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克冰

尉克冰

尉克冰,女,河北省內丘縣人,大學本科學歷。曾做過中學語文教師,現在行政機關從事文秘工作。從2006年開始,業餘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河北省散文學會、邢台市作家協會會員,被聘為《散文百家》雜誌社“特約撰稿人”。作品散見於《青年文摘》、《散文百家》、《百花園·中外讀點》、《西北軍事文學》、《散文世界》、《華文摘》、《邢台日報》、《牛城晚報》等各級報刊。部分作品在國家和省級文學大賽中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尉克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內丘縣
  • 學歷:大學本科
  • 性別:女
個人小傳,創作風格,學術活動,主要殊榮,佳作賞析,信任,別把我當陌生人,盛開千年的孤獨,

個人小傳

用文字抵達心靈深處
我寫散文很偶然,是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促使我拿起了筆,去抒寫心中的幸福、苦澀和感動,也正是這種偶然性成就了我對散文的熱愛。每寫成一篇,無論好壞,我都像珍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珍愛它。漸漸地,我們便難以割捨,散文寫作成了我安撫孤獨靈魂、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
寫散文兩年來,有收穫、喜悅,也有迷惘困惑。常常感慨自己的閱歷貧乏,缺少寫作素材。後來,我漸漸懂得,目之及處,感官之及處,無不潛藏著豐厚的寫作素材。同是一物,因觀者不同,可能氣韻生動,也可能呆板如泥,更可能一無是處。如果體察的心靈不夠深,你就會無任何發現。反之,如果內心足夠美,足夠堅韌,足夠有放任的情操,那么眼前的萬事萬物便會鮮活起來,那裡面便能包含美醜、善惡、剛健、質樸、理性之光和感性體驗。懷有一顆善感的心體察萬物,一朵花、一根草、一泓清泉、一個瞬間的感動便能入文了。
在剛開始寫作的一年時間裡,我的文字里散發著較濃小女人氣息,表現的是一種閒適恬淡的格調,如《愛無界限》、《女人如花》、《我的大海情結》等。儘管寫得較美,但我總覺得缺少什麼。它們多是借景或借物抒情的小文章,表達的僅是一些小情趣、小哲理和小感想,缺乏了厚重、質地和給讀者帶來的長久思索和震撼。我認為,它們和文學相去甚遠。真正的文學需要擔當社會責任,需要直面現實、關照人生、關注社會,甚至需要反抗和批判,需要作者用自己的靈魂抵達生命深處去追尋和探索,努力地呼喚人的尊嚴和自由平等意識。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從今年開始,我嘗試著改變了自己的寫作風格,用更多的筆墨抒寫了對底層的關照、對人性的描摹和對生存痛感的思索,如《散落在雪夜的母愛》、《化不成雲煙的家國往事》、《逃》等,儘管還不成熟,但這是我的轉身和脫變,我會朝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力求更好。
我始終認為,散文的生命力在於它的獨特性。因為,散文創作是一種側重於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文學樣式。只有把個性化的鮮活生活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的眼睛才會發亮。這些個性化的鮮活生活是在天地和人生的大背景下的內心痛感和歡樂,是人人感覺得到,卻人人忽視或是無法表達的感受。每個個體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生命所體驗到的生命形態,也是最豐富最複雜的,因此把自己所體驗到的獨特感受記錄在筆端,它就是具有無限魅力的文學景觀。
當我們把一道道獨特的文學景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時候,我們是幸福的。文學已成為照亮我生命的一盞燈,它與我跳躍著的靈魂貼得那樣近,讓我漸漸擺脫了麻木和庸俗,多了一份悲憫,多了一份責任。
“憂鬱的心啊,你為何不肯安息,是什麼刺得你雙腳流血地奔跑……你究竟期待著什麼?”(尼采語),我知道,這條道路灑滿了陽光,也布滿了艱辛,但我會始終懷著一顆期待之心,緊握手中的筆,記錄下生活的歡欣和疼痛,讓每一個文字都飽蘸著生命的色彩和溫度,進入讀者的心坎,渴望著敲打出共鳴的回聲。

創作風格

玉壺冰心 冷暖勁筆——關於尉克凍的散文
評論人 袁學駿
尉克冰,這個陌生的名字和她的散文一起,在冀南的沃土中萌生,近兩年來更是悄悄地凸顯,她文字里那種濃重的人文情懷和女性意識,在讀者的心中日漸形成了一股暖流。
尉克凍的人文情懷和女性意識,主要表現在母愛情結上。在《愛,讓您隱藏起疼痛》中,她說,從記事起媽媽就“精神頭兒好,幹勁十足”,“我”作為她最疼愛的女兒,從來沒有聽她說過哪裡不舒服。但有一天,她突然被病魔擊倒住了院。“我”從姨媽口中才知道,母親生我的時候就留下了頭疼病根,經常失眠,頸椎腰椎都不好,而且貧血。但她對我隻字未提,“永遠表現得那樣強健,支撐著身體,支撐著家”。母親夏天被開水燙傷了腿,聽說“我”要來,趕忙把裙子換成長褲遮掩。這是母愛的“欺騙”。於是“我漸漸學會了隱忍和堅強”,以給父母“更多的愛和溫暖”。克冰也寫甘南高原上老黃牛舐犢之情,記述藏家女人對兒子的呵護與愛憐,把他們母子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腳印永遠刻在腦海中。這種母愛,這種生命意識的啟悟,使“我終於明白格桑花為什麼會在風雨之後開得如此豐盈動人”。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尉克冰說,一個人做了母親,“就向體內注射了一支叫作‘愛’的強心針,有效期是‘一生’。這針劑讓母親們變得異常堅韌、勇敢”。
母親的愛和善,是人間最美好的真情,它會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當“我”剛乘上去新疆的列車時,對包廂里同路人充滿著猜疑、警惕,記著家人囑咐的“我”決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但天真的小女孩喊“我”和她玩兒,又讓“我”吃荔枝。這舉動擊垮了“我”心理上的防線,手裡攥著那顆荔枝捨不得吃,覺得“小小的荔枝,如同兩個世界的縮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飾,堅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瑩白,晶透,柔軟”。“我”便把最好吃的東西都留給小姑娘,還給她講故事、梳小辮,又給她拍照片,小姑娘便依戀著“我”。“我是個母親,身上有媽媽的味道”,那天夜裡她是“在我懷裡睡著的”。下車分手時“我依舊緊緊抱著她,臉貼著臉”,那一刻“覺得她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摟著“我”“不肯鬆手”。當她父親抱走她時,她哭著大喊“阿姨”,使“我”雙眼潮濕。這篇《別把我當陌生人》感動了萬千讀者,用母性的真情實感傳達了人間的溫暖。在那篇新作《豁口》中,克冰沉重地向我們敘述了民辦教師王一山的蹉跎人生,描寫了他患腎病常年透析,耗費驚人,造成的全家苦難。“我”便主動去看望這個不幸的好人,又去城關鎮中學看望他的女兒小娟,如母親般地給她錢物和心靈上的溫暖。
描述社會底層女人的生存狀態和不幸的命運,也是尉克冰作品的重要內容。那篇《散落在雪夜的母愛》帶著巨大的同情和幾分悲憤,記述了一個紅顏薄命的瘋女人在縣城乞討和翻垃圾桶幾十年,最後在一場大雪中凍餓而死的故事。她本是出身書香門第的美人,嫁夫生子後生活幸福,但後來卻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被趕出家門。她討飯回鄉又舉目無親,便淪落街頭。然而她天天抱著用紅兜肚捆著的乾柴,那是她仍然心存母愛,所以見街上亂跑的小孩便下意識地呵護。作者通過這個老乞丐的慘劇,向我們展示如魯迅所言的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戴著鐐銬的女人》講述的則是一個叫萍的女人,她有兒有女、有家有業。但萍的精神病反覆發作,遭受丈夫打罵、婆婆嫌棄,逃回娘家父母也不相認,一雙兒女更覺得這樣的媽媽太丟人。稍好一點去打工卻一次次被辭退。這是對當前家庭暴力的控訴,對男權社會和邪惡人性的揭示,對夫妻情義、家庭倫理、社會公正和婦女權益的呼喚。
尉克冰行吟於現實與人性之間,走筆於愛恨的漩渦,輕靈、細膩又很大氣地表現時代生活與高尚人性之美,她綿里藏針,冷峻且毫不留情地批判社會之弊和人間的醜惡,充滿人道主義的悲憫情愫。她以“我”的女性視角切入生活,在常見的題材上努力選取較獨特的、得心應手的橫斷面或情節鏈條,在講究時代感和現場感的前提下追尋作品的歷史厚重感和精神內涵的張力。小中見大,平中有奇,柔中帶剛,溫中有冷。從根本上說,是她有一顆平靜而有力地跳動著的詩心,一顆對人生現世的關愛之心、探究之心。

學術活動

“傾聽思想的聲音——尉克冰詩文朗誦會”在京舉行
2012年12月29日,“傾聽思想的聲音——尉克冰詩文朗誦會”在北京舉行。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宗仁,著名學者、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張夢陽,著名作曲家、《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曲作者許鏡清等北京政界、文化出版界、書畫藝術界人士、朗誦名家及文學愛好者、師生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朗誦會。大家在尉克凍的原創文學作品及名家經典詩文朗誦中,領略了朗誦藝術的魅力,感受了文學作品給人帶來的心靈感動與強大精神力量。與會嘉賓、學者對尉克冰和總策劃施晗在積極尋求文學與朗誦的相互融合、文化傳播,以及新思路的探索上給予了高度評價。

主要殊榮

散文《時光帶不走的日記》獲河北省第一屆散文大賽二等獎
散文《信任》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
散文《母親的年》獲河北省“大年的溫馨”散文徵文大賽一等獎
散文《豁口》獲第八屆(2013年)河北省散文名作獎一等獎

佳作賞析

信任

作者:尉克冰 本文榮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
尉克冰尉克冰
那年,我還在學校工作,教高中語文,並擔任班主任。我清晰地記得,那是高一新學期開學的頭一天,學生把要交的五百多元費用,從家裡帶來了。每位班主任在開學這天,都會先充當一次收費員。
那天,我坐在教室的講台桌前,收費。大多數學生從家裡帶來的都是整錢。大量的找零工作,使我很緊張也很謹慎。接過錢,點兩遍,找零,再點兩遍,然後在花名冊上作標記。學生們一個接一個走上講台,很有秩序。
一會兒,桌上便出現了幾摞厚厚的百元大鈔。
這時,已經沒有學生主動走上來交錢了,可是從花名冊上可以看出,還有一個學生沒有交。
“王曉梅”,我低著頭,邊看花名冊,邊叫著那個沒交錢學生的名字。
沒有人回應。我抬起頭,朝向學生看了看。
“王曉梅,哪位同學叫王曉梅?”我很納悶,居然有這樣不懂禮貌的學生,老師叫名字,應都不應一聲。
這時,一個瘦瘦的扎馬尾辮的小女生從座位上慢慢站了起來。
“曉梅,你把錢帶來了嗎?如果帶來了,就交上來,免得給弄丟了!”我的語氣里甚至帶著一絲責備。
她慢慢地從座位上挪開,朝我走過來,顯得有幾分遲疑和猶豫,頭一直微微低著。快走近時,我才注意到,她手裡緊緊攥著一個黑色塑膠袋。
她走到講台桌前,將塑膠袋輕輕放在桌子上,解開捆住袋口的密密匝匝的麻繩,一圈又一圈。隨後,她緩緩從袋子裡掏出打理得整整齊齊的紙幣,一沓又一沓。看得出,那些紙幣原本皺巴巴的,卻被儘可能地撫平鋪展。其中,面值最大的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每沓紙幣上都捆著一個紙條,寫有數額。她又從大塑膠袋中拿出兩個小塑膠袋,分別裝著面值五角和一元的硬幣,塑膠袋上貼著標籤。
望著那堆打理得整齊有序的錢,我驚呆了,這完全是我始料未及的。這時,從講台下也傳來一片唏噓聲,幾十雙眼睛同時朝這邊看著。
“老師,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本來,打算把這些零錢換成大票後再交給您,可是去晚了,銀行關了門……您清點一下吧……”我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女孩兒,她穿著一件很不合體的舊方格裙子,裙子很肥大,像一口布袋一樣將女孩兒瘦弱的身體罩在了裡面。她說話時聲音很小,怯怯的,甚至有些發顫,一直低著頭,垂著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著衣角。當時,她雖然背對同學,但在那一刻,她一定能感覺到,身後有幾十雙眼睛一起盯著她。她也一定認為,那眼神里除了不解就是嘲笑。的確,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幾百元的學費,不抵他們身上穿著的一套名牌,更不抵他們腰裡掛著的一部手機。
我猛然間很懊悔,不該在課堂上讓孩子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交錢。她那么遲疑,也一定是打算到辦公室里單獨交給我。
我又把目光漸漸移向那堆錢,此時,在我眼中,它們已遠遠超出了人民幣的概念。那是滴滿汗水的艱辛勞作,是盛滿親情的沉甸甸的希望,是攢一分一毛就向勝利靠近一步的幸福和喜悅呀。我的眼角濕潤了。
錢,依然放在講台桌上。我沒有清點,儘可能地維護著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這錢不用點,我相信你!”說著,我將桌上所有的錢收了起來。為了湊夠這些學費,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攢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在家裡,一定將這些血汗錢點了一遍又一遍,數了一遭又一遭。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們分毫不差!
她有些詫異,抬起頭來,睜大眼睛望著我。我拉住她的手,告訴她說,“孩子,記住,你擁有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他們為你交上了一份最最珍貴的學費!你一定要懂得珍惜!”
孩子的眼淚撲簌簌掉了下來,衝著我使勁點點頭。
事後,我了解到,曉梅的姐姐和哥哥都讀大學,父母要同時供養三個孩子讀書。農忙的時候種地,農閒的時候拾荒。我的眼前頓時浮現出,兩位年逾五十的老人,從山區徒步走二十公里的路,來到縣城,穿大街走小巷,冒嚴寒頂酷暑,從別人遺棄的廢物里艱難“尋寶”的情形。他們用自己的艱辛勞作換回學費,實現了三個孩子的求學夢。
當年那個怯怯的小女生如今就讀於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品學兼優,還當上了班長。踏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她給我發來一條簡訊:老師,是您讓我意識到自己擁有最值得敬重的父母;同時也是您的愛和信任,讓我拋掉自卑,鼓足了前行的勇氣!
本文刊載於《人民日報》2010.08.02 24版

別把我當陌生人

作者:尉克冰
尉克冰
去年夏天,我去新疆開一個筆會。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區域間的風景,決定去時坐火車。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沒有同伴。
記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一切食物和飲料!只要離開位子,回來時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出發前,老公反覆叮囑我。
剛走進包廂的一瞬間,一個男人也進來了,身後有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兒,我心裡稍稍平靜了些。隨後,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躂躂地過來了,她媽媽緊跟在後面。
整體環境不錯,我精神放鬆了很多。
晚上10點多,該休息了。鎖好門,我把手提包壓在枕頭下面。不知不覺,已到深夜。人們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聽到窸窸窣窣開鎖的響動,接著,嘩啦一聲,門被打開。我猛地打了個激靈,心跳到了嗓子眼兒。我看到,一個黑乎乎的腦袋探了進來,身體還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借著通道幽暗的燈光,可以看到那個男人十分高大,樣子很兇悍。此時,包廂里其他人還在熟睡。我嚇得渾身哆嗦,頭皮發麻。他打探一番後,擠進門內。我不知從哪裡來了勇氣,頓時從鋪上彈坐起來,大喝一聲:“乾什麼的?”
“我,我上車呀。”那個男人被我的喊聲嚇了一跳。他將行李拖了進來。
原來真是上車的。虛驚一場!那個人在半夜上車,身子還沒進來,頭就伸進來打探,恐怕也擔心車廂內有“恐怖分子”。
昏昏沉沉的一夜過去了。早晨醒來,趕緊摸了摸枕頭下面,包還在。天已大亮,拉開窗簾,一片片赤裸的黃土坡,被疾馳的列車拋在身後,到陝西境內了。
隨便吃了早點,又躺下看書。中間出去了幾次,回來後,我嚴格按照老公囑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廂里,孩子們在嬉鬧,大人們都很安靜。當我拿出零食吃的時候,挺想給那兩個孩子。可我沒有。我想,上車前,他們的父母一定無數次告誡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我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
“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來玩兒?”下鋪的小姑娘仰著臉,忽閃著大眼睛笑著對我說。
孩子把我從鋪上喚下來,我就和他們幾個聊了會兒。小姑娘的爸媽都在烏魯木齊做生意,老家是河北滄州的,孩子經常跟著奶奶,這次,爸爸回來接她到新疆。中年婦女是甘肅酒泉人,丈夫在石家莊陸軍學院教學,孩子在石家莊上國小。孩子剛放暑假,她帶著孩子一起回酒泉探親。半夜上車的男人,是河南的,做玉石生意。大人聊天,孩子也不閒著,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兒講故事,我們的小房間裡顯得很熱鬧。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趕忙說了聲謝謝,接過荔枝,手有些顫抖,還有些僵硬。突然間,覺得非常慚愧。上車快一天了,我們都是各吃各的東西,誰都沒給過孩子。拿著荔枝,我不敢面對孩子天真無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來,大人的世界多么複雜,充滿著猜忌。
孩子給每個人都發了一顆荔枝,沒有人拒絕她。看著大家一起分享著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彎彎的月亮湖。
那顆荔枝,我一直攥在手裡,捨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兩個世界的縮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飾,堅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瑩白,晶透,柔軟。
孩子善良晶瑩的心,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大人的心門,讓彼此間敞亮了。我們的小包廂漸漸成了快樂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給了小姑娘,還讓她坐在我腿上,給她講故事,把她原來鬆散的頭髮編成漂亮的小辮,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對我也越來越依戀,一會兒看不見,就到處找。或許是她離開媽媽太久了,我是個母親,身上有媽媽的味道。那天夜裡,她是在我懷裡睡著的。
第三日清晨,越過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灘,終於看到了茂密的樹林。“快看,天山!”人們指著遠處峻拔高聳、白雪皚皚的群峰喊著。終點站快到了,可我的心裡卻平添了一絲悵惘。
車停了。人們潮水般從車身里漫出來。我抱著小姑娘,她爸爸幫我提著大行李箱。孩子緊緊摟著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頭攢動。小姑娘的爸爸停下來,和我一起尋找接站的人。終於看到會務組的牌子了。
要分別了。我依舊緊緊抱著孩子,我們臉貼臉。她父親將她抱走那一刻,她哭著大聲喊“阿姨”!我心裡好難受,背過身。
手機響了,收到朋友發來的簡訊: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任何食物和飲品!
我笑了笑,走進人海中……

盛開千年的孤獨

作者:尉克冰
玉蘭花開得真早,春一到,冷不丁的就掛滿了枝頭。那滿樹的花朵,定是無瑕的白玉雕刻而成,似又在牛奶中沐浴了一般,細膩光滑,瑩潤飽滿,如妙齡的少婦,從身體裡透出無限風韻和魅力。
可是,從滿樹的繁華熱鬧中,我讀到了玉蘭內心深處的落寞。短短的幾日花開,沒有一片葉子陪伴。當繁花落盡的時候,葉子才懶洋洋地冒出頭。花與葉子,注定了彼此錯過,它們在相互等待尋覓中,度過一生。
在我看來,玉蘭的本質是美與孤獨的化身,從她清涼的眼神里,我讀到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我凝望著一朵朵玉蘭,裡面似乎映照出一張張古美人的容顏。難道是她們穿越了歷史的煙塵,把沉澱了上千年的悽美孤獨,把濃得化不開的愛恨情愁,變成了搖曳生姿的白玉蘭?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清瘦俊美的李清照,一顆孤獨的心承載著無盡的寂寞。在乍暖還寒的夜晚,她感喟落花滿地的悲涼;在清涼初透的半夜,她讓愁緒化成一片濃雲;在西風捲簾的清晨,她哀傷著人比黃花瘦。只要天上飄著那如煙如夢的細雨,只要地上飛舞著凌亂乾枯的黃葉,她就會斜倚著窗兒望眼欲穿,就會彈奏出悽美幽怨的曲調,讓惆悵化成雋永絕妙的文字,一次又一次淒悽慘慘戚戚地走向孤獨之巔,醉飲人生的苦酒,執著地尋覓著遙不可及的愛情。那黃昏的點點細雨,哪裡是滴在梧桐樹上,分明就是滴在她那顆痛楚的心上。早春時節,難以將息的夜晚,她凝望著院子裡那株玉蘭樹在風雨中孤立飄搖的身影,仿佛照見了自己薄涼的命運。在金人鐵蹄下,在滾滾狼煙里,和愛人異地相守,她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樣地顛沛流離,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金石研究和詩詞創作,把滿腔的寂寞和憂鬱結成累累的文學碩果。她不能像岳飛那樣馳騁沙場,也不能像辛棄疾那樣上朝議事,甚至不能像陸游那樣與政界和文壇的朋友,痛快地使酒罵座、針砭時弊。然而這個寂寞的女子,以非凡的才華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她如亭亭清雅的白玉蘭,孤傲地獨立在大宋王朝那灰暗的天庭之上,永遠綻放著奪目的光芒,一本《漱玉詞》千古傳誦。她甚至有著偉丈夫般的志氣和胸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們永遠讚揚她、懷念她——這個立於秋風黃葉間尋尋覓覓、孤高清雅的千古第一才女!
風兒颯颯,吹得玉蘭花如風鈴般搖曳。我從那聲響中依稀聽到了千年琵琶的錚錚幽咽聲。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王昭君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人歡樂團聚的時光,愁思如麻。她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愁。兩行晶瑩的淚珠便掛在了她那玉蘭般精緻白皙的臉龐上。“分明怨恨曲中論”、“公主琵琶幽怨多”。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王昭君,寂寞中只剩下滿腔愁緒,一把琵琶,兩彎娥眉。那顆純潔透明的心從不被世俗污染,面對卑鄙狡黠的畫師,她抬起高傲的頭,永遠不齒不屑。在關鍵的歷史時刻,她毅然決然邁出宮門,她背對長安義無反顧。城門外,留下她那高貴纖長的身影。為了兩國永久的安寧,她勇敢地面對異域的清冷與無助。想到戍邊戰士們的浴血奮戰,想到不幸的父兄沙場喋血,一幕又一幕 ,為了結束這一切,她甘願寂寞無助一輩子!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她忍受了先嫁單于後嫁其子的屈辱。“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她的華麗轉身,使得大漢王朝安定了半個世紀。“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她的勇氣智慧,使得匈奴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她帶著中原的文化,帶著大漢的友好,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把玉蘭般的芳香美好傳播到北方大漠的角角落落。她用一個人的孤獨,換取了整個匈奴以及中原人民的幸福生活。她用一生的清冷,讓一個太平盛世在那一片不寧靜的天空中漫延開來……
落英繽紛的玉蘭花,晶瑩剔透、舞姿曼妙,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像極了楊玉環曼妙的霓裳羽衣舞,那隕落的玉瓣莫不是貴妃年輕的生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美艷絕倫、能歌善舞的楊玉環,生前得到皇帝的百般寵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她享盡了榮華富貴,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她沐浴後的冰肌雪膚猶如白玉蘭,豐腴柔滑的胴體,散發著迷人的芳香。一張可人的笑靨,一襲柔曼的白紗,一曲華美的舞蹈,征服了已經不太年輕,但依然風流倜儻的玄宗皇帝。他們愛得如痴如醉,如漆似膠,幾乎成了亘古不變的愛情神話。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馬嵬坡上,天子賜三尺白綾,恩斷義絕,豐腴玉體尚溫即被三尺黃土掩埋。面對皇權和美人的抉擇,唐玄宗放棄了後者,讓千古傳頌的愛情大打折扣。又有誰願意像她那樣輝煌之後留下永遠的寂寞?從此,她再也聽不到人間的浮華熱鬧,再也感受不到虛假的世態人情,再也看不到潛藏在皇權周圍的殺機重重。這個世界只剩下一具痴情女子的冰冷屍體,一顆被埋沒了的永遠寂寞的心,化成悲涼的草木留在了馬嵬坡的陰風怒號中。
三位絕代佳人,內外兼修,精緻得近乎完美。然而,悲涼的命運卻籠罩著她們,幾乎一一應驗了所謂的“紅顏薄命”:才華卓著的李清照滿腹經綸、滿腔熱血,只能做得流離失所、清苦一生的民間詞人;美若天仙的王昭君被大漢王朝當作贏得天下太平的交換物;能歌善舞的楊玉環藝術才華卓著,太平盛世里是皇上的私寵,時局動盪時是政治鬥爭的殉葬品。她們的孤寂無人能懂。即使這樣,她們也不曾沉淪,也要把自己的人生在苦澀中演繹得輝煌燦爛。紅塵滾滾去,往事越千年。三位美好的女子,早已湮沒在歷史風煙中。可是,她們孤獨悽美的形象卻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她們的身姿和靈魂早已化作馨香高潔的白玉蘭,綻放了上千年,依然散發著亘古不變的光芒和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