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粳9號,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國審稻2009040,選育單位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粳9號
-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9040
- 選育單位: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 品種來源:越光/鎮稻99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寧種審8806,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黃淮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5.6天,比對照豫粳6號晚熟2.6天。株高99.1厘米,穗長16.6厘米,每畝有效穗數21.1萬,每穗總粒數144.5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5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6,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主要米質指標:整精米率67.7%,堊白米率33%,堊白度4%,直鏈澱粉含量16.7%,膠稠度83 毫米。
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黃淮粳稻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1.4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3.3%(極顯著);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601.2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10.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6.3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6.8%,增產點比例75%。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9.4千克,比對照9優418增產0.9%。
栽培技術要點
1.育秧: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種,播前用藥劑浸種預防惡苗病和乾尖線蟲病等種傳病害;濕潤育秧淨秧板播量20千克/畝左右,旱育秧淨秧板播量30-40千克/畝,大田用種量3-4千克/畝。
2.移栽:秧齡30天左右移栽,栽插密度1.8-2萬穴/畝左右,基本苗6-7萬/畝。
3.肥水管理:一般施純氮14.6-18千克/畝,基肥與穗肥之比以6∶4為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宜促保兼顧。水漿管理上,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淺水分櫱、深水抽穗揚花、後期乾濕交替,忌斷水過早。
4.病蟲防治: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飛虱、稻薊馬,中、後期根據當地病蟲測報綜合防治紋枯病、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較優,中抗稻瘟病。適宜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寧種審8806
品種來源:系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水稻室於1978年用78-442×78-127組合的雜交後代材料,經多年選育,於1983年育成。
特徵特性:苗期葉色淡綠,中後期轉綠。單體葉片數16片,葉片較寬,劍葉直立。莖株粗壯,株形緊湊,株高85-90厘米。穗頸和穗軸較粗壯,成熟時穗呈直立或半彎狀。穗大粒多,著粒較密,平均每穗結實80粒左右,空秕率在20%左右。籽粒闊卵形,穎殼桿黃色,穎尖黃色無芒,千粒重26克左右。稻穀糙米率為83.7%,精米率69%,整精米率63.5%。堊白米率8.0%,米粒半透明。糙米蛋白質含量6.74%。蒸煮品質測定,屬低糊化溫度、米膠長78mm。直鏈澱粉含量中上,米質較優。
粳稻、晚熟,全生育期150天。抽穗期在7月30日前後。苗期耐寒性稍差,對強度反應敏感,中期生長旺盛,分櫱力中等。中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耐肥、抗倒。9月25日前後成熱。
栽培要點:l、育苗:4月15-20日播種,播前需用402藥劑浸種並進行催芽秧田播量200-250公斤/畝,坑式和平矽育苗均可。秧齡25天左右,秧田本田比例1:25,本田每畝用種量8-10公斤。如採用開閉式苗床,稀播培育壯秧,每畝本田用種量可降至5公斤左右。2、插秧:5月15日左右插秧,一般肥力田的密度,可採用行穴距7×3寸,每穴6-8苗,高肥田採用行穴8×3寸為宜。3、施肥:秧床每平方米基施磷二銨30-50克,尿素20克,床上和肥料應摻均勻。本田每畝基施磷二銨10公斤,碳銨25斤。追肥:插秧後10天左右追返青肥,畝施尿素7公斤,6月5日前後追分櫱肥7-8公斤,7月10日追穗肥畝施尿素3-5公斤,注意撒施均勻。每畝總氮量可在15公斤左右。4、防倒、防病:苗期應淺灌,7月中、下旬適當加深田間水層,抽穗後仍應淺灌,在分櫱末期和齊穗期應分別撒水晾田3-4天,然後再灌水層,可起到防止倒伏的作用。在生長過旺的田裡,應注意噴藥防病,尤其在抽穗初期應注意對穗頸瘟的防治。
適度地區及產量水平:在1986-1988年全區水稻晚熟組區域試驗中,產量均為第一位,三年平均畝產766.56公斤,比對照秋光增產9.02%。1987一1988年生產示範中,寧粳9號畝產在690.0-825.0公斤,比粳7號增產10.7-27.7%。1988年大面積生產216畝,平均畝產754.8公斤。適宜寧夏灌區各市、縣進行插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