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張展(孫惠芬著長篇小說)

尋找張展(孫惠芬著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尋找張展》是孫惠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發於《人民文學》2016年7期。

該小說以尋找90後年輕人張展為主線,關照並反思一代人的成長曆程。在小說中,作者藉助張展的父母與他的原生家庭如何處理社會關係,以及為張展前途上下張羅的“交換媽媽”的所作所為,給中國的地方官員做了精準的畫像,揭露以權謀私、以權尋租的官場生態,刻畫官員們注重經營官場關係忽視親情的可悲可嘆,從而批判了權力對人性的異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尋找張展
  • 作者:孫惠芬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字數:203千字
  • 首發時間:2016年7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小說書寫中國少年張展的人生歷程,呈現少年在成長中的孤獨。張展的父親因為趕上了高考恢復的年代,考上了大學,因此脫離了土地,進入了縣城。他為了讓自己的命運與父輩和祖輩的命運徹底不同,追求到了縣城小有背景的女同學。這對夫妻隨著中國變化的大潮,開始了自己不甘平凡的人生。經過多年苦幹,被社會異化了的他們,在小縣城已經進入精英階層。張展的童年時光,遭遇的是強制性與生活在農村親人們的隔絕,是粗暴地阻斷他對小吃部土豆餅的親密接觸,是小表姐夢梅被政府車輛撞死後長輩決定隱忍帶來的籠蓋四野的憂傷。剛剛懂事到情竇初開的幾年,張展經歷的是父母對他繪畫愛好的無情壓制,對他重要朋友流浪女月月和女同學呂梁的極端對待。在張展十四歲這年,掌握一定權力的父母,強行決定把他從山西故鄉送到了大連,在“交換媽媽”耿麗華的監管下繼續讀書。
脫離了父母監管的少年張展,開始了對自由的熱切追逐。他戴著月月送給他的毛線帽,結交了申一申等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認識了因為貧困放棄了繪畫夢想的女孩斯琴。斯琴主動為張展做人體模特,開啟了張展的繪畫之路。父母的壓迫,“交換媽媽”的嚴密監視,讓張展依然過得孤獨和壓抑。父親死於空難,讓張展的生活有了轉機。他嘗試用繪畫還原心中父親的形象,他開始到醫院腫瘤科做志願者,對自己的少年無知進行反思和懺悔。大學畢業後,他又主動到了特教學校當了老師。終於,在他告別少年時代,進入成熟青年期的時候,他因畫了百餘張想像中的父親,而成了一位畫家。

人物介紹

張展
作為90後獨生子女的代表,張展是以權力傾軋、以愛被傷害的典型。張展出生於幹部家庭,從小就被權力欲望綁架,媽媽林小放,又是個終生嚮往和追求權力的虛榮女人。譬如,張展在家裡烙了土豆餅,被媽媽指責為鄉村人留戀窮日子、窮滋味。尤其過分的是:他的小表姐夢梅遭遇車禍死亡,卻被他家人殘忍地掩蓋真相,大人們編造謊言,要求大家統一口徑,對外必須說“是夢梅走錯了路自己撞的車”,之所以要這樣隱瞞真相,就因為“出事的車上拉的是咱縣最大的官兒,他直接管著你的爸媽,你爸媽都是政府幹部”。在張展的童年裡,只有夢梅照亮他灰暗的心靈,給他溫暖和力量。現在夢梅死了,他還被要求撒謊,這對張展的幼小心靈來說,是血淋淋、無法癒合的傷口。於是,他開始逃學、叛逆、反抗,厭惡父母的官論做派。他認識了小偷月月,他看黃色錄像帶,他跟流浪兒一起混。後來,他被送到了“交換媽媽”那裡的城市上學,拒絕她給聯繫的工業大學而去學美術,甚至還與大他八歲的髮廊妹斯琴鬼混。在“交換媽媽”眼裡,張展就是個無可救藥的混混。按照個性的發展,張展的成長經歷足以讓他墜入墮落的深淵,而難能可貴的是,他終究獲得了自我救贖。父親的空難離去,勾起了他對父親的強烈思念。他開始畫水草、小魚和小蝦,用這些生命的徵象祈求父親的靈魂有所歸宿。

作品鑑賞

該小說揭示了當代社會官本位意識的普遍存在。在小說中,作者藉助張展的父母與他的原生家庭如何處理社會關係,以及為張展前途上下張羅的“交換媽媽”的所作所為,給中國的地方官員做了精準的畫像,揭露以權謀私、以權尋租的官場生態,刻畫官員們注重經營官場關係忽視親情的可悲可嘆,從而批判了權力對人性的異化。張展的父母一心追求仕途進步,為此在夢梅出車禍死亡後,不肯追究那個肇事者,要求大家統一口徑,對外必須說“是夢梅走錯了路自己撞的車”,隱瞞真相的原因卻是“出事的車上拉的是咱縣最大的官兒,他直接管著你的爸媽,你爸媽都是政府幹部”。張展的姥爺當過縣委的組織部長,而在他死後,“長期被權力庇護,一朝失去便沒有安全感的姥姥”,因為張展父母當官,在幾個表兄弟當中就特別寵愛張展;張展的舅舅為了當領導的姐姐姐夫也得撂下自己的工作去接送張展上下學,這也連累小小的張展被受大人冷落的表兄弟欺負,被怨怒的舅舅拿來撒氣,這讓他的童年痛苦無比。因為夢梅的死,張展極為反感當官父母的行為做派,反抗家族的權貴依附意識,對當官父母的權威和意志不以為然,這是他從小叛逆的最初起因。他隨後的逃學、出走,青春期的反抗、叛逆,全是因為從情感上對為官父母的排斥、牴觸。
該小說對當代社會望子成龍現象進行反思。小說里描寫了一次家庭衝突:因為張展在家裡學著烙了土豆餅,他父親也愛吃,卻被媽媽指責為鄉村人留戀窮日子、窮滋味。張展母親操縱丈夫遠離親情走上飛黃騰達的仕途之路,強制兒子學“數理化”而不是“不三不四”的美術。她帶張展到處吃西餐,參加各種聚會,目的就是讓兒子知道“學習文明”“體面”,而不能“魂被地攤上的小混混勾引去了”。張展母親告誡小小的張展:“媽媽嫁一個鄉村窮大學生,就是看到他成功的潛能,你不能辜負媽媽的選擇,你得好好學習,將來當更大的官。”張展父親這樣提點他:“你爸媽是政府官員,緊跟改革開放步伐,我們的孩子不能落後,我們得跟上時代!這是個什麼時代,這是一個以人脈為中心的時代,接觸什麼樣的人,意味著你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和大款富翁的孩子在一起,你將來就會成為大款和富翁。爸爸不指望你成為大款富翁,但你總得有出息,你總得成功,不能拉倒車,去乾烙土豆餅這種事兒。”這也可以說是道出了當代社會為人父母者相同的願望與心聲,望子成龍的世俗觀念在改革開放之後更見其滋長,但這是以犧牲了親情、孩子的天性為沉重代價的。所以,拚命追求成功的張展媽媽在張展看來已經是“病入膏肓”,在他爸爸空難死去後,雖然媽媽不再反對他畫畫,“一反常態支持”,但仍然反覆叮囑他“務必要成功”,“成功才是對她和爸爸最大安慰”。在追求“成功”的前提下,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不惜扭曲、扼殺孩子的天性,曲解孩子純潔的心靈,讓兩代人為登上上升的階梯無時不活在人生的枷鎖中。張展之所以對他的父母那樣叛逆,一方面是因為缺少父母的疼愛與理解,但他的為官的父母完全不尊重他的興趣,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完全剝奪他按照個人愛好選擇未來的權利,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7年11月,該小說入選第二屆中國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17)。
2019年8月,該小說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

出版信息

《尋找張展》首發於《人民文學》2016年7期,春風文藝出版社於2017年2月首次出版單行本。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尋找張展》
2017年2月
春風文藝出版社
978-7-5313-5006-4
《尋找張展》
2020年6月
春風文藝出版社
978-7-5313-5801-5

作者簡介

孫惠芬,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台階》《贏吻》《狗皮袖筒》,中篇小說《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民工》《一樹槐香》《致無盡關係》,長篇小說《歇馬山莊》《上塘書》《生死十日談》《後上塘書》,長篇散文《街與道的宗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