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潭村

寶潭村

元宵節 農曆的正月十五日為元宵,我們又稱上元即新的一年第一的月圓之夜的意思,因為是春節的做後一個節日所以這一天通常稱為元宵節。在這一天我們村的家家戶戶都要點燈,而且在晚上要攜燈週遊整個村莊,參加迎燈的有男丁老少由我村供奉的神明“通遠尊王”坐轎作先鋒游這個鄉里,場面非常壯觀,“通遠尊王”週遊到家居門前人們都要放鞭炮或點菸花以示歡迎並祈求能夠丁財兩旺、平安順利、每願從心等。這一夜村民要設醮備辦各種野外珍品、海鮮、水果、米粿等各種佳肴來供奉“通遠尊王”祈求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生意興隆、工作順利、詩書聰明、科甲連登、金榜題名、五穀豐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寶潭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西坪鎮
  • 電話區號:0595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西坪鎮
  • 人口:2056人
概況,村落與村民,歷史人文,自然和建築景觀,物產經濟,地圖信息,

概況

寶潭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西坪鎮,歷史上為安溪縣積德鄉崇信里蔣殊鄉員潭鄉,在鎮政府駐地西南8公里的丘陵地,海拔713米,村東有牛磜湖、內山祈、根竹侖山,南有水辦侖、新路尾、上培格山,西有虎壠磜、觀音山,北有狗母吃奶、虎咬林山等。原名圓潭,明弘治元年,顏氏由蘆田徙居此地,1979年前南與大壠格村、西與寶山村六斗尾、北與內社村合併為一行政村(時稱大隊)。1979年11月拆為三個行政村,1981年9月因與本縣參內鄉圓潭村同名,故改為寶潭村,分三個自然角落:大圳頭、中社、西山,村委會設在中社,村內皆姓顏。

村落與村民

全村有三個自然角落,13個生產小組,南大圳頭角落有2個生產小組,北西山角落有2個生產小組,其餘9個生產小組都集中在中社,總人口2056人,全部是顏氏一姓。

歷史人文

顏氏由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黃帝軒氏至復聖公顏氏子淵徒學孔門七十二賢士中,顏氏得八士,百世流芳,傳至淚公徙山東入閩,有子三:仁郁、仁賢、仁貴,卜聚永春、德化,子孫繁衍,散居異地。
寶潭顏氏由永春仁貴公後裔傳至戶部尚書顏榮公,聚於還一里紫泥鄉(今藍田鄉烏土村),榮公十六世至正輝移居蘆田,逮曾孫元享號南峰於明代弘曆元年開基員潭成為員潭顏氏開基始祖。

自然和建築景觀

寶潭有一條從南大壠格流西高山村、北內社村流入該村的小溪,名曰下深溪,在村中央形成一堀方圓約三丈深二丈多的大潭,古曰圓潭而成村名。
再沿小溪二千多米處,是寶潭的水尾磜,兩邊危崖峭壁,水流直瀉,雲霧升天,有飛流瀑布之景觀。
古庵,史建無稽,相傳近千年歷史,建於員潭中社水尾,建築面積80多平方米,1980年後修建。原有建築物庵內有大鐘、石碑、木扁、石獅、石座,刻有員潭十姓捐資名錄。顏氏是最後一姓參與捐建。庵內有八大祖師供人們四季祀奉,四破時期全毀盡,1980年後簡陋修復。
金斗寨,地形屬將軍坐馬跑,馬頭山內建關帝廟,四方危崖絕壁,獨有從東一條小路可入口,史建於明末清初,是顏氏眾家族獨建一座廟宇,廟內供奉關帝、關平、周倉供村民春秋祀奉。

物產經濟

寶潭村主要經濟以茶為主,茶農結合,村民世代從事茶葉生產、加工、銷售,茶樹品種豐富,優良品種有鐵觀音、本山、黃棪、烏龍、梅占、毛蟹,味香、色鮮、水醇,經茶農的傳統技術制炒,本山是烏龍茶中的特優產品,也是寶潭名茶發展最有潛力的茶樹品種。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寶潭村村委會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