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萬鈞木(Chengiodendron minor (P. S. Green) C. B. Shang, X. R. Wang, Yi F. Duan & Yong F. Li)是木樨科、萬鈞木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葉萬鈞木
- 拉丁學名:Chengiodendron minor (P. S. Green) C. B. Shang, X. R. Wang, Yi F. Duan & Yong F. Li
- 別名:小葉月桂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唇形目
- 科:木樨科
- 屬:萬鈞木屬
- 種:小葉萬鈞木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稀可達10米;樹皮呈片狀剝落。小枝灰棕色,幼枝棕色。葉片革質或厚革質,狹橢圓形或狹倒卵形,稀倒披針形,長4.5-9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漸尖,有時成尾狀,基部漸狹呈狹楔形,全緣,腺點在上面呈針尖狀突起,下面呈小水泡狀,或兩面均呈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明顯凸起,側脈6-8對,在上面不明顯,下面略凸起;葉柄長1-1.5厘米,無毛。花序腋生,為短小而纖細的圓錐花序,長1-1.5厘米,有花8-12朵;花序梗被柔毛;苞片三角形,質地較厚,基部通常被毛,小苞片質地較薄,寬卵形至披針形,有小尖頭,邊緣具睫毛,背部隆起處被柔毛;花梗長約2毫米;花萼長1-1.5毫米,裂片與萼管幾等長,裂片三角形或卵形,邊緣具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長1.5-2毫米,與裂片近等長,邊緣稀具纖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上部,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長約0.5毫米;退化雌蕊呈小圓形突起。果成熟時黑色,橢圓形或略呈倒卵形,長1.5-2厘米,直徑0.8-1.2厘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生於海拔300-800米的山谷雜木林中和山坡、山地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