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毛蕨
- 拉丁學名:Cyclosorus parvifolius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金星蕨科
- 屬:毛蕨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小型植物,高僅18-50厘米。根狀莖直立,先端略被披針形小鱗片。葉簇生;葉柄長5-8厘米,粗不及1毫米,禾稈色,疏生長柔毛;葉片長8-10厘米,中部寬3.3-4.5厘米,闊披針形,漸尖頭,基部幾不變狹,二回羽狀淺裂;羽片6-8對,無柄,開展,彼此接近,相距約1厘米,下部1-2對略短而闊,中部的長1.7-2.2厘米,寬約6毫米,長圓形或闊披針形,鈍尖頭或短尖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平截,對稱,羽裂近l/2;裂片5-6對,斜上,密接,長約2毫米,寬1.5毫米,近長方形,圓鈍頭或鈍尖頭,全緣。葉脈下面可見,側脈每裂片3-4對,斜上,基部一對遠出自主脈基部以上,其先端交接成不等邊三角形網眼,並自交接點有1外行小脈伸達缺刻,第二對側脈伸到遠離缺刻以上的葉邊。葉草質或薄紙質,乾後綠色,上面沿葉脈有少數短柔毛及一二針狀毛混生,下面有相當密的柔毛,並沿葉脈有橙色腺體。孢子囊群小,圓形,每裂片通常1枚,生於基部上側小脈的中部以上,偶上側第二條小脈亦有,呈1(-2)行排列在羽軸兩側;囊群蓋小,膜質,棕色,有短柔毛,宿存。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溝邊或林緣,海拔20-400米。
分布範圍
產自福建東部(廈門,龍溪)、浙江(洞頭、泰順)、海南(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