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革命老區涉及馮村、潘店、魯崗、陳橋(不含原司莊鄉)、曹崗、李莊、尹崗、黃陵、趙崗、留光十個鄉(鎮),303個村,總面積632.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1.79%,35.7萬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的54.1%,耕地44.75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40%。據2006年底調查統計,封丘老區有貧困人口7910戶,26002人,占當年老區總人口的7.5%,其中特困11137人,低收入1486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封丘縣革命老區
- 總面積:632.1平方公里
- 總人口:35.7萬人
- 耕地面積:44.75萬畝
歷史現狀,農業,工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商業貿易,文教衛生,人民生活,精神文明,
歷史現狀
新中國成立前,中原地區軍閥割據,連年混戰。豪紳惡霸魚肉鄉里,土匪頑雜橫徵暴斂。三里一團長,五里一司令,串戶劫掠,拉夫搶糧,老區人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與剝削。經受了長期戰爭的巨大創傷,致使老區乃至全縣經濟基礎薄弱,工農業生產水平低下,商業蕭條,交通運輸癱瘓,人民生活極端貧困。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封丘老區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老區人民在中科院封丘試驗站的指導下,大力開展了土壤鹽鹼化治理工作,鹽鹼危害得到控制,糧食畝產由1965年的49.3公斤提升到1978年的110.6公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三十年的改革、建設與發展,老區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各項建設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得到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據統計,2007年老區鄉(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56236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生產總值334537萬元的46.7%,其中工業、建築業產值92374萬元,農業產值638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6元,是1949年26元(當年價)的132倍,是1978年47元(當年價)73倍。
農業
解放初期,封丘老區的農業生產條件差,糧食產量低,基礎十分薄弱。1950年,平均畝產只有41.4公斤,年人均占有糧食不足150公斤,糧食不能自給。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老區人民的口糧標準變化不大,老牛拉破車,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半年瓜菜半年糧,低標準瓜菜代;每天糧整八兩(包括紅薯乾);每日薯乾3兩多,其它粗糧7兩;每日1斤粗糧(玉子、紅高粱);每日1斤糧食(粗糧7兩,細糧3兩)。
因小麥種植面積小或不種,部分農戶過春節也吃不上白麵餃子和白面饃。有些農戶一年之中不見豬肉,不動腥葷。蔬菜自種自吃,不外是白菜、蘿蔔、醃鹹菜,瓜豆蔓青當主菜。改革開放後,在黨的政策指引下,老區人民堅持實行和不斷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以扶貧開發為契機,不斷加大資金與科技投入力度,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發展勞務輸出,逐步把老區農業的發展推上了快車道。
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封丘老區多屬低洼鹽鹼沙地,農田質量很差。解放後,封丘縣委、縣政府十分關心老區水利事業的發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調查研究,勘察設計,挖渠打井,除害興利,水利設施從無到有,逐步減輕了旱澇災害的威脅。1957年以前,水利工作的重點是除澇避害。通過系統勘測、設計、規劃,開挖一批支渠,使天然、文岩渠達到支渠配套,形成天然、文岩渠有效排水系統,對排除老區汛期積水,保證秋季豐收起了一定作用。
1963年至1965年,系統地進行了天然、文岩乾支渠的疏浚整理,並在中科院的幫助下實行井灌井排,不但起到了抗旱作用,還治理了鹽鹼地。其中,1964年3月,黃陵、李莊、魯崗、潘店、留光、油坊、曹崗組織民工1.3萬人,對文岩渠道進行疏浚,完成土方67.15萬立方米,投工57.5萬個,國家投資72.98萬元。1966年以後,全縣及老區又進行了多次渠道治理。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在老區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糧食基地建設和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使老區農田水利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電配套、旱能澆、澇能排的生產格局。
大力發展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封丘縣地勢平坦,對發展農業機械化非常有利。1978年前,老區農業機械發展緩慢,1960年,黃陵公社創建了拖拉機站,購進了拖拉機。此後,老區農業機械緩慢發展,到1977年,老區農業機械總動力52150馬力,有大中型拖拉機110台,5934馬力;手扶拖拉機167台,2006馬力;機引犁49部,機引耙23部,機引播種機4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經濟體制進行改革,農業機械衝破了“官辦”、“半官辦”的束縛,農民掌握了辦農機的主動權,大量農業機械進入了千家萬戶,使全縣農業機械進入一個國有社營、隊有隊營、聯戶經營、個人經營的多種形式經營新時期。
1985年,老區農業機械總動力91668馬力,是1977年的11.5倍,大中型拖拉機147台,7926馬力;手扶拖拉機919台,10758馬力;機引犁111部,機引耙65部,其它機引農具588部。二十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迅速增加,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全部實現了機耕、機耙,小麥機收率達90%以上。六十年來,老區農業機械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已成為農業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糧棉油增產增收,開展多種經營,促進勤勞致富,活躍農村經濟,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積極調整農業結構,農、林、牧、漁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前,在高度集中統一的計畫經濟條件下,由於過分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忽視多種經營,甚至把多種經營視為“不務正業”,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因而造成農業產業結構嚴重失衡,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副產品過於單一,許多地方的農民長期被困守在土地上。
改革開放後,老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發展農業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衝破傳統農業思想束縛,積極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堅持因地制宜,在地區優勢上尋突破,探索出了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林牧漁綜合開發的新路子。1978年以來,封丘縣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對中低產田實行水、田、路、林、電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使全縣糧、棉、油穩定增長,促進了林、牧、漁各業的協調發展。1986年,全縣在集中力量大搞平原綠化的基礎上,基本實現了農田林網和農桐間作栽植任務,沙區(大部分在老區)營造農田防護林2.8萬畝,當年被國家林業部評為全國綠化先進縣。畜牧業生產保持較快發展,1990年,老區生豬存欄54893頭,出欄35445頭,比1977年存欄、出欄總數增加44158頭;羊存欄29083隻,出欄13087隻,比1977年的存欄、出欄增加6115隻;水產養殖面積5175畝,產量373噸。此後,農業產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立足本地資源,突出地方特色,進行大力調整,優質高效農業邁出堅實步伐。
2000年,優質小麥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64.4%,全縣金銀花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0萬畝,塑膠大棚1.6萬個,森林覆蓋率達15.6%,肉類總產3.45萬噸。2001年以來,在農業發展上更加注重名、優、特、新高效農業的發展,大力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逐步培育形成了趙崗、黃陵的家禽及豬的飼養,曹崗、陳橋的優質水稻種植,潘店、曹崗的小雜果生產,專業村有留光青堆樹莓、陳橋裴樓石榴、留光辛店獺兔、魯崗和寨紅薯等,以陳橋驛站、曹崗險工、青龍湖、石榴園、金銀花生產基地等為主,初步形成了集人文、自然、觀光農業融為一體的黃河生態旅遊經濟區,帶動了老區經濟的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方面,培育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響和規模的合作社,如留光鄉青堆樹莓專業合作社、留光鄉辛店無公害兔業合作社、魯崗鄉和寨紅薯專業合作社、魯崗鄉萇寨村紅薯苗合作社、趙崗鎮養豬合作社等。
2007年,老區農民合作組織已發展到21家,其中,辛店豫兔合作社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示範性合作組織,萇寨村紅薯苗合作社已將紅薯苗銷往新疆等省區,留光青堆樹莓合作社將產品銷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封丘老區已形成了以糧食加工、畜牧養殖、化工、起重、建材、鐵製品加工、金銀花深加工等優勢產業,呈現出農村經濟不斷繁榮,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
抓好勞務輸出,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大力實施培訓轉移工程、陽光工程和雨露計畫,積極搞好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努力提高務工人員擇業能力,提升勞務輸出層次,培育勞務輸出品牌。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加快農民就地轉移步伐。2007年,轉移老區農村勞動力8.1萬人次,培訓務工人員0.92萬人次。
工業
舊中國,封丘老區工業一片空白。1955年,農業合作化中,全縣開始辦起了麵粉、榨油、機械加工廠,封丘工業開始緩慢發展,到1978年全縣有全民工業企業11個,集體工業企業47個,人民公社工業企業8個,就業人數2165人,總產值2700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積極推行企業經濟責任制,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廠長負責制,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經濟效益明顯提高。1985年全縣全民工業企業19個,集體企業26個,鄉村工業企業155個,就業人數24132人,產值8014萬元。老區各鄉(鎮)企業此時也得到較快發展,1985年,黃陵鄉鄉、村、組聯合體、個體企業已發展到367個,從業人員1048人,總產值227.9萬元,鄉辦企業4個,從業人員134人,總產值27.3萬元。趙崗鄉鄉、村企業達到69個,從業人員1694人,總產值239.8萬元,其中鄉辦企業11個,有冶煉廠、拉鏈廠、預製廠、有色金屬製品廠、農機廠、製鞋廠等。魯崗鄉的預製廠、灰沙磚廠、糠醛廠已具有一定規模。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老區鄉鎮企業得到了“快節奏、高速度”發展,塊狀經濟、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逐步形成,起重、建材、化工、農產品加工等骨幹行業初具規模,而且不少產品已走出封丘,走出河南。魯崗鄉紅薯加工業蓬勃發展,2006年紅薯加工企業達3家,加工戶200餘戶,年產優質粉芡、粉條2萬餘噸,年產值達9000餘萬元。2007年,老區限額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3家,工業總產值81323.7萬元,占全縣限額以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4.2%,實現利潤12500萬元,占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的32.2%,實現利稅20160.9萬元,占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總利稅的42.7%,位於尹崗、黃陵的縣起重工業聚集區已入駐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9家,總投資3.4億元。其中黃陵鎮東升機械起重廠工業總產值達11251萬元,實現利潤2102萬元,實現利稅2474萬元,已形成了區域產業優勢。馮村鄉康泰爾麵粉廠工業總產值達2481萬元,實現利潤360萬元,實現利稅470萬元,產品已銷往省內外;趙崗鎮中州泵業公司工業總產值達1163.3萬元,實現利潤148.5萬元,實現利稅171萬元。
交通運輸
建國初期,封丘縣境內有新鄉至封丘、滑縣至封丘、縣城至黃陵、縣城至留光等線,全是土路,運輸全靠肩擔車拉,貨物周轉很困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全縣工農業建設步伐的加快,老區的公路建設日新月異。封尹公路,1978年縣城至郭產角段鋪為油路。1980年,郭產角至貫孟堤段全部鋪成渣油路面,路基寬9米,油路面寬6米。全線大小橋涵36座,載重標準為汽100噸、拖60噸,兩旁全部綠化。舊封曹公路1978年為防汛需要鋪為柏油路,路基寬8.5米,油路面寬6米。1990年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封丘被確定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之後,公路建設事業日新月異。2002年封丘開始實施“村村通油路”工程,2006年封丘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老區民眾的行路難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公路建設步伐的加快和運輸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公路運輸業迅速發展,國營、集體、個體一齊上,機動、畜力、人力並舉,運輸能力大大提高。1979年,全縣客貨汽車、拖拉機276部,年公路運輸量19.6萬噸,客運量為44.6萬人次。1985年,全縣各種機動車輛發展到1598輛,貨運量達40.7萬噸,為1949年0.6萬噸的67.8倍;客運量為75.5萬人次,為1949年0.81萬人次的93倍;客運周轉量為3461萬人公里,為1949年2.4萬人公里的1442倍。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到2007年老區各鄉鎮均有城鄉客運公交,並建成了巨堽、陳橋、曹崗、趙崗、留光等鄉級客運站,老區民眾的出行及貨物運輸極為便利。
郵電通訊
建國初期,封丘老區郵電業落後,郵電基礎設施簡陋,傳遞手段原始,郵件、包裹基本靠人背,工作效率很低。電信設備也很少,1950年,全縣只有一部20門電話交換機。60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需求和全省郵電事業的快速發展,老區的郵政基礎設施大為改善,鄉以上文字郵件的郵運全部實現了火車、汽車、飛機郵送,村以下郵件的郵運也實現了機車或腳踏車傳送投遞,郵運周期由過去15天左右縮短為5天左右。郵政網點建設,經過發展和完善,已形成了縣、鄉相通,鄉、村相連的合理布局郵政網路。2007年全縣有13個郵政支局,職工77人。
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需要,全縣把改善通訊條件作為最佳化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措施,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引進國內外先進通訊設備和技術,加速了通訊設備更新、改造步伐。1989年,封丘電報進入“256”全國自動轉報網,購置電子電傳機一部。1993年,封丘縣移動通信開始建設900兆蜂窩式模擬行動電話工程。1994年1月,建成基站一個,通信信道10個,當月開通(僅提供基本通話業務,被稱為第一代移動通信〈大哥大〉)。1995年,實施模擬通信三期擴容,增加容量10個信道,實現了全省聯網。1995年以後,封丘建成了以中同軸電纜、光纜、數字微波和程控交換為主體,輻射全縣各鄉鎮的長、市、農話為一體的,聯通區內、省內、國內和國際的現代化長途電話通信網。1998年,電信業務單獨經營,為適應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加快發展,改善服務,加強管理的整體思路,努力適應國內通信市場的變化,大搞通信設施建設,提高電信網路質量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通信能力。十年來,先後接入了 D網(DDN網及分組交換網)、G網(GSM)、GPRS網、C網(CDMA)等網路,實現了市話交換網、無線市話網、寬頻網、數字數據網、智慧型網、多媒體網等互聯互通,促進了全縣及老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999年,移動通信脫離電信,封丘縣移動通信公司成立。成立以來,進一步建設和完善通信網路,加快基站建設步伐,不斷提高行動電話通信質量。2007年,全縣手機用戶達到18萬戶,擁有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三大品牌,經營各類業務19種,通信網路覆蓋所有鄉村。
2001年,中國聯通封丘營業部成立,主要經營GSM130/131、CDMA133、無線尋呼、193長途電話、165國際網際網路等10多種業務。CDMA業務的開通,以其綠色環保(無輻射)、保密性強、不掉線、通信清晰等特點贏得了廣大用戶的歡迎,2007年,聯通用戶發展到5.8萬戶。
商業貿易
建國以來,積極貫徹“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有力地支持了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開放以來,糾正了商業領域“左”的傾向,分別對商業管理、批發體制和流通體制進行調整、改革,恢複合作商店及個體商業。國營商業各公司實行經理負責,供銷社(1975年元月恢復)恢復為集體所有制,改官辦為民辦。在“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和以“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實行指令性計畫與指導性計畫相結合,並逐步縮小指令性計畫的管理體制,擴大企業自主權,放寬市場管理,各種商品可專業經營也可綜合經營;可獨自經營,也可聯營;可批發或零售,也可二者兼營。國營小型零售商業和小型飲食服務網點則實行承包、租賃或轉讓經營。商業經營部門,實行多種經營方式,減少了商品流通環節,開闢了多條流通渠道。同時,物資供應由統一調撥、計畫供應,改為計畫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雙軌經營。國家、集體、聯營、個體一齊上,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方式、多條流通渠道的商品流通體制逐漸形成。全縣出現了城鎮鄉村、集體個人紛紛集資興辦各種形式的集體商業。城鎮居民和農村社員也紛紛擺攤設點,從事商品經營。以上措施的實施,擴大了商品流通,活躍了城鄉經濟,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1985年,全縣城鄉商業網點3254個,從業人員7146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714萬元,比1949年增長20倍,比1978年增長70.9%。這時,全縣人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人們吃、穿、住、用發生巨大變化,人均購買投向和消費結構也隨著變化更新。人們生活必需品如鹽、火柴、煙糖、食品、煤炭、布料、日用品、搪瓷製品、鋁製品、塑膠製品、鋼絲床、沙發床、沙發、藤椅、電光椅、住房建築材料等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農業生產資料需求量穩步增長。吃、穿、用各類商品轉向中、高檔,出現了挑名牌、選產地、講外觀的新趨勢。1988年,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改善經營機制,提高經濟效益,國有商業企業開始實行“包死基數、確保上繳、超收多留、欠繳自補”的承包經營責任制。1989年,在全縣屬於集體性質的供銷社系統也推行此種承包責任制,承包後經營效果較前有所提高。1990年以後,封丘縣以市場建設為突破口,努力搞好交通,進一步強化全縣人民商品意識,促進帶動了第三產業和加工業的蓬勃發展。
1993年開始在商業系統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對原有商業、糧食、物資和供銷系統的365個門店實行了“國有(或)集體民營”承包。經營方式為“自由結合、自由經營、自籌資金、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1994年底,全縣實行“國有(或集體)民營”門店334個。其中,商業49個,糧食49個,供銷社236個,占此類商業門店總數的91.5%。此後,這種經營方式在農業機械、物資等部門相繼實行。1995年,進一步完善了老區的趙崗鎮廢舊鋼鐵市場、趙崗鎮馬道熔爐市場、黃陵鎮糧油市場等。這些市場的建成活躍了流通,促進了城鄉經濟交流。2000年,除實行專賣和實行嚴管的捲菸、食鹽、石油、民爆產品和部分醫藥保持國營外,其餘商品門店均成為民營。2002年底,全縣有個體商業戶6920戶,從業人員12450人。其中批發零售、餐飲業5453戶,從業人員10515人,營業收入2100萬元;社會服務業322戶,營業收入395萬元。此後,全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強專業市場輻射力,繁榮城鄉集貿市場,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小商品、農副產品、蔬菜、建材、農資等農村專業市場,搞活流通,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成長。為方便民眾購物和消費,2005年以來,大力實施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2007年,老區已有130多個村莊建成了便民超縣,為老區民眾購物創造了一個良好環境。
文教衛生
建國六十年來,封丘老區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封丘縣李莊鄉清河集村是豫劇祥符調發源地,封丘縣的豫劇相當活躍。建國初期,清河集、蔡頂、高產角、沿林莊等村創辦科班,同時旱船秧歌等也十分興盛,每年春節期間,整個農村是鑼鼓喧天,一派歡樂氣象。“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區文化藝術發展處於停滯狀態,農村文化娛樂活動很少,尤其是傳統的民間文藝全部停演,代之而起的是宣傳隊、曲藝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老區文化藝術活動空前高漲,業餘劇團、個體放映隊、圖書室遍布城鄉。1985年,全縣共有放映隊76個,電影機16部(其中鄉隊22個,村隊29個,個體戶24個,知青隊1個)。全年共放映電影11937場,放映短片專場119場,觀眾達130多萬人次。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廣大民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級政府投入更多的資金髮展農村文化事業,老區越來越多的村莊建成了文化大院和村民活動廣場及圖書室,組建了文藝隊,如盤鼓、秧歌、旱船、高蹺等。民間藝術演出組織從1986年的10餘個發展到2007年的110多個,參加人員達4000餘人,藝術種類20餘種,小型、靈活多樣的民眾活動,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農民自己投資,自發組織,自排節目,自娛自樂,完全拋卻了商品價值規律,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這種自發的民眾文化活動,一方面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農民樸實的表演中,深深紮根於農民心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縣老區廣播電視事業取得突出成就。1986年,為了發展生產,提高全縣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本縣大辦農村廣播事業,發動民眾,集資109萬元,使84%以上的農戶安上了廣播,建成了連線千家萬戶的農村廣播網和調頻廣播電台。在繼續辦好廣播事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電視事業。當年,為使全縣人民儘快看到自辦電視,解決原有地埋線路因水災、鼠害造成時通時斷引起的信息不暢,建成了電視差轉台,轉播無線電視。2004年,在趙崗鎮進行發展農村有線電視試點,架設主桿線3公里,發展用戶200戶。2007年,除曹崗鄉外,老區其餘各鄉鎮均安裝了有線電視。
改革開放以來,文化體育事業也有較快發展。為了加快增強人民體質的步伐,進一步活躍城鄉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弘揚中華民族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的精神,在每年的五一、八一、十一、春節、元旦、元宵節等節日,組織有幹部職工、農民民眾、教師員工參加的長跑、拔河、藍球、桌球、象棋、舞獅等體育比賽,以及部分武術項目的比賽,老區各鄉鎮村積極組織隊伍參賽。各級各類學校都設有體育課,體育鍛練達標已做為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全面發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參加文藝活動鍛練身體的人也越來越多,老區練習秧歌舞、扇子舞、太極拳、太極劍的人越來越多。2000年以來,李莊鄉朱寨村舉辦了六屆農民運動會,來自開封、商丘、滑縣、長垣、衛輝、輝縣、獲嘉等10多個市縣的代表隊參加了比賽,不僅促進了民間體育事業的發展,還促進了老區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上級和社會的關懷支持下,經過六十年的建設,封丘老區的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全部實施了初等教育。1978年,全縣高中23所,學生6831人;國中195所,學生25407人;國小293所,學生82217人。此後,中國小教育經過調整,重視國小、國中教育和高中職業教育。1985年,全縣高中八所(老區四所),職業高中一所,有學生3862人,國中89所,學生23365人,國小453所,學生78647人。2000年以來,大力實施了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學校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2004年,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實施了國家免除貧困家庭學生教科書政策。2005年春季,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實施了國家免除課本費、雜費,補助國中住校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資助對象僅為貧困生,當年秋季,“兩免一補”資助對象擴大為義務教育階段父母為農民的中小學生,全縣共發放“兩免”資金1200萬元,資助學生114049人,“一補”資金25萬元,資助學生2500人。有效解決了老區貧困家庭學生入學難問題。
解放前,老區衛生事業基礎十分薄弱,廣大人民民眾嚴重缺醫少藥,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保證。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封丘縣逐步建立了一套醫療、預防、婦幼機構,形成了一個遍及城鄉、布局合理的醫療衛生網,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1979年,老區各鄉鎮都建立了鄉級衛生院,有床位200張,每個村都建有村衛生所。2003年,農村合作醫療在全縣實行,當年參保率達80.7%,2007年,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1%;食品、環境、學校、放射、勞動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在婦女婦科病普查中,對查出的病人全部進行了正規治療。經過多年積極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大幅度減少,一些過去曾嚴重威脅人民民眾健康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如天花、疥瘡等烈性病已經絕跡,產褥熱、小兒破傷風等基本消失,發病率逐年下降,縣、鄉、村三級防疫機構基本健全,防疫保健網路基本形成。多年來,封丘老區認真徹底執行國家計畫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處於國家控制標準。
人民生活
解放前封丘老區人民生活極端貧困。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封丘老區人民的收入和消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1978年,老區農民人均純收入47元,1990年達到541元,增長11.5倍。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生活消費品嚴重匱乏的局面得到扭轉,市場供應明顯改觀。商品供應的品種、數量、花色明顯增多,市場購銷兩旺,耐用消費品已進入老區尋常百姓家。1985年,全縣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寫字檯120張,沙發95對,縫紉機55架,手錶241隻,收音機100台,腳踏車115輛,黑白電視機46台,個別家庭有了電風扇、洗衣機等商品。二十多年來,老區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更先進的日用品逐步進入農民家庭。2007年底,全縣每百戶城鄉居民家庭擁有洗衣機73台,腳踏車123輛,電動車11輛,電冰櫃13台,空調7台,彩色電視機109台,固定電話機41部,行動電話71部,家用計算機1台。許多家庭還購置了家用轎車。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區人民的住房條件得到很大好轉,由1986年的人均16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8平方米,農村簡陋矮小的泥磚房和茅草屋已被整齊的磚瓦房和“小洋樓”取代。同時,衛生保健條件和公用設施建設也有較快發展,進一步改善了老區居民的生活環境。
精神文明
新中國成立後,封丘老區發揮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政治優勢,根據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從實際情況出發,努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老區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政治保證。
改革開放以來,封丘縣委、縣政府及老區各鄉鎮黨組織,在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指引下,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適應改革開放的新要求,在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實踐中積極探索兩個文明建設一齊抓的新路子。在文明村鎮、文明農戶建設中,搞好“五好家庭”、“好妯娌”、“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活動,進一步促進農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2002年,全縣農村湧現出162個文明村、500餘個“五好家庭”。2003年陳橋鎮被新鄉市政府評為信用鎮,全縣評出縣級文明村48個。2005年6月,開展文明衛生村創建,至年底,首批100個文明村全部達到了創建標準。堅持在農村黨員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發展農村經濟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免費發放《農村實用技術專題片》VCD光碟50餘張,舉辦各類講座報告6次,評選出60個科技致富先進典型村,60個黨員示範戶,以點帶面,推動活動向縱深發展。深化村容村貌、村風民風、村規民約創建工作,開展文明農戶、好媳婦、好婆婆、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共評出文明農戶12350戶、好媳婦5325人、好婆婆4324人、五好家庭6312個。當年,魯崗鄉被新鄉市委、市政府命為市級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