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孤山
- 出處:《全唐詩》
- 作者:顧況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小孤山
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雁橫天。
大孤山遠小孤出,月照洞庭歸客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小孤山:在江西彭澤縣北大江中,山形似髻,俗稱髻山,以與彭澤縣西南大孤山遙相對峙,故稱小孤山。《方輿勝覽》:“小孤山,在彭澤縣北九十里,今屬舒州宿松界。”
⑵古廟:指小姑廟。即小孤山半山的啟秀寺。建於唐初。
⑶寒鴉接飯:古人把棲息在寺廟附近的烏鴉看成神鴉,祭祀之餘,向空中拋撒食物,群鴉則在空中接食。
⑷大孤山:山名,在今江西鄱陽湖中。其狀似鞋,又稱鞋山。小孤山與大孤山,相距尚有百餘里,故曰“大孤山遠”。
⑸洞庭:即湖南洞庭湖。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江岸邊古廟隱沒在火紅的楓林中,烏鴉在秋風中凌空飛接船上旅客拋來的食物,排列成行的大雁橫天而過。
大孤山越走越遠了,迎面出現了迷人的小孤山。月光照耀著從洞庭湖駛來,載著歸心似箭的旅客的小船。
創作背景
貞元十年(794),顧況自饒州(今江西鄱陽)司戶參軍貶職還吳中,這首詩即由長江乘舟東下經小孤山途中紀游之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詩寫作者途經小孤山所見景象。首句寫江邊之景。江邊景物不少,而作者只拈出具有代表性的古廟和楓林,突現出江岸風物的古樸、幽雅。次句是一幅層次分明、形象生動的風景畫。與上面所寫古廟、楓林這些靜態景物不同,這裡描繪的是兩組動態景物。一是“寒鴉接飯”。這是“江湖行旅”時的這一特有風光。“寒”字點明秋日時令。一個“接”字,刻畫群鴉飛空爭食的動勢,十分真切。二是“雁橫天”。鴻雁群居群飛,飛行的行列整齊,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稱之為“雁字”。作者這裡用一個“橫”字,寫出了秋雁南歸,成“一”字形凌空飛過的陣勢和氣勢,頗為傳神。全句詩把低空與高空不同層次飛動的景物,組織在一幅畫面里,構成了鮮明多姿的形象,堪稱精彩的藝術描寫。三句詩說大孤山漸漸遠去,小孤山在眼前出現了。這句詩以大孤山之“遠”襯托小孤山之“出”,顯示了行程的變移。末句詩寫月照客船,流露出了孤寂飄泊之感。
這首詩題為“小孤山”,但全詩對小孤山本身並未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古廟、楓林、寒鴉、飛鴻以及大孤山等景物作襯托,展現了小孤山所處地理環境的特有的風姿,從側面渲染小孤山的勝境。至於小孤山的真面目如何,則留給讀者去想像,具有含蓄不盡的韻味。
名家點評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景象既深,情味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