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動力學與控制

《小行星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動力學與控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寶音賀西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行星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動力學與控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寶音賀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太陽系中存在數量巨大的小行星,它們攜帶著太陽系早期演化的痕跡和信息,蘊含著豐富的礦藏,還存在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這使得小行星成為當今天文觀測和空間探索的重要關注對象。近年來,各航天大國紛紛提出了各自的小行星探測計畫,我國也在大力開展自主探測小行星的相關研究。與其它深空探測任務相比,近距離探測小行星呈現獨特而豐富的動力學特徵,許多相關的基礎問題亟待探索研究。本課題擬從小行星附近軌道和表面軌跡的理論問題入手,研究平衡點、周期解及其運動形式,分析共振軌道的形成機理和相空間分布特徵;同時研究小行星附近和表面動力學環境的數值建模方法,以數值試驗方法佐證理論分析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套用現代控制理論和方法,研究探測器在小行星附近飛行與著陸任務中的制導和控制問題,並考慮實際工程約束,提出相應的任務方案並解決其中的共性問題,為我國未來小行星探測任務的實施提供理論支持。

結題摘要

本課題著重研究了小行星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動力學與控制問題。以真實不規則小天體為對象,基於多面體法建立了不規則引力場中的軌道動力學模型。在此基礎上,詳細研究參數變化下單個小天體平衡點的動力學行為,發現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平衡點的碰撞與湮滅行為及化生與分離行為,並發現了小天體所有相對平衡點滿足的守恆量,指出了平衡點碰撞與湮滅過程中的多種可能的分叉類型,並在三小行星系統216 Kleopatra的平衡點碰撞湮滅過程中發現了鞍結分岔和鞍鞍分叉。進一步地,針對懸停、轉移和著陸這三類小行星附近重要的飛行模式,深入研究了軌跡最佳化設計的方法。首先,選擇小行星自然平衡點為低消耗懸停點,根據平衡點處有效勢二階導數的特性,將平衡點附近運動近似解耦為面內運動和面外運動,提出了一種線性控制率並推導了穩定性條件,實現了平衡點附近的軌道保持。然後,對懸停點間的雙脈衝轉移軌道設計進行了研究,給出了初末時刻位置和速度的條件,並且建立了等價兩點邊值問題,得到了打靶方程,由雙脈衝轉移軌道的能量關係推導了初始脈衝需要滿足的必要條件,針對低消耗懸停點即平衡點,提出了一種搜尋不規則引力場中轉移軌道的三步求解方法,並成功套用於小行星433 Eros的平衡點轉移軌道設計中。最後,對於小行星時間最優著陸軌跡規劃問題,提出用可凸化最小著陸誤差問題進行等價求解,根據最小著陸誤差的性質,得到了簡化最小著陸誤差問題和最優時間快速確定技術,形成了快速凸最佳化求解方法,單點求解效率比非簡化問題可提升百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