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者的慷慨:從外推精神看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清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他者的慷慨:從外推精神看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
- 作者:沈清松
- 出版時間:2004年
-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 頁數:162 頁
- ISBN:9789627137351
- 裝幀:平裝本
- 價格:NT$ 295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原來中國本有的儒家、道家,以及來自印度而深入本土的佛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慷概外推的精神,但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與思潮的演變,中國文化越走越封限於主體,心中常無他者,甚至產生了「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態度。作者認為基督宗教的來華,為挺立主體的中國文化帶來了他者的佳音,無私的慷慨與外推的精神即其對此世的根本信息,因此它對於中國文化應該是一份非常寶貴的禮物。但何以基督宗教雖然早於盛唐時代已傳入中國,卻未能一如佛教那樣,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因素,甚至一度黯然消失於中土?明末耶穌會來華,雖於中西文化交流上貢獻良多,但它究竟有沒有為中華文明的真正需要而對症下藥?至於中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外推精神,其面貌如何?有何限制?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文化在這方面又何去何從?通過作者明快流暢的筆觸、深入淺出的文字,讀者能夠從一個嶄新的角…(展開全部)中華文化與基督宗教原來中國本有的儒家、道家,以及來自印度而深入本土的佛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慷概外推的精神,但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與思潮的演變,中國文化越走越封限於主體,心中常無他者,甚至產生了「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態度。作者認為基督宗教的來華,為挺立主體的中國文化帶來了他者的佳音,無私的慷慨與外推的精神即其對此世的根本信息,因此它對於中國文化應該是一份非常寶貴的禮物。但何以基督宗教雖然早於盛唐時代已傳入中國,卻未能一如佛教那樣,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因素,甚至一度黯然消失於中土?明末耶穌會來華,雖於中西文化交流上貢獻良多,但它究竟有沒有為中華文明的真正需要而對症下藥?至於中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外推精神,其面貌如何?有何限制?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文化在這方面又何去何從?通過作者明快流暢的筆觸、深入淺出的文字,讀者能夠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出發,探究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的其中一個相遇點。沈清松,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學士、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國家發展研究碩士。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當選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起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至今。曾任巴黎大學客座研究員、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三次)、魯汶大學與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一任會長與兩任執行長,中國哲學會兩任理事長,目前是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協會(Council for Resear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Washington DC)副董事長。近作有《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台灣商務,2001)、《對比、外推與交談》(五南,2002)、《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五南,2004)、《對他老的慷慨》(香港中文大學,2004)、跨文化哲學與宗教(五南,2012)。晚近主編著作:Wisdom i…(展開全部)沈清松,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學士、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國家發展研究碩士。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當選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起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至今。曾任巴黎大學客座研究員、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三次)、魯汶大學與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一任會長與兩任執行長,中國哲學會兩任理事長,目前是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協會(Council for Resear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Washington DC)副董事長。近作有《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台灣商務,2001)、《對比、外推與交談》(五南,2002)、《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五南,2004)、《對他老的慷慨》(香港中文大學,2004)、跨文化哲學與宗教(五南,2012)。晚近主編著作:Wisdom in China and the West(RVP,2004),Confucian Ethic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RVP,2008),Inter-Culturality and Phiosophic Discourse(Cambridge Scholars,2013),Philosoph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Springe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