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飲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儒門事親》卷十二。主治一切冷食不消,宿酒不散;傷寒身熱惡寒,戰傈,頭項痛,腰脊強,兩手脈沉;及一切沉積水氣,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用茶調散涌下冷涎後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導飲丸
-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 組成:青皮、陳皮、京三棱、廣茂、黃連、枳殼、大黃、黃柏、香附子、黑牽牛
- 主治:一切冷食不消,宿酒不散;傷寒身熱惡寒,戰傈,頭項痛,腰脊強,兩手脈沉;及一切沉積水氣,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用茶調散涌下冷涎後者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青皮、陳皮、京三棱(炮)、廣茂(炮)、黃連、枳殼(麩炒)各一兩,大黃、黃柏各三兩,香附子(炒)、黑牽牛各四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以生薑湯送下。
主治
一切冷食不消,宿酒不散;傷寒身熱惡寒,戰傈,頭項痛,腰脊強,兩手脈沉;及一切沉積水氣,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用茶調散涌下冷涎後者。
附方
名稱:導飲丸
組成:蒼朮、白茯苓各一兩,獨活七錢,黃連五錢,吳茱萸三錢
用法:上為細末,神曲糊為丸服
主治:水飲
出處:《濟陽綱目》卷十一
名稱:導飲丸
組成:木香、茴香、檳榔、青皮、橘皮各一兩,黑牽牛、甘遂、大戟各二兩,乾薑一兩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或五丸,以飲送下
主治:傷寒心下痞鞭痛,噫氣不轉,腹與右脅滿痛者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九
名稱:導飲丸
組成:京三棱(炮)、蓬莪術(炒)各三兩二錢,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白朮各一兩半,檳榔、枳殼(麩炒,去瓤)、木香各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半,半夏一兩
用法:上為細末,水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以生薑湯送下。漸加至一百丸
主治:風痰氣澀,膈脘痞滿,停飲不消,頭目昏眩,手足麻痹,聲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
出處:《御藥院方》卷五
功用:去痰涎,進飲食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張子和醫學全書》:“導飲丸,青皮、陳皮、京三棱炮,廣茂炮、黃連、枳殼麩炒,以上各一兩,大黃、黃柏以上各三兩,香附子炒、黑牽牛以上各四兩;上為細末,桐子大,用水丸。每服三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