢子囊,隨病株殘根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該菌在乾燥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年。帶毒休眠孢子囊隨病土,病根茬、流水.農機具等傳播擴散。病毒也可隨夾雜在種子間的病殘體、帶菌土壤等傳播。
小麥黃花葉病
侵染循環
在小麥出苗階段,休眠孢子萌發產生遊動孢子,侵入根部表皮,將病毒傳染給小麥。該菌在根部形成變形體,可再產生遊動孢子,進行再侵染。在小麥近成熟時,禾穀多黏菌形成厚壁的休眠孢子囊。

流行規律

小麥黃花葉病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1. 氣象因素:小麥出苗後氣溫較高,翌春溫度在5-15℃之間持續時間長的年份發病重。適宜病毒侵染的溫度為15℃左右,適宜發病溫度為8-12℃,最低5℃,15℃以上逐漸隱症。症狀發展適溫為10℃。溫度在20℃以上時植株不會感染病毒。
  2. 播種期:早播發病重。早播小麥出苗後,如土溫高於10℃的日數超過10d,有利於傳毒介體的繁殖和侵染,延長了禾穀多黏菌侵染寄主的時間和寄主感染病毒的時間,加快病害蔓延速度,加重病害發生,翌春發病較重。
  3. 寄主抗病性:品種之間對小麥黃花葉病的抗、感病性有顯著差異,可分為四類:①抗病毒:如西風(日本)、寧麥7號、寧麥9號、日本矮等;②抗傳毒介體:如儀寧小麥、東方小麥、白兔3號、特早熟等;③既抗病毒又抗介體:如繁6、綿陽11號等;④既不抗病毒又不抗介體:如TP114(丹麥)、Fundulea 262(美國)、大頭黃等。另外,還發現了一些耐病材料,如983-5262、輻826等。
  4. 連作:小麥連作導致病田傳毒介體和毒源積累,是小麥黃花葉病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5. 肥水條件:冬前和早春雨水充沛,土壤濕度大,有利於介體多黏菌的活動,故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的田塊發病重。同一地塊,排水溝兩側常常發病重,基肥充足、小麥返青較早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 種植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是控制小麥黃花葉病的最有效措施。不論抗病毒還是抗介體的小麥品種,都可抑制病害的發生。
  • 輪作換茬:由於病原物寄主單一,因此,在病田改種1-2年油菜或蠶豆、紫雲英等非寄主作物,即可明顯減輕病害。但10年未種植小麥的田塊仍帶有黃花葉病毒及禾穀多黏菌,表明輪作只能減少而不能徹底清除土壤中的多黏菌。
  • 適時播種:冬麥適當遲播,可縮短介體多黏菌的侵染時間。但也要避免過遲播種,以利於麥苗順利越冬和春季返青恢復生長。
  • 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殘體。苗期合理控制土壤水分,避免土壤中游離水過多而有利於帶毒遊動孢子的隨水流傳播。返青期病田可重施速效氮肥,促進植株生根、長葉,增強植株抗病能力,降低分孽死亡率和死苗率,提高成穗率。
  • 藥劑土壤處理:小面積發病時,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福馬林五氯硝基苯等處理土壤,以減少禾穀多黏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