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痔瘡

小兒痔瘡

小兒痔的發病率低,一般情況少兒一般為內痔,外痔與混合痔相對較少,一般症狀是在排便、咳嗽或啼哭時,在小兒的肛門口見到有一紫紅色的結節。治療宜採用物理療法、中藥外治等簡便無痛苦的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別稱:小兒痔瘡
  • 多發群體:小孩
  • 常見病因:直腸局部的黏膜下靜脈曲張
  • 常見症狀肛門部有瘙癢或異物感
突出表現,症狀,治療方法,物理治療,推拿療法,注意事項,預防措施,產生原因,術後護理,

突出表現

小兒內痔多為單純性內痔,極少有混合痔,只是直腸局部的黏膜下靜脈曲張。它的症狀是在排便、咳嗽或啼哭時,在小兒的肛門口見到有一紫紅色的結節。這結節起初不痛,只是感到肛門部有瘙癢或異物感,因此可見到小兒常用手去抓肛門。排便時肛門口的紫紅結節增大,並有時還可出血,血呈鮮紅,呈點滴狀,有時呈噴射狀,一般無痛苦。若發生嵌頓,則可伴痛。

症狀

小兒痔瘡症狀--排便異常
寶寶常常由於奶粉的餵養、母乳餵養失調,或者是小孩挑食造成大便乾結。時間長了就慢慢形成了便秘,大便不但又乾又硬,還成又黑又粗的,寶寶排便困難肯定大哭大鬧,一刻都不消停,媽媽千萬不要以為是小孩鬧脾氣。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腹部,看看有沒有硬硬的感覺,還有肛門處有沒有因為排便困難導致充血紅腫,或者是其他特徵。
小兒痔瘡症狀--便血
寶寶便血的原因很多,比如腸道疾病如息肉、肛裂、內痔、肛門異物損傷等等。小兒痔瘡症狀中最明顯的就是內痔造成的便血,內痔是由於直腸局部的黏膜下靜脈曲張造成。特點是在排便、咳嗽或啼哭時,肛門口有一紫紅色的結節。起初不痛,只是感到肛門部有瘙癢或異物感,小兒會常用手去抓肛門。排便時肛門口的紫紅結節增大,因為磨損或破裂造成便血。有的是單純性肛門出血、有的伴隨大便出現,血液顏色鮮紅,血量相對較多,呈點滴狀,有時呈噴射狀,一般無痛苦。如果發生嵌頓,則會有痛感。小兒內痔多為單純性內痔,極少有混合痔。
小兒痔瘡症狀--疼痛
幼兒的皮膚嬌嫩,感覺十分靈敏,尤其是對於疼痛等情況反應巨大。如果是因為過度用力而引起痔靜脈的斷裂形成血栓性外痔,此時肛門處會十分疼痛,小孩會不敢大便或者大便時哭鬧。而且痔瘡一般由於長期便秘造成大便乾燥粗硬,擦傷痔瘡黏膜或皮膚,此時排便也會伴有疼痛的感覺,一定要與直腸息肉和肛裂區分開。
小兒痔瘡症狀--脫出
一般小兒容易患內痔,所以脫出物很有可能是內痔痔核,如果出現痔核脫出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治,與息肉和其他腫瘤加以分辨,而且脫出容易造成肛門處出現分泌物從而引起肛門瘙癢,此時要及時給寶寶清潔患處,避免感染。

治療方法

⒈小兒痔瘡的發病率低,治療宜採用中藥外治等簡便無痛苦的治療方法。平時多注意調整飲食,讓小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蜂蜜;便後或臨睡前用溫水清洗肛門部,以改善肛門血液循環。
⑴疼痛時可用複方阿司匹林或去痛片,每次2片,每日3次。
⑵如有炎症可用: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首次4片),每日2次口服麥迪黴素,每次0.3支,每日3次口服。如有條件可用青黴素,每次80萬單位,6小時l次肌肉注射。鏈黴素,每次0.5克,12小時1次肌肉注射。與青黴素同時用。
⑶便秘者可選用:液體石蠟,每次15毫升,每晚一次口服。麻仁滋脾九,每次每日2次口服。
⑷腹瀉者可選用:黃連素,每次0.3克,每日3次口服。痢特靈,每次0.2克,每日3次口限。參芩白朮散,每次l包,每日2次口服,
⒉中藥及偏方
⑴白芍、茯芩、山藥、薏仁各30克,地榆10克,穿山甲5克,每日l劑,水煎後分2次服.
⑵槐角丸,每次l丸,每日2次口服。主治內痔出血、脫出.
⑶五味消毒飲:銀花5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各25克,天葵子15克,每日l劑,水煎後分2次服。主治痔瘡有炎症時。

物理治療

磁療(magnetotherapy),以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電流分布、荷電微粒的運動、膜系統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組織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等作用。
中國在古代就用磁療治病。60年代初用鐵氧體磁塊貼敷穴位治高血壓、關節炎等症狀,後來出現了磁療機及衣、帽、鞋、褲、墊等隨身衣物上貼敷磁場的療法,旋磁法、磁電法、磁針法等。
中國的磁療高速發展已進入多層次、多學科、多水平和深入提高的階段。對磁療的理論,生物效應,臨床適應症,方法學,磁療產品研究等,都有較明確的論證。用釹鐵硼磁塊,做成的消痔帶消痔內褲等用於治療痔瘡 便秘 腹瀉肛裂脫肛肛周疾病等有通絡活血 消炎鎮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調節腸胃功能的作用,根據中醫理論利用磁場作用於局部的經絡、穴位、和病灶局部,使生物磁場持續釋放生物能量,打通痔處血液循環、消除氣血於滯、打通受阻經絡,消除炎症及腫痛,促使病變部位淤積、凝固或半凝固的血液稀釋,使痔瘡靜脈血液恢復正常循環流動,從而使痔核逐漸萎縮、消失。磁療已成為物理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有許多醫療科技工作者對機理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多種磁療服飾、磁療睡眠系統也正在向高層次發展。

推拿療法

小兒痔瘡可以採取綠色無毒的中醫推拿手法進行治療,小兒推拿可以通過按摩寶寶穴位,治療小兒痔瘡症狀,也可預防痔瘡產生。

注意事項

預防小兒痔瘡的三項注意
(一)注意局部清潔乾燥
嬰兒的神經和肌肉的功能尚未健全,對大便的控制力差,有大便就排,所以排便次數多。有的是一邊吃奶一邊大便,甚至排便次數超過吃奶的次數,而且常常是稀便,這是乳兒特有的排便形式,對此不必擔憂。由於排便次數多,又常為稀便,如尿布更換不及時,很容易引起肛門皮膚潮紅、潰爛、感染等,俗稱“紅屁股”。要保持嬰兒的肛門健康就必須隨時更換尿布。同時在排便後用溫水或溫鹽水清洗肛門。尿布要用開水燙洗並暴曬。發生紅屁股時,洗後可撲上一些痱子粉,再用柔軟的乾尿布包好。
(二)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兒童有時會發生大小便控制不住,污染衣褲,這是難以避免的現象,家長不宜過多責備,以免加重他們的精神負擔。要幫助孩子建立定時大便的習慣,到時間就去大便,如果沒有大便也不要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少數小孩有坐在痰盂上看小人書或玩耍的習慣,這對肛門保健很為不利,家長要幫助他們改掉。小兒腹瀉後肛門部可有里急後重感,他們會認為大便沒解乾淨而慢慢坐在便盆上不願起來,這樣很容易引起肛門病。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設法叫孩子起來,用手或捧刺激肛門使肛門收縮,並用溫水清洗和用熱毛巾熱敷肛門,幫助他們克服下墜感。同時要及時治療小兒腹瀉。如果發現小兒大便時哭鬧,或排便非常用力、甚至憋得面紅耳赤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對症處理。
(三)要注意便盆衛生
兒童大多坐在便盆上大便,如便盆邊緣有破損可以擦傷皮膚、便盆不清潔可引起細菌感染。集體公用的便盆還會互相傳染疾病,所以便盆衛生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另外,兒童大多穿開襠褲,小兒常常席地而坐,往往會發生感染和外傷,也應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壞習慣。

預防措施

⒈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注意衛生,防治感染,以免誘發或加重痔瘡,平時應經常進行肛門的熱敷,勤換內褲,尤其是痔瘡發作時,每天至少進行兩次肛門熱水坐浴,可促進肛門部血液循環,及時治療腸道炎症和肛門局部炎症。
⒉預防便秘 便秘是誘發痔瘡的原因之一,日常飲食中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頑固性便秘應儘早到醫院診治,治療原發病,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以免直腸黏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使痔瘡發生。
⒊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糾正久忍大便,防止蹲廁時間過長,排便時閉口靜思,不談笑。
⒋生活要有規律 多進行體育鍛鍊,體育鍛鍊有益於血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的發生。
⒌及時用藥 一旦有痔瘡發作先兆,如輕度不適、疼痛、瘙癢、便血時應及時用藥,往往事半功倍。
⒍避免久坐久立 及時治療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壓增加、痔靜脈高壓。
⒎常做提肛運動 具體做法是:全身放鬆,或坐或立或臥均可,摒棄一切雜念,有意收縮肛門,緩慢上提,就象強忍大便一樣,意想把下陷之氣提至丹田,然後放鬆,如此反覆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兩次。這項運動可隨時隨地進行,辦公時、乘車時、看電視時、走路時、休息時都可做,效果很好。
⒏自我按摩 痔瘡是局部血脈瘀結的結果,按摩為中國傳統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長強穴(尾骨尖前面)為治療痔瘡首選穴位,取長強穴按摩可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在預防和治療上都是很有效的。
⒐注意下身保暖 保持血液通暢,多飲開水,避免缺水,腸道乾澀,大便乾結。

產生原因

引起小兒內痔的原因,常是由於直腸靜脈壁有先天性薄弱的缺陷,加上便秘。因為便秘,糞塊壓迫直腸下端和肛門口,使肛門部靜脈血液流動受阻,靜脈逐漸擴張而造成。
小兒內痔不多見,即使有也無需特殊治療。一般只要調整飲食,多吃蔬菜,定時排便,防止便秘,都能自行消退。
另有一種稱為肛門周圍血管擴張症,很象內痔,很易與內痔混淆,它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即肛門周圍血管擴張。這種先天性的擴張,在平時看不見,只有在小兒排便時才能看到。可見到肛門周圍皮下有一圓珠樣突起。其大小約如黃豆,形狀不規則,顏色紫黑或暗青色。這種突起物通常只有一個,有的可有3-4個,多的可以在肛門周圍連成一圈。觸壓突起處無痛感,也不硬。在患兒排便屏氣時突出得更明顯,便後即消失,無不適感,極少破裂出血。
發生的原因除先天性血管異常外,常因小兒坐便盆的時間過長(超過半小時)以及便秘有關。
治療上也無需特殊治療,只要養成小兒快速排便習慣,每次排便時間不超過5分鐘。有便秘者積極治療便秘。肛門周圍血管擴張症對小兒的發育生長都無影響,將來也無發生痔的跡象。一般肛門周圍血管擴張症不會出血,但偶爾也有破裂出血,若出血量較多,應到醫院去止血。

術後護理

痔瘡手術後的疼痛護理有具體如下幾種方式:
⒈飲食護理:痔手術後患者進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辣椒,忌飲酒。多飲水,食用可潤腸的飲料,如蜂蜜,以促進排尿,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對切口的刺激,降低疼痛程度。
⒉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介紹有關疼痛的知識;消除壓力源,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分散注意力。疼痛患者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向患者介紹一些鎮痛知識,使其對術後疼痛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⒊促進舒適:幫助患者選擇正確的姿勢,舒適整潔的床單位,良好的採光和通風效果,適宜的室內溫濕度,避免噪音、強光等促進舒適的必要條件。
⒋放鬆療法:護理人員可教患者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如聽音樂,緩節律呼吸法。中國氣功、印度的瑜珈術均有助於機體放鬆,肌張力減少,以減輕疼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