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金老梅

小葉金老梅

小葉金老梅,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小葉金老梅Dasiphora paruifolia (Fisch) Juz的葉、花。分布於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山西、四川等地。具有利尿消水之功效。常用於寒濕腳氣,痒疹,乳腺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金老梅
  • 別稱:伯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薔薇科
  • :委陵菜屬
  • :小葉金老梅
  • 分布區域: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山西、四川
  • 採收時間:8-9月
  • 用量:內服:煎湯,2-5錢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葉、花。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利尿消水。

主治

用於寒濕腳氣,痒疹,乳腺炎。

相關配伍

1、治痒疹:小葉金老梅、虎耳草、苦參,煎服。
2、治乳腺炎:小葉金老梅鮮花葉,搗敷。(1-2方出自《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採集加工

8-9月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灌木,高0.3-1.5米,分枝多,樹皮縱向剝落。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幼時被灰白色柔毛或絹毛。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2對,常混生有3對,基部兩對小葉呈掌狀或輪狀排列;小葉小,披針形、帶狀披針形或倒卵披針形,長0.7-1厘米,寬2-4毫米,頂端常漸尖,稀圓鈍,基部楔形,邊緣全緣,明顯向下反卷,兩面綠色,被絹毛,或下麵粉白色,有時被疏柔毛;托葉膜質,褐色或淡褐色,全緣,外面被疏柔毛。頂生單花或數朵,花梗被灰白色柔毛或絹狀柔毛;花直徑1.2-2.2厘米;萼片卵形,頂端急尖,副萼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倒卵披針形,頂端漸尖或急尖,短於萼片或近等長,外面被絹狀柔毛或疏柔毛;花瓣黃色,寬倒卵形,頂端微凹或圓鈍,比萼片長1-2倍;花柱近基生,棒狀,基部稍細,在柱頭下縊縮,柱頭擴大。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牧區山坡及草壩和山坡石縫中。分布於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山西、四川等地。

藥材性狀

花多皺縮成團;萼片及副萼片均5;花瓣5倒卵形,直徑約0.5cm,頂端微凹,黃色;雄蕊多數。微清香,味甘。

相關論述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利尿消水。治寒濕腳氣,痒疹,乳腺炎。”

附註

小葉金老梅葉功效同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