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鑽是一種,主要用於祛風活血、行氣止痛、散瘀消腫。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小鑽
- 別名:南五味子、長序南五味子、鑽骨風
- 功效:祛風活血,行氣止痛,散瘀消腫。
- 傳統套用: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水質藤本,全株無毛。根細長,紅褐色,有黏液。莖皮黑色或灰棕色。單葉互生,近紙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有疏的腺點狀鋸齒,兩面有光澤,側脈每邊5~7條,葉柄長1.5~3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單生於葉腋,粉紅色,具有下垂的長梗;雄蕊柱近頭狀,頂端無線狀鑽形的附屬物。聚合果近球形,直徑2.5~3.5厘米,熟時鮮紅色至紫藍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灌叢中、溝谷邊,鋪地或纏繞樹上。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上林、環江、金秀、賀州、全州等縣市;分布於我國西南部、中部、東南部各省份。
主要價值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切段曬乾備用。
性味 味辛、苦,性溫。
功效 祛風活血,行氣止痛,散瘀消腫。
傳統套用 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腹痛、月經痛、產後腹痛、月經不調、疝氣痛、風濕痹痛、筋骨痛、腰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服或浸酒服;外用根皮適量搗敷或全株水煎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