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可降解新型組織工程材料的視神經再生研究

導電可降解新型組織工程材料的視神經再生研究

《導電可降解新型組織工程材料的視神經再生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王瑾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導電可降解新型組織工程材料的視神經再生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瑾曄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人類認識世界所需信息的70%以上來自視覺。全球有4500萬盲人,我國約有550萬盲人。各種視網膜病變和視神經萎縮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視神經修復與再生是社會重大需求。套用可降解導電材料製備生物活性組織工程導管是其發展趨勢。本項目擬用自主研發的、具備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玉米蛋白作為主要管材,輔以有前期研究基礎的神經電極導電聚合物材料,製備導電、可降解仿生視神經導管,用於修復長區段損傷視神經。所獲得的兼備多重性能的神經導管具有:1、利於神經細胞黏附和軸突攀爬的微納表面形貌和用相同蛋白電紡絲填充的三維空間結構;2、富含生物活性分子、且有可長效釋放活性物質的可降解載體;3、利於軸突最大限度分化的導電性;4、機械性能和降解周期與神經再生速度相匹配。在此基礎上,通過播種雪旺細胞、動物體內植入實驗等對神經再生功能進行評價,進而開展對不同損傷部位及損傷長度的視神經修復能力的研究。

結題摘要

項目研究目標如下: 製備具有良好視神經輔助修復功能的導電可降解仿生視神經導管。該導管具備良好的機械性能和組織相容性;生物降解速度與視神經再生速率適配;導管的二維和三維結構利於誘導、輔助軸突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復;能在形態和功能兩方面滿足長區段損傷視神經修復的基本要求。 預期研究成果: 理論成果: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6篇以上; 技術方法:建立導電可降解視神經導管的製備方法,申請專利2項以上; 人才培養:建立高水平神經組織工程研究梯隊,培養博士生3名、碩士生6名。 結題時取得的結果: 1. 導管能抵抗縫合和牽拉,植入神經缺損部位至少3個月不塌陷,能完全滿足神經導管所要求的機械性能。 2. 多孔導管植入神經缺損部位時能在3個月後降解,且可以通過改變孔結構調整降解周期。 3. 具有納米結構的導電聚合物二維塗層能促進神經細胞增殖,對塗層實施電刺激顯著增加了神經細胞的軸突長度。 4. 內含微絲的導管及多孔導管在不使用神經生長因子,或不預種植神經細胞的條件下即能實現5 mm缺損神經橋接,對再生神經進行超薄切片透射電鏡觀察,顯示髓鞘厚度和密度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錄用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5的兩篇,大於3的四篇),EI論文1篇,國核心心論文6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3項,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項;申請PCT專利3項,其中一項進入美國國家專利。一名博士後出站,兩名獲博士學位,在學博士生3名,在學及畢業碩士生7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