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中心與刑事訴訟

審判中心與刑事訴訟

《審判中心與刑事訴訟》是2016年5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判中心與刑事訴訟
  • 作者:胡銘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38556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針對目前法律規定和司法實務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旨在提出一套針對性強、論證詳實、體系縝密的解釋性理論和完善意見。

作者簡介

胡銘,男,浙江樂清人,法學博士(博士後),現任國家“2011計畫”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入選中組部“萬人計畫”(拔尖)、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曾任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慕尼黑大學、台灣大學訪問學者。兼任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出版《超yue法律現實主義》《刑事司法民主論》《錯案是如何發生的》等九部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核心心期刊,以及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等國際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餘篇;曾獲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第三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一等獎、第四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榮譽。

圖書目錄

序 言 1
第一章 以審判為中心實現看得見的公正司法 1
一、以審判為中心的內涵與定位 3
二、作為一種刑事訴訟構造的以審判為中心 5
三、我國刑事訴訟構造的現狀:基於典型個案的分析 6
四、以審判為中心實現看得見的公正司法之基本路徑 15
五、小結 22
第二章 司法公正評估體系的建構與套用 23
一、司法公正評價:著眼司法體制改革的原點 25
二、司法公正評估體系:司法公正評價的方式 30
三、司法公正評估體系的建構 36
四、司法公正評估體系套用之展望 42
五、小結 44
第三章 司法透明指數的理論、局限與完善 47
一、提出問題 49
二、司法透明指數的正當性基礎 51
三、司法透明指數之實踐局限性 56
四、司法透明指數之最佳化設計與套用 64
五、小結 71
第四章 對抗式訴訟與刑事庭審實質化 73
一、法教義學層面的刑事庭審構造 75
二、網路庭審實錄所透視出的刑事審判構造 83
三、缺乏庭審實質化的中國式對抗制刑事訴訟 88
四、對抗制與刑事庭審實質化的未來走向 91
五、小結 93
第五章 法律援助的中國模式及其改革 95
一、法律援助中國模式的實證分析 99
二、法律援助中國模式的缺陷分析 107
三、法律援助多元協同治理模式的構建 114
四、小結 125
第六章 專家輔助人:模糊身份與短缺證據 127
一、導言 129
二、專家輔助人的模糊身份 130
三、專家輔助人意見是一種證據嗎 135
四、關於專家輔助人的程式規範 139
五、小結:模糊身份與短缺證據之間 142
第七章 程式法視域中的爭議性死刑案件 145
一、導言:吳英案引發的思考 147
二、從實體上很難否定吳英案的判決 148
三、死刑案件量刑程式中的民眾參與 151
四、能在量刑中適用“疑罪從輕”嗎 157
五、透過吳英案審視死刑覆核程式 163
六、小結 168
第八章 認罪協商程式:模式、問題與底線 171
一、認罪協商:共識與爭議 173
二、我國刑事司法實踐中認罪協商的四種模式 177
三、中國式認罪協商程式面臨的難題 182
四、認罪協商程式中的底線正義及其體現 186
五、未來之展望 189
第九章 刑事訴訟中法律監督三例 191
一、強制性偵查措施的法律監督 193
二、作為一種法律監督措施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204
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法律監督 213
第十章 技術偵查中的模糊授權及其規制 225
一、提出問題 227
二、技術偵查適用對象的模糊性 228
三、什麼是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 233
四、技術偵查應如何執行 238
五、小結:在模糊授權與嚴格規制之間 241
第十一章 刑事案件中的電子取證:規則、實踐及其完善 245
一、我國電子取證的規範基礎 248
二、關於電子取證的實證分析 252
三、電子取證中的現實問題:規避與替代 258
四、完善我國電子取證制度的路徑 265
第十二章 錯案追究制的法理思考與制度構建 269
一、提出問題 271
二、重新審視錯案的概念 272
三、作為一種不可避免的司法現象的錯案 274
四、完善錯案追究制的兩步走戰略 280
第十三章 公共選擇理論與極端社會矛盾的化解 285
一、提出問題 287
二、公共選擇理論的引入:以奧斯特羅姆的研究為例 290
三、理性選擇與社會矛盾解決 292
四、自主治理與社會矛盾解決 296
五、多中心治理與社會矛盾解決 300
六、小結 303
第十四章 民眾參與、問題解決型司法與裁判可接受性 311
一、民眾參與刑事司法的心理學分析 313
二、民眾參與在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以台灣地區的實踐為例 322
三、問題解決型司法:以美國的實踐為例 332
四、裁判可接受性:刑事司法公正的立基點 340
第十五章 審判中心與被害人權利保障中的利益衡量 355
一、提出問題 357
二、被害人權利保障中的利益結構 358
三、利益衡量的基礎:被害人的雙重訴訟地位 365
四、利益衡量的原則與相關利益的取捨 371
五、小結 381
第十六章 大數據、信息社會與刑事司法變革 383
一、數據科學改變刑事偵查的邏輯 385
二、監控技術對私人空間的深度入侵 388
三、重視證據證明力的傳統在資訊時代的改良 391
四、強制措施與刑事司法寬容性的增強 394
五、信息不對稱效應與刑事司法溝通化變革 396
六、小結 400
總結 初步的結論和未來研究的展望 403
一、“審判中心主義”的理解與解讀 405
二、本研究中發現的問題 409
三、以審判為中心完善我國訴訟制度的改革建議 416
四、未來研究的方向 428
參考文獻 4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