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

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

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是寧夏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22年7月1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寧夏大學
  • 本科專業:1個
  • 院慶日:2022年7月1日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合作交流,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成立於2020年12月,是由校黨委統籌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生態學學科師資、實驗室和所有學術資源,整合環境工程研究院和資源環境學院環境科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師資、專業、實驗室和學生共同組建成立。形成生態環境學院、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學院設有環境科學1個本科專業,2001年正式面向全國招生,已經建設20餘年;2005年生態學獲二級碩士學位授權,2011年生態學獲一級學科碩士點學位授予權。
2022年7月1日,寧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授牌成立。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21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59人(含勞務派遣2人),其中專任教師53人(正高16人,副高20人,中級17人),高級職稱人員占全院專任教師總數的68%。有博士學位者47人,占全院專任教師總數的89%。研究生導師共4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兼職博導4人)。學院教職工中共黨員40人,九三學社4人,民革黨派1人,民盟黨派1人,民主建國會黨派1人,農工黨派3人,無黨派人士1人,民眾8人。教師隊伍中有“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6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計畫3人、霍英東基金獲得者1人、賀蘭山學者1人、自治區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4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趙文智(外聘)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李國旗、肖國舉
寧夏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13”)計畫:宋乃平
寧夏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鐘艷霞、杜靈通、劉任濤、倪細爐、安慧、王幼奇
寧夏青年托舉人才計畫:陳林、齊拓野、王興、孟晨
賀蘭山學者:李新榮(講席學者)、劉任濤(青年學者)
教育部霍英東基金獲得者:劉任濤
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項目入選者:劉任濤、杜靈通、黃菊瑩、齊拓野

學科建設

據2021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個。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生態學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生態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1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個,院士工作站1個,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1個。

科研成果

據2021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2016年以來,承擔科研項目(課題)187項,到賬經費6776萬元。其中國家重點研發項目568萬元;部委級項目831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86萬元;寧夏重點研發項目2790萬元;橫向科研課題1400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2部,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43項,制定行業/地方標準7項,編制各級各類生態經濟規劃與政策建議13項。寧夏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優秀科技論文獎29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2項。

合作交流

據2021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簽訂合作協定,引進長江學者講席教授Marcelo Sternberg;與雲南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實習實踐穩定的合作關係;於2021年8月29日,與上海交通大學教師發展中心簽署協定,完成了ISW(教學技巧)培訓班對青年教師的培訓。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楊振東
院長、黨委副書記
鐘艷霞
黨委副書記
郭振才、虎建華
副院長
杜靈通、王幼奇、劉任濤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