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氨基萘磺酸分子式: C10H9NO3S。該品對眼睛、皮膚、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後可引起喉、支氣管的痙攣、水腫、炎症,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中毒表現有燒灼感、咳嗽、喘息、氣短、喉炎、頭痛、噁心、嘔吐等。用於有機合成,染料中間體。用於製造酸性紅A、B,酸性大紅3R,直接大紅4B,直接大棗紅GB,直接棗紅B等,並用於生產1-萘酚-4-磺酸等中間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氨基萘磺酸
- 外文名:p-aminonaphthalene sulfonic acid
- 別名:1-萘胺-4-磺酸
- 化學式:C10H9NO3S
- 分子量:223.25
- CAS登錄號:84-86-6
- 熔點:≥300℃(ºC)(分解)
- 沸點:1.673(g/mL,25/4℃)
理化性質,主要用途,生態資料,注意事項,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應急處理,操作事項,儲存事項,接觸控制,廢棄處置,運輸信息,法規信息,
理化性質
主要成分:純品
性狀:白色針狀結晶。對光和空氣敏感。灼熱時分解而不熔融。
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具強刺激性。
禁配物:強氧化劑、強鹼。
主要用途
生態資料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有機酸易在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變化中形成酸雨。因而當PH值降到5以下時,會給動、植物造成嚴重危害,魚的繁殖和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流域土壤和水體底泥中的金屬可被溶解進入水中毒害魚類。水體酸化還會導致水生生物的組成結構發生變化,耐酸的藻類、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細菌和脊椎動物減少,有機物的分解率降低。酸化後會嚴重導致湖泊、河流中魚類減少或死亡。
注意事項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熱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氣體。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離以外,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膠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事項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鹼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鹼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觸控制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未制定標準
TLVTN:未制訂標準
TLVWN:未制訂標準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定期體檢。
廢棄處置
廢棄處置方法: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氣體要通過洗滌器除去。
運輸信息
包裝類別:Z01
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運輸車船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否則不得裝運其它物品。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