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謠計畫是一個由音樂人小河發起的公共藝術項目,主要在全國範圍內採集並活化那些被人們忽視的、即將消失的老童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謠計畫
- 外文名:Nursery Rhyme Program
- 前身:胡同童謠
- 發起人:小河
項目簡介
2018年,民謠歌手小河在北京的一家美術館裡做了一個半年的項目,初名“胡同童謠”。一開始,他們蒐集的只是北京地區的民謠,並沒有想推廣到全國。但是這個項目做完了之後,他和團隊成員有了新的感受,這種感受特彆強烈。他們想:我們既然能在北京找到這些具有詩意和美的童謠,祖國這么大,在別處也肯定能夠找得到。於是,就有了“尋謠計畫”。
![尋謠計畫 尋謠計畫](/img/c/c25/gjY3MmNjdzNmVGM5ETMwYGN5kTOyYWN3IjN1QmMjZGNwUjY5gzM5IWZyUm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尋謠計畫前身
從2018年到2020年夏,小河聚集了一個小團隊,靠跑斷腿這種“最笨”的方式去四處奔波尋找童謠。他們已經走過了北京、長沙、杭州、上海等4個城市,採訪了200多位老人,採集民間歌謠資料300餘份,從中提取活化出30多首美妙動人可以傳遞給今天以及未來孩子的本土童謠。”
![尋謠計畫 尋謠計畫](/img/7/1ff/gjYkZWMxM2YxEWYiBDM2MWN5QDO1YWNidzYiNjZjBzNkNTOjlDM3YTZzU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尋謠計畫
為了尋找童謠,小河和他的團隊每天在各個城市走街串巷,到老人聚集的胡同、公園、社區去尋找,和老人一個個接觸、溝通。當他們找到好的童謠,會請老人先唱,再讓專業音樂人調整和改編,並儘量保存老人記憶中的曲調,最終形成有文本、有韻律、還有演唱者的多媒體作品。每一站在花幾個月時間尋找和整理童謠之後,小河的團隊還會在當地做現場音樂會,請提供童謠的老人和音樂人合作,把老童謠用最自然美好的方式傳遞給在這個城市生活的年輕人、孩子。“尋謠計畫更看中的,不是收集的結果,而是中間的通道:這個項目最美好的部分,是連線人和人,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人,音樂讓這部分連線可以被聽見。”
![尋謠計畫 尋謠計畫](/img/7/cb0/kTMjRjZ3cjM2Q2N4IGO2IGO0UmZhdDZjRDZihzM3UmMkVWY0QjYhRWY3c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尋謠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