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箜篌
- 類別:彈撥弦鳴樂器
- 別名:角形箜篌
- 特點:歷史久遠,結構簡單,造型美觀
- 來源:古代少數民族
- 演奏形式:獨奏、合奏、伴奏
小箜篌的歷史,小箜篌的現存,小箜篌的發展,研製新型箜篌,煥發新生,小箜篌的演奏,
小箜篌的歷史
歷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於古代獵弓,具有古代樂弓向古代樂器發展的最初型式。自東漢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後,曾在歷代宮廷中套用,隋唐用於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高麗樂和天竺樂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器樂演奏家們“豎抱於懷中”、用“雙手齊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樂弓的痕跡,只是加粗了向上彎曲的共鳴槽。不僅拴弦方法簡便,琴弦的數目也多為八弦。筆者認為:這就是角形箜篌中的小箜篌。
而唐代杜佑《通典》所載:“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所載“張二十五弦”,顯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箜篌。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一般多為先簡後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後大、張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傳到明末,清代失傳,但在史籍中仍有記載。《清朝續文獻通考》中說:“小箜篌,女子所彈,銅弦、縛其柄於腰間。隨彈隨行,首垂流蘇,狀甚美觀。……按弦樂器可行走彈奏者惟小箜篌一種而已。”書中並附有小箜篌圖像 。
小箜篌的現存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著兩架小箜篌。其中一架是“形如半邊木梳”的小箜篌,它的型式接近於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藏我國唐代螺鈿槽箜篌殘品,又與宋代陳暘《樂書》中所繪豎箜篌之一種相像。
《清朝續文獻通考》中所繪的小箜篌,也與這架小箜篌形制相同,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小箜篌珍品。這架傳世小箜篌,榆木製,通高80厘米、底長23.5厘米、寬5.5厘米,形如半邊木梳(圖)。琴的共鳴箱系在角形曲木內側掏空,蒙以核桃木薄板而成,為一彎曲的共鳴槽,琴箱下端鑲有蝴蝶形骨飾。角形曲木上端為凸螺旋形琴首,琴弦一端拴於下方橫木的弦鈕上,另一端繫於曲形共鳴槽的背部。張有13弦 ,均為直徑相同的絲弦,以弦長有別而音高不同。外表裝飾美觀,在角形曲木兩側雕刻有對稱的鳳凰、雲頭和花卉紋飾,並刻有楷書。
通體無漆飾。演奏時,左手托置,右手彈弦發音,多用於古代儀仗樂隊中。此琴約為明代製品。原為著名琴家鄭穎蓀珍藏,1958年國家購自鄭氏之處,現為音樂研究所藏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架小箜篌,紅木製,通高83.5厘米、底長24.5厘米、寬3.5厘米。
形制與前者有所不同,角形下方的橫木已擴展為窄匣形的共鳴箱,兩側面蒙以桐木薄板,右側面置有紅木條馬,上 嵌象牙馬峰,下方置黃楊木弦軸,琴弦上端繫於角形曲木右側。張有10弦,均為同樣粗細的絲弦,依琴弦長短而音高有別。琴首為凸螺旋形,通體施透明漆。演奏時,左手托持小箜篌,右手彈奏,用於古代儀仗樂隊中。此琴為清代製品,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所珍藏,1958年程先生將其捐獻國家。?
小箜篌的發展
20世紀30年代初,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社團上海大同樂會,以弘揚我國悠久的音樂文化為宗旨,曾發起和製作出143件古今民族樂器,並對20件樂器做了改革嘗試,其中就有小箜篌。這架小箜篌的形式較為獨特,它既不同於《夢梁錄》所載的“形如半邊木梳”,也不設下邊的系弦橫木,而是將角形曲木向下做弧形伸延,成為半圓形,外觀好像在鳳首箜篌下端加了腳柱,又似一隻帶柄的多弦樂弓。
琴弦張於弓形曲木中間,依弦的長短調定音高。最外邊的為低音弦,並仿照《清朝續文獻通考》所載:豎箜篌,靠柄一弦有十品,彈高音弦時左捺品、右彈弦,及其附圖,在最裡邊的高音弦處,設定了一個帶品的按弦指板,擴大了小箜篌高音區的音域。遺憾的是,大同樂會所制的這架小箜篌,因歷年戰火或其它原因,也未能保存下來。?
研製新型箜篌
80年代初,我國研製成功多種造型各異的小箜篌。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在1980年製成雁柱箜篌的基礎上,1982年又先後研製成功兩種造型不同的小箜篌。其一是由王湘設計、蔣柏松製作的手撥式轉調小箜篌,琴頭雕飾鳳首。
此琴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其二是由張子銳設計、蔣柏松製作的小箜篌,吸收古代豎箜篌的造型。這兩架小箜篌,均為框架式,設有琴柱,通高115厘米、寬60厘米。共鳴箱為立體式雙面琵琶形,蒙以桐木面板。上方的曲木兩側設有金屬弦軸。在兩側的面板上,每條琴弦下面都支有一個柱馬,可上下移動,排列呈雁行,故亦稱雁柱,它是琴弦振動的傳導體。張有左右兩排琴弦,共54條。音域A1—e3,達四個半八度。
?
煥發新生
1983年8月,雁柱箜篌設計者之一張琨應陝西省古典樂團之邀,為該團大型音樂舞蹈節目《仿唐樂舞》設計了仿唐雁柱小箜篌,由瀋陽音樂學院工廠製作,使樂器與舞台場景造型、氣質協調統一,反映出唐代樂舞盛況和唐都風韻。這架小箜篌,由於琴柱細微,外觀和“形如半邊木梳”的角形箜篌維妙維肖。通高130厘米、寬70厘米,張雙排弦、56條。其結構原理與雁柱箜篌相同,但琴的各部分都做了簡化,外形猶如一隻躍躍欲飛的鳳凰。音域由A1—a3 ,達五個八度,還可轉四個主要關係調。
這架小箜篌和它的演奏者劉麗,在《仿唐樂舞》中參與器樂合奏和十二個舞蹈伴奏。1984年隨團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九屆亞洲藝術節,並作為友好使者前往日本、西班牙、北歐等國家訪問演出,各國人民紛紛為《霓裳羽衣舞》等唐代宮廷樂舞所傾倒,報界則以《失傳樂器重登舞台》為題,讚頌華夏音樂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常敦明、許金元設計製作的仿唐抱箜篌,以鳳首龍身為飾,下方橫木為琴箱,設定一紅木竹紋大梁,裝有固定底盤,也別具一格。
瀋陽音樂學院趙廣運,也於1990年7月設計並製作成功攜帶型不轉調小箜篌。
小箜篌的演奏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小箜篌立於地面或置於特製琴架上。共鳴箱抱於懷中,兩手分別彈奏左、右兩側弦列,演奏技巧與雁柱箜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