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取名為小月田村。2016年被併入棉竹源村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月田村村民委員會
- 國家:中國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Xiǎoyuètiá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小月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取名為小月田村。2016年被併入棉竹源村的地名。
小月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取名為小月田村。2016年被併入棉竹源村的地名。地名含義村前田洞,曲如半月,因名小月田。歷史沿革1958年建隊時,以駐地命名蔣家大隊,1965年劃隊,以三村中心村命名小月田...
陽田村村民委員會 陽田村村民委員會,具體產生時間缺考。地名含義 具體含義缺考。歷史沿革 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
小寨田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5.00公里,距離鎮30.00公里, 國土面積2.36平方公里,海拔1560.00米,年平均氣溫13.2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34.80畝,其中人均耕地1.07畝;有林地735.4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7戶,有鄉村人口128人,其中農業人口116人...
腰田村村民委員會 腰田村村民委員會是201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地腰田,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6年之前隸屬於潁州區三十里舖鎮,2014年6月24日,根據阜州民基[2006]167號要求,腰田村委會撤銷併入田園村委會。
張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有張姓和田姓而得名張田,又說以張家的田園而得名,故而得名張田村。當地人又稱張田高級社、張田大隊。歷史沿革 1957年合作化時張田和梓園兩社合為張田高級社,1961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張田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改為張田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梓嶺村和張田...
龍門田村村民委員會 龍門田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龍為傳說中的神龍,田指田野。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後,屬水美公社,1966年社教運動後,屬上洞公社龍門田大隊,1984年成立龍門田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建制村合併調整,將龍門田村、宅田村合併為向陽村。
團田村村民委員會 團田村村民委員會是根據其地理環境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外姓新遷此團田地。歷史沿革 消失於2003年區劃調整。
後垟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筆直的康杜大道命名,有踴躍奮進的理想有昂首闊步的氣概。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懷仁鄉,1958年為後垟田生產隊,1961年建為後垟田大隊,1969年併入楊砩頭大隊,1974年又分出仍為後垟田大隊,1984年改稱後垟田村委會。1992年5月併入下各鎮後,仍沿用此名。2013...
安仁縣金紫仙鎮源田村村民委員會 安仁縣金紫仙鎮源田村村民委員會是安仁縣金紫仙鎮源田村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所獲榮譽 2021年2月25日,被表彰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蔣家田村村民委員會,該地名來源於此地原是屬於蔣家的田。地名含義 因該村原是一大戶蔣家的田所在地,故而得蔣家田。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零陵專區朝陽蔣家田楓木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零陵專區朝陽公社蔣家田村大隊;1963年零陵縣朝陽公社蔣家田村生產大隊;1975年零陵地區朝陽公社蔣家田村生產大隊;...
六田村村民委員會 六田村村民委員會是因位於六田村而得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1958年成立六田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六田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地名消亡。
環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村委會駐地於環田,故得名。歷史沿革 原屬首村鄉;1958年設立東風人民大公社,首村大隊屬之;1961年首村大隊更名首村公社,同年劃環田大隊屬之;1983年因體制改革,改置環田三個村;1992年撤區並鄉,環田村隨首村鄉併入秀陽鄉;2004年11月因區劃調整,秀...
河田村村民委員會,因此地山沖長而開闊有河,有田,故稱河田。的地名。地名含義 有河有田。歷史沿革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成立文家市公社(群力公社),下設七個大隊,大隊下設生產隊,河田屬紅旗大隊管轄;1961年將文家市公社析為文家市、岩前、山棗、中和四個公社,下設生產大隊,河田生產大隊屬文家市...
平田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陳姓村民聚居,村莊依田畔而居,地勢平坦,得名平田陳,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平田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63年設立文昌公社平田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文昌鄉,改置平田村,屬之;1992年文昌鄉改鎮建制;2004年11月文昌鎮村級區劃調整,施平村...
留田村村民委員會 留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在解放前,村民多數死於血吸蟲病,造成田地無人耕種,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7年合作化時為留田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留田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留田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原留田村和棠溪村合併組建棠溪社區居民委員會,地名廢止。
新丘田村村民委員會是以曾氏搬來開田定居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據老人談,該地原系沙灘荒地,清鹹豐年間,琚塢坑地方遭水災,曾氏搬來開田定居,取名新丘田。歷史沿革 新丘田解放初屬上王鄉十村,1956年為橫渡鄉新丘田農業社,1958年為上王管理區新丘田生產隊,1961年為上王公社紅旗大隊,因重名於1982...
步路田村村民委員會 步路田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梯田層層,步步而登。歷史沿革 1984年由步路田大隊改為步路田村,2015年該地名廢止,芷江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調整,算水村、羅岩村、步路田村合併為羅岩村。
火田村村民委員會,依據所在行政區域和工作職能取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火田村村民委員會是火田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火田村於2008年4月由新建、火村兩村合併而成。2016年區劃調整,合村並鎮,將原蘆花村、火田村和東平村三村合併為一個村,新村命名為張家塘村。
小平田村隸屬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簡稱新平縣)漠沙鎮,是勝利村民委員會下轄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30.00公里, 國土面積2.31平方公里,海拔1540.00米。該村擁有約226畝總耕地面積,主要發展甘蔗產業。鄉村概況 小平田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30.00公里, 國土面積2.31...
六畝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內最大的自然村有一整塊大田,故稱六畝田。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上張鄉,1958年為六畝田生產隊,1961年建為六畝田大隊,1984年改稱為六畝田村民委員會。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六畝田村村建制,合併後設立新的方山村,村委會駐址設原方山村。
生田村村民委員會 生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原村駐地為生田自然村,取駐地名稱而得名生田。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由生田,塝上,朱沖三個農業社組成而來,命名為生田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改為生田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併入獅山村,地名廢止。
西田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後改西田村。2016年合併到東風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建於宜山西邊,四周皆田,取名西田。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以駐地命名為西田大隊,1966年改為東風大隊,1982年恢復原名西田大隊,1984年4月以大隊建行政村後改西田村。2016年與正鵠村、黃土洞村合併成東風村。
湖田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當地人稱由污泥淤積多水的田為湖田,又因村委會駐地,故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前隸屬於三十六都、三十七都,民國期間隸屬於薛陽鎮,建國後,1958年隸屬於坑口公社城關管理區,1961年隸屬於坑口公社,1983年推行農村人民公社改革;2008年村級區域調整,湖田...
升田村村民委員會 升田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歷史沿革 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地名含義 具體含義缺考。
關田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關田即指關田壩,因此地原是澆灌田地的蓄水地,故名關田村。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此村民委員會。地名來歷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中發〔1983〕35號),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
子田村村民委員會 子田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有薄田,薄如紙,村名“紙田”變“子田”。歷史沿革 該村於2002年因建下岸水庫,劃歸湫山鄉管轄,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子田村、垟山岙村村建制,合併設立永和村,村委會駐址設原子田村,現屬於橫溪鎮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