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人家四十年》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中共鳳陽縣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聯合攝製,吳飛執導的農村紀錄片。
該片講述了小崗村自1978年以來四十年間從貧窮走向溫飽,再從溫飽走向富裕的變化。
該片於2018年12月10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崗人家四十年
- 類型:農村
- 導演:吳飛(總導演)、李輝、郭曉清、董良、張茜菲
- 編劇:龍平平(總撰稿)
- 製片人:賀亞莉
- 集數:5 集
- 線上播放平台:央視網
- 攝製單位: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中共鳳陽縣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1978年冬,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戶農民冒著風險,秘密簽下一份把集體土地承包到農戶的契約,實行農業“大包乾”,從此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40年砥礪奮進,小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紀錄片《小崗人家四十年》分5集以“一聲驚雷”“崗上情深”“希望田野”“振興之路”“小崗大道”為主題,回顧中國農村改革歷程,用鮮活、生動的故事展現小崗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
分集劇情
第1集 一聲驚雷
1978年,嚴金昌等十八位農民冒著風險秘密簽下了一份把集體土地承包到農戶的契約,讓嚴金昌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的那個無奈之舉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改變了小崗人家的生活,也改變了中國農民的命運。
第2集 崗上情深
嚴宏昌、關友江、嚴金昌等小崗村民,在小崗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傳承著大包乾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努力探索致富之路。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與國家的改革開放進程息息相關。四十年來,他們的小家、村莊和國家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第3集 希望田野
阡陌交通,沃壤千里,土地,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更是農業的核心,怎么用好土地決定著農民的錢袋子和中國的糧袋子,這是一個中國用了幾十年時間去探索的複雜問題。
第4集 振興之路
鄉村是中國的根,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美麗風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是多少人心馳神往的記憶。安徽鳳陽小崗村,四十年來發生了巨大變化。新時代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小崗村人最主要的目標。
第5集 小崗大道
嚴余山父親那一輩就是當年分田到戶的十八個帶頭人,他自己從90年代初期就到外地去打工,前前後後差不多有二十年了,1992年底,二十歲的嚴余山第一次離開小崗,而他選擇的第一站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
選集
關閉
幕後製作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展現中國改革發展的歷程,央視《國家記憶》欄目製作了以中國農村改革策源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為主要內容的紀錄片《小崗人家四十年》。該片從2017年底開始策劃,由時任中央電視台副台長的魏地春擔任總監製,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秘書長龍平平負責總撰稿。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小崗村自1978年以來四十年的變遷,攝製組歷時一年,紮根小崗村,採訪了健在的大包乾帶頭人和他們的後代,以及新時代下小崗村各階層的村民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深入拍攝了小崗村春夏秋冬的田間地頭、四季變化下的人物故事,從空中、地面、水下對小崗村進行了多視角的拍攝。
主創團隊
總監製 | |
---|---|
總策劃 | 李欣雁 |
策劃 | 趙樹凱、王燕、崔傳義、江正行 |
顧問 | 陳錫文、韓俊、趙化勇 |
監製 | 周曉嵐 |
總撰稿 | |
製片人 | 賀亞莉 |
總導演 | 吳飛 |
主編 | 趙斌、歐陽群、姜黎 |
導演 | 李輝(第一集)、郭曉清(第二、五集)、董良(第三集)、張茜菲(第四集) |
撰稿 | 李占才(第一集)、吳振興(第二集)、周錕(第三集)、丁曉強(第四集)、李興偉(第五集) |
總攝影 | 陳肯 |
解說 | 蘇揚 |
責編 | 崔建平、王依依、張玉潔 |
音樂監製 | 劉穎、黃鈞業 |
音樂原聲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
2019年12月12日 | 安徽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 《小崗人家四十年》 | 獲獎 |
發行信息
前期宣傳
2018年12月9日,該片發布宣傳片。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18年12月10日-14日每晚20:00 |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 |
2018年12月17日-21日 | 央視財經頻道 |
2018年12月24日-29日 | 央視4K頻道 |
2018年12月10日晚22:05 | 央視網 |
作品評價
《小崗人家四十年》以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和新小崗人為故事主角,以小崗村幾代村民在農村改革、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中的鮮活故事為載體,勾勒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小崗村的改革、發展、變化之路,昭示改革開放與中國農民命運與共的關係。該片重點詮釋了小崗村百姓的獲得感,並在敘事方面大膽創新。影片以小見大,以30個故事講述了小崗村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這些小崗村百姓的故事與改革開放的大背景緊密相連,因而具有生動感人的力量。
該片在傳播事實的同時,“還原感性”,注意從簡單、普通、基本、常見、平凡的現象入手,通過對典型的剖析,把小崗村發生的深刻變化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心有所感。在創作構思上,該片具有很強的歷史縱深感,從現實回望歷史,用歷史關照現實,片中有小角度也有大視角,有時代大背景也有個體人物故事。歷史親歷者以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以“事”吸引人,以“情”打動人(光明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