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額短額鮃

寬額短額鮃,Engyprosopon latifrons (Regan, 1908),鰈亞目鮃科短額鮃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寬額短額鮃
  • 拉丁學名:Engyprosopon latifrons (Regan, 190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鰈形目
  • 亞目:鰈亞目
  • :鮃科
  • :短額鮃屬
  • :寬額短額鮃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背鰭83—88;臀鰭63—69;胸鰭11—12;腹鰭6;尾鰭17。側線鱗41—44;鰓耙9;椎骨9—10+25—26個。
標準體長為體高1.6—1.9倍,為頭長3.3—3.6倍。頭長為吻長4.3—5倍,為眼徑3.1—4倍,為眼間隔寬2.8—3.2倍,為上頜長2.7—2.8倍,為有眼側最長胸鰭條1.7—2倍,為最長腹鰭條1.7—1.8倍,為尾柄高2.4—2.7倍。
體卵形,側扁。吻短於眼徑,有吻棘。下眼位較前,上眼前緣位下眼中央或後1/3的上方。兩眼之間凹形,其寬大於眼徑,無眼棘。上頜伸過下眼前緣。鰓耙細尖。
鱗卵形,很大,標準體長為鱗長16.6—18.7倍,鱗長為鱗寬0.9—1.1倍;有眼側鱗櫛刺很弱,鱗長為毛狀刺長31.5—35倍,鱗外露部分後緣一行刺36—39個。無眼側被圓鱗;鱗前部輻狀紋50—70條,側紋40—65條。
顱骨較短,三角形,標準體長為其長5.9—6.1倍;顱骨長為其顱骨高2倍,為眼窩直徑1.9倍;前額骨較腦匣高。第一脈弓(腎脈弓)出現於第5或6椎骨;第1脈棘出現於第11椎骨,較其後的脈棘寬。橫突及其側突(腎脈突)發達。第一間脈棘較其後間脈棘寬大,下端弱且突出於臀鰭前方。腰帶骨位匙骨前方。後匙骨每側一個。顱骨背側有擔鰭骨12個。
有眼側體淡褐色或暗褐色,同背、臀鰭均有淡黑斑。尾鰭中部有白色橫帶狀斑。有眼側胸鰭末端淡黑色。

生活習性

為熱帶淺海小型底層魚。大魚體長可達93毫米,可達水深36.6—91米海區(依Norman,1934)。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海南中沙群島
國外分布:
西達印度洋塞席爾群島及馬爾地夫群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