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口組[3]是王可南等於196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河口組[3]
- 外文名:Xiaohekou Fm[3]
- 時代:薊縣、長城紀(系)
命名,分布範圍,
命名
王可南等,1963年命名;地質部西南地研所謝振西等,1965年介紹。
分布範圍
西南,雲南省。
小河口組[3]是王可南等於196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
小河口組[3]是王可南等於196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王可南等,1963年命名;地質部西南地研所謝振西等,1965年介紹。分布範圍西南,雲南省。1...
小河口組原包括上部灰岩及下部石英岩(王可南等,1963);1965年謝振西修改其含義,僅將下部石英岩稱小河口組,此劃分沿用至今。該組隸屬昆陽群。特徵 主要為灰、灰白色石英砂岩及石英岩,夾深灰色板岩。其頂部常有鐵質角礫岩、鐵質砂岩或...
小河口組[2]小河口組[2]是吉林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於1976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吉林區域地質調查大隊,1976年。分布範圍 東北,吉林省。
小河口組[1]小河口組[1]是1976年南京大學地質系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南京大學地質系,1976年命名,本組中、下部與泰州組相當,上部與阜寧組一段相當,已停用。分布範圍 華東,江蘇省 ...
作螺旋狀排列。附屬物長 4~7 mm, 寬 1~1.5 mm,頂端呈叉狀或三裂狀(米家榕等,1993)。時代產地 吉林渾江石人北山,北山組(小河口組);河北承德上谷,杏石口組;北京 西山潭拓寺東山,杏石口組;晚三疊世。
主要分布在東川一帶及四川會理地區。頂部與上覆小河口組整合接觸,底部與青龍山組(綠汁江組)假整合接觸。詞條標籤: 地理, 地點, 地形地貌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8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6-03-03 創建者:...
特徵:以深灰、灰黑色變石英砂岩(粉砂岩)、石英岩為主,夾千枚岩。上與鳳山營組、下與淌塘組均為整合接觸。厚度大於2900-4290米。同物異名:龍頭山組[2](龍頭山石英岩)、水兒廟組、岩壩組、小羅田組、小河口組[3]。特徵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