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石炭紀晚期有翅昆蟲的輻射演化》是依託首都師範大學,由任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中衛石炭紀晚期有翅昆蟲的輻射演化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任東
- 依託單位:首都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對寧夏中衛市下河沿地區上石炭統地層中較為豐富的早期有翅昆蟲化石展開經典分類、形態學、生物學、系統發育學、生物地理學等研究。揭示我國晚石炭世昆蟲化石群落面貌特徵,查明優勢種、特有種及特定生境指示種。重點解決幾個代表性類群(古翅類:蜻蜓目;多新翅類:古直翅總目、蛩蠊目、網翅目、積翅目)的物種鑑定、系統發育關係及關鍵特徵的分化等問題。對重要類群進行功能形態分析,查明其生物學特性並探索其演化歷程。為有翅昆蟲的起源、演化、擴散乃至昆蟲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最基礎的數據;為地層劃分、對比和地質時代的確定提供可靠的地史材料和根據。
結題摘要
對寧夏中衛下河沿地區的晚石炭世地層進行系統的昆蟲化石採集,採獲各類昆蟲化石6000餘件。對古網翅目、蜻蜓目、巨翅目、蛩蠊目、積翅目及蜚蠊目等的形態特徵和種內變異作了詳盡的比較研究。發表昆蟲新屬17個,新種19個。對Sinonamuropteris ningxiaensis、Shenzhousia qilianshanensis、 Oligotypus huangheensis、 Tupus orientalis、 Erasipterella jinni、 Qilianiblatta namurensis的形態特徵和種內變異進行了修訂,討論了Protomiamia yangi的性雙型和變異問題,對巨翅目的Aykhalidae的古地理分布進行了總結。首次報導了石炭紀地層中Xixia huban昆蟲的色斑結構。利用電子顯微鏡對Brodioptera sinensis的觸角和翅脈的超微結構和感覺器官進行了分析,證實在石炭紀地層中有翅昆蟲中已發育了感覺器官。在寧夏中衛石炭紀地層中的古直翅目昆蟲化石(Miamia maimai)的後胸上發現了體長0.8mm的蟎蟲,在甲蟎亞目混居甲蟎總股(Mixonomata)下建立了一個新科(Carbolohmanniidae),將甲蟎類的起源向前推進了2.5億年。證明了該蟎蟲和直翅目昆蟲(Miamia maimai)是攜帶傳播的關係。為有翅昆蟲的起源、演化、擴散研究提供最基礎的數據;為地層劃分、對比和地質時代的確定提供可靠的地史材料和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