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葉榕(蕁麻目桑科植物)

對葉榕(蕁麻目桑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對葉榕是一種普遍的本地原產常綠喬木,全株植物含有白色乳汁,常見於中國南方和中國香港港的郊野。

對葉榕對土質的要求不高,在不同的土壤上也能生長。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品種分類,主要價值,化學成份,

形態特徵

對葉榕(原變種),灌木或小喬木,被糙毛,葉通常對生,厚紙質,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10-25厘米,寬5-10厘米,全緣或有鈍齒,頂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表面粗糙,被短粗毛,背面被灰色粗糙毛,側脈6-9對;葉柄長1-4厘米,被短粗毛;托葉2,卵狀披針形,生無葉的果枝上,常4枚互動對生,榕果腋生或生於落葉枝上,或老莖發出的下垂枝上,陀螺形,成熟黃色,直徑1.5-2.5厘米,散生側生苞片和粗毛,雄花生於其內壁口部,多數,花被片3,薄膜狀,雄蕊1;癭花無花被,花柱近頂生,粗短;雌花無花被,柱頭側生,被毛。花果期6-7月。
對葉榕

分布範圍

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部和南部,海拔120-1600米),貴州。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喜生於溝谷潮濕地帶。
對葉榕對葉榕

品種分類

紅果對葉榕(變種)Ficus hispida Linn. f. var. rubra Corner
該變種葉背面及榕果被黑褐色糙毛;榕果直徑12-15毫米,生於穿入泥土中落葉枝條上,成熟紅色,總梗短於5毫米。
產廣西(凌雲、模式產地)。生於海拔1000-1500米地區。越南也有分布。
扁果榕(變種)Ficus hispida var. badiostrigosaCorner
該變種榕果扁球形,徑25-30毫米,成熟時黃色,乾後常具縱棱,口部苞片蓮座狀,側生苞片寬三角形,總梗長5-10毫米。
產廣西(寧明, 崗石達自然保護區)。分布於越南(北部至中部)、寮國。

主要價值

中草藥名:牛奶樹
功能主治
疏風解熱,消積化痰,行氣散瘀。治感冒發熱,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腫痛。
①《嶺南採藥錄》:治腋瘡,搗其子及葉敷之。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熱祛濕,消積化痰,行氣散瘀。治感冒發熱,傷風咳嗽,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結膜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腫痛,氣結疼痛。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斑疹發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患處。
民族醫藥
【壯藥】美得(寧明語),美霧(扶綏語):樹皮治痢疾《桂藥編》。【傣藥】麻勒蹦,麻勒泵(西傣):根、葉治腹脹,腹痛,跌打損傷《滇藥錄》。埋嚕半,罵勒蚌(西傣):鮮根用於風濕痛,跌打損傷;鮮葉外用於腹脹,腹痛(置沙中炒熱外包)《滇省志》。麻勒蹦(西傣):葉、根治腹脹,腹痛,風濕痛,跌打勞傷《版納傣藥》。麻勒蹦:根、葉用於腹痛腹脹,風濕痛,跌打勞傷《傣藥錄》。【基諾藥】革來剝:根或葉治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風濕關節炎《基諾藥》。【瑤藥】剛扒通(昭平語),大牛奶,點滿咀蘭,銅黃座(金秀語):果實治產婦乳汁不通;樹液治白帶,白濁;根治白濁,白帶,乳汁不足,病後體弱,產後無乳《桂藥編》。牛奶本(ngungh nyorx ndiangx):根及莖枝用於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婦女白濁,白帶,產後乳汁不通及病後體虛。

化學成份

皮含花生酸-10-酮二十四醇酯(10-ketotetra-COSyl arachid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yl acetate),3,6,7,三甲氧基菲並吲哚啶(3,6,7-trimethoxyphenanthroindolizidine),3,6, 7-三甲氧基-14-羥基菲並蚓哚啶(3,6,7-trimethoxy-14-hydrox-yPhenanthroindolizidine),牛奶樹鹼(hispidine),三十烷醇乙酸酯(triacontanyl acetate),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葉含香柑內酯(bergapten),補骨脂素(psoralen),β-香樹脂醇(β- 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根含無色矢車菊素-3-O-α-D-毗哺葡萄糖(1→4)-O-β-D-吡喃阿拉伯糖甙(leucocyanidin-3-O-α-D-α-D-glycopyranosyl-(1→4)-O-β-D-arabinopyranosid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