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可靠性工程(《實用可靠性工程》是2020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實用可靠性工程(《實用可靠性工程》是2020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實用可靠性工程》是2020年1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派屈克 D.T.奧康納(Patrick D.T. O'Connor)、[美]安德烈。本書包括可靠性工程簡介,可靠性中的數學,壽命數據分析和機率繪圖,蒙特卡洛仿真,載荷-強度干涉,可靠性預測與建模,可靠性設計,機械零件和系統的可靠性,電子系統的可靠性,軟體可靠性,試驗設計和方差分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實用可靠性工程
  • 作者:[英]派屈克 D.T.奧康納(Patrick D.T. O'Connor)、[美]安德烈
  •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6448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符合美國質量協會(ASQ)認證可靠性工程師課程的要求,包括可靠性工程簡介,可靠性中的數學,壽命數據分析和機率繪圖,蒙特卡洛仿真,載荷-強度干涉,可靠性預測與建模,可靠性設計,機械零件和系統的可靠性,電子系統的可靠性,軟體可靠性,試驗設計和方差分析,可靠性試驗,可靠性數據分析,可靠性演示與增長,製造過程中的可靠性,可維護性、維護和可用性,可靠性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確保了與所有質量保證和可靠性課程的持續相關性。適合大專院校學生和從事可靠性工程產品及系統的設計、開發、製造和維護等的專業人士閱讀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可靠性工程簡介1
1.1什麼是可靠性工程1
1.2為什麼要講授可靠性工程2
1.3為什麼產品會失效4
1.4可靠性中的機率7
1.5可修復和不可修復產品8
1.6不可修復產品的失效模式9
1.7可修復產品的失效模式10
1.8可靠性工程的發展10
1.9課程、會議和文獻12
1.10可靠性工作的機構13
1.11作為效能參數的可靠性13
1.12可靠性工作的各項活動14
1.13可靠性經濟效益和管理15
習題19
參考文獻20
期刊文獻20
第2章可靠性中的數學21
2.1引言 21
2.2變異21
2.3機率的概念23
2.4機率的定律25
2.5連續變數29
2.5.1集中趨勢的度量31
2.5.2分布的散度31
2.5.3累積分布函式32
2.5.4可靠性函式和風險函式32
2.5.5使用Microsoft Excel函式計算
可靠性33
2.6連續分布的函式33
2.6.1正態(高斯)分布33
2.6.2對數常態分配35
2.6.3指數分布35
2.6.4伽馬分布36
2.6.5χ2分布37
2.6.6威布爾分布37
2.6.7極值分布38
2.7連續統計分布的總結40
2.8工程中的變異43
2.8.1變異服從常態分配嗎43
2.8.2影響與原因46
2.8.3尾部47
2.9小結47
2.10離散變數48
2.10.1二項分布48
2.10.2泊松分布49
2.11統計置信度51
2.12統計假設檢驗53
2.12.1均值差異的檢驗
(z檢驗)53
2.12.2在二項試驗中套用
z檢驗55
2.12.3顯著性的χ2檢驗56
2.12.4方差間差異的檢驗,
方差比檢驗(F檢驗)56
2.13非參數推斷方法57
2.14擬合優度59
2.14.1χ2擬合優度檢驗59
2.14.2柯爾莫哥洛夫-
斯米爾諾夫檢驗60
2.15事件序列(點過程)61
2.15.1趨勢分析(時間序列分析)62
2.15.2疊加過程64
2.16統計計算機軟體64
2.17實踐總結65
習題66
參考文獻69
入門性資料69
更深入的讀物69
目錄●●●●●●●●●●實用可靠性工程第3章壽命數據分析和機率繪圖70
3.1引言70
3.1.1一般的壽命數據分析和
機率繪圖70
3.1.2統計數據分析方法70
3.2壽命數據的分類73
3.2.1完整數據73
3.2.2刪失數據73
3.2.3右刪失(中止)74
3.2.4區間刪失74
3.2.5左刪失74
3.3數據的秩75
3.3.1秩的概念75
3.3.2平均秩76
3.3.3中位秩76
3.3.4中位秩的累積二項法76
3.3.5中位秩的代數近似77
3.3.6對刪失數據求秩77
3.4威布爾分布78
3.4.1雙參數威布爾分布78
3.4.2威布爾參數估計和
機率繪圖78
3.4.3三參數威布爾分布82
3.4.4β參數與失效率和
浴盆曲線的關係84
3.4.5BX壽命85
3.5用軟體進行數據分析和
機率繪圖85
3.5.1X軸秩回歸85
3.5.2似然法87
3.5.3選用秩回歸法和
似然法的建議88
3.6壽命數據分析的置信界限89
3.6.1威布爾數據的置信區間90
3.6.2單個參數的界限91
3.6.3計算置信界限的
其他方法94
3.7選擇分布並評估結果95
3.7.1分布擬合的優度96
3.7.2混合分布97
3.7.3在工程中求出
分布的方法99
3.8小結102
習題103
參考文獻107
第4章蒙特卡洛仿真108
4.1引言108
4.2蒙特卡洛仿真的基礎108
4.3其他統計分布109
4.3.1均勻分布109
4.3.2三角形分布109
4.4對統計分布進行採樣110
4.4.1用Excel生成隨機變數110
4.4.2仿真運行次數和結果的
準確度111
4.5進行蒙特卡洛仿真的
基本步驟112
4.6蒙特卡洛方法總結117
習題117
參考文獻118
第5章載荷-強度干涉119
5.1引言119
5.2載荷與強度的分布119
5.3載荷-強度干涉分析122
5.3.1常態分配的強度與載荷122
5.3.2載荷與強度服從其他
分布的情況123
5.4安全裕度與載荷粗糙度對可靠性的
影響(施加多個載荷)123
5.5一些實際因素的考量130
習題131
參考文獻132
第6章可靠性預測與建模133
6.1引言133
6.2可靠性預測的基本限制134
6.3根據標準進行可靠性預測135
6.3.1MIL-HDBK-217136
6.3.2Telcordia SR-332
(原Bellcore)137
6.3.3IEC 62380
(原RDF 2000)138
6.3.4NSWC-06/LE10138
6.3.5PRISM和217Plus138
6.3.6中國299B
(GJB/Z 299B)139
6.3.7其他標準139
6.3.8IEEE 1413標準140
6.3.9可靠性預測的
軟體工具140
6.4可靠性預測的其他方法141
6.4.1基於返修的方法141
6.4.2現場數據和可靠性預測
標準結合141
6.4.3失效物理141
6.4.4可靠性預測的
“自頂向下法”142
6.5實際因素的考量142
6.6系統可靠性模型143
6.6.1基本的串聯可靠性模型143
6.6.2工作冗餘144
6.6.3表決系統冗餘145
6.6.4備用冗餘145
6.6.5進一步的冗餘分析146
6.7可修復系統的可用性146
6.8模組化設計150
6.9框圖分析151
6.9.1割集與合集152
6.9.2共模失效153
6.9.3啟動事件154
6.9.4實踐方面的問題154
6.10故障樹分析(FTA)155
6.11狀態空間分析
(馬爾可夫分析)158
6.11.1複雜系統160
6.11.2連續馬爾可夫過程162
6.11.3馬爾可夫分析的局限、
優點和套用162
6.12Petri 網163
6.12.1故障樹和Petri網
之間的轉換164
6.12.2小割集法165
6.12.3標誌轉換165
6.13可靠性分配167
6.14小結167
習題168
參考文獻173
第7章可靠性設計175
7.1引言175
7.2可靠性設計過程176
7.3識別177
7.3.1對標178
7.3.2環境178
7.3.3環境分布178
7.3.4質量功能展開(QFD)179
7.3.5項目風險分析181
7.4設計181
7.4.1計算機輔助工程(CAE)182
7.4.2失效模式、影響與危害性分
析(FMECA)182
7.4.3FMECA的步驟183
7.4.4FMECA的套用185
7.4.5FMECA軟體工具186
7.4.6用FMECA進行可靠性預測187
7.4.7載荷-強度分析187
7.4.8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
(HAZOPS)188
7.4.9零部件、材料和過程
(PMP)的評估189
7.4.10非材料失效模式189
7.4.11關鍵項目清單190
7.4.12載荷防護190
7.4.13針對強度降低的防護191
7.4.14設計評估的管理191
7.4.15基於失效模式的設計評估
(DRBFM)193
7.4.16人因可靠性193
7.5分析194
7.6驗證195
7.6.1退化分析195
7.6.2配置控制195
7.7確認195
7.8控制196
7.8.1工藝設計分析196
7.8.2變異196
7.8.3工藝FMECA198
7.8.4Poka Yoke防錯198
7.8.5測試性分析198
7.8.6試驗輸出分析198
7.8.7維修性分析198
7.9評估一個組織的DfR能力199
7.10總結199
習題200
參考文獻201
第8章機械零件和系統的
可靠性2028.1引言202
8.2機械應力、強度和斷裂202
8.3疲勞205
8.3.1抗疲勞設計210
8.3.2易疲勞零件的維護211
8.4蠕變211
8.5磨損211
8.5.1磨損的機理211
8.5.2減小磨損的方法212
8.5.3受到磨損的系統的維護212
8.6腐蝕213
8.7振動和衝擊214
8.8溫度影響215
8.9材料217
8.9.1金屬合金217
8.9.2塑膠、橡膠217
8.9.3陶瓷217
8.9.4複合材料、黏合劑217
8.10零件218
8.11製造工藝218
8.11.1緊固件218
8.11.2黏合劑219
8.11.3熔焊和釺焊219
8.11.4密封件219
習題220
參考文獻221
第9章電子系統的可靠性222
9.1引言222
9.2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223
9.3元器件類型和失效機理227
9.3.1積體電路(IC)227
9.3.2其他電子元器件236
9.3.3釺焊239
9.4元器件失效模式總結241
9.5電路和系統方面的影響 242
9.5.1失真和抖動242
9.5.2定時242
9.5.3電磁干擾和兼容243
9.5.4間歇失效243
9.5.5其他失效原因244
9.6電子系統設計中的可靠性244
9.6.1簡介244
9.6.2瞬變電壓防護245
9.6.3熱設計246
9.6.4應力降額247
9.6.5零件升額249
9.6.6電磁干擾和電磁兼容
(EMI/EMC)250
9.6.7冗餘251
9.6.8設計簡化251
9.6.9潛在電路分析251
9.7參數變異和公差253
9.7.1簡介253
9.7.2公差設計254
9.7.3分析方法255
9.8面向生產、測試和維護的設計257
習題258
參考文獻259
第10章軟體可靠性261
10.1引言261
10.2工程系統中的軟體263
10.3軟體錯誤264
10.3.1規範錯誤264
10.3.2軟體系統設計265
10.3.3軟體代碼生成266
10.4預防錯誤266
10.5軟體結構與模組化267
10.5.1結構267
10.5.2模組化267
10.5.3結構化和模組化程式設計
的要求268
10.5.4軟體重用268
10.6編程風格268
10.7容錯269
10.8冗餘/分集269
10.9程式語言270
10.10數據可靠性271
10.11軟體檢查272
10.11.1FMECA272
10.11.2軟體潛在分析272
10.12軟體測試273
10.13錯誤報告276
10.14軟體可靠性預測和度量277
10.14.1簡介277
10.14.2泊松模型(時間相關)277
10.14.3Musa模型278
10.14.4Jelinski-Moranda和Schick-
Wolverton 模型279
10.14.5Littlewood 模型279
10.14.6點過程分析280
10.15硬體/軟體接口280
10.16小結281
習題283
參考文獻283
第11章試驗設計和方差分析284
11.1引言284
11.2統計試驗設計和方差分析284
11.2.1單變數分析285
11.2.2多變數分析
(析因試驗)287
11.2.3非常態分配的變數291
11.2.4二級析因試驗291
11.2.5部分析因試驗293
11.3數據隨機化296
11.4對結果的工程解釋297
11.5Taguchi(田口)方法297
11.6小結301
習題302
參考文獻305
第12章可靠性試驗306
12.1引言306
12.2可靠性試驗的計畫 307
12.2.1使用設計分析數據307
12.2.2考慮變異性308
12.2.3耐久性308
12.3試驗環境309
12.3.1振動試驗311
12.3.2溫度試驗312
12.3.3電磁兼容性(EMC)
試驗312
12.3.4其他環境試驗313
12.3.5用戶模擬試驗313
12.4可靠性和耐久性
試驗:加速試驗313
12.4.1試驗開發313
12.4.2加速試驗318
12.4.3高加速壽命試驗
(HALT)319
12.4.4加速試驗的試驗方法321
12.4.5高加速壽命試驗(HALT)
和生產試驗321
12.4.6試驗設計(DOE)還是高加
速壽命試驗(HALT)?322
12.5試驗規劃322
12.6失效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系統
(FRACAS)323
12.6.1失效報告323
12.6.2糾正措施的有效性324
習題325
參考文獻326
第13章可靠性數據分析327
13.1引言327
13.2Pareto 分析327
13.3加速試驗數據的分析328
13.4加速因子329
13.5加速模型330
13.5.1溫度和濕度加速模型330
13.5.2電壓與電流加速模型333
13.5.3振動加速模型333
13.6試驗與實際工況的對應335
13.7加速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336
13.8可修復系統的可靠性分析338
13.8.1可修復系統的失效率338
13.8.2多插座系統340
13.9累積和(CUSUM)圖表344
13.10數據外推分析及比例
風險模型346
13.11現場數據與保修數據
分析348
13.11.1對現場和保修數據的
考慮348
13.11.2保修數據格式348
13.11.3保修數據分析350
習題351
參考文獻355
第14章可靠性演示與增長357
14.1引言357
14.2可靠性指標357
14.3通過性試驗(test tosuccess)358
14.3.1二項分布法358
14.3.2通過性試驗中出現失效359
14.4破壞性試驗359
14.5壽命試驗的延長360
14.5.1參數化二項法360
14.5.2參數化二項模型的
局限性361
14.6連續試驗361
14.7退化分析362
14.8使用貝葉斯統計法合併
試驗結果363
14.9非參數方法365
14.10可靠性演示軟體365
14.11可靠性驗證的一些
實際因素366
14.12可修復系統的標準方法367
14.12.1機率比序貫試驗(PRST)
(美國MIL-HDBK-781)367
14.12.2試驗計畫368
14.12.3機率比序貫試驗的
統計基礎368
14.12.4作業特性曲線和期望試驗
時間曲線370
14.12.5試驗標準的選擇370
14.12.6試驗樣機數量371
14.12.7老煉試驗371
14.12.8機率比序貫試驗
(PRST)的實際問題371
14.12.9一次性產品的可靠性
演示372
14.13可靠性增長監測373
14.13.1杜安(Duane)法373
14.13.2M(t)法378
14.13.3用失效數據分析計算可靠
性增長380
14.14促進可靠性增長381
14.14.1試驗、分析與糾正382
14.14.2可靠性增長曲線382
習題383
參考文獻385
第15章製造過程中的可靠性386
15.1引言386
15.2對生產中變異的控制386
15.2.1過程能力387
15.2.2過程控制圖388
15.3對人因變異的控制390
15.3.1檢驗390
15.3.2操作員控制391
15.4驗收抽樣391
15.4.1屬性抽樣391
15.4.2變數抽樣394
15.4.3對抽樣的一般評論394
15.5工藝改進396
15.5.1簡單圖表396
15.5.2控制圖397
15.5.3多元變數圖397
15.5.4統計方法398
15.5.5“零缺陷”399
15.5.6質量小組399
15.6電子產品的質量控制400
15.6.1測試方法400
15.6.2連線的可靠性402
15.7應力篩選403
15.8生產失效報告、分析和糾正
措施系統(FRACAS)405
15.9小結406
習題407
參考文獻408
ⅩⅦ第16章可維護性、維護和
可用性409
16.1引言409
16.2可用性的度量410
16.2.1固有可用性410
16.2.2可達可用性410
16.2.3運行可用性411
16.3維修時間分布411
16.4預防性維護策略412
16.5維護計畫中的
FMECA和FTA415
16.6維護時間表416
16.7相關的技術問題416
16.7.1機械方面416
16.7.2電子和電氣方面416
16.7.3“未發現故障”416
16.7.4軟體417
16.7.5機內測試(BIT)417
16.8校準418
16.9可維護性的預計418
16.10可維護性的演示419
16.11面向可維護性的設計419
16.12綜合後勤保障419
習題420
參考文獻421
第17章可靠性管理422
17.1企業的可靠性方針422
17.2可靠性綜合計畫422
17.3可靠性與成本425
17.3.1可靠性的成本425
17.3.2不可靠的成本427
17.4安全性和產品責任429
17.5可靠性、質量和安全性標準429
17.5.1ISO/IEC 60300(可信性)430
17.5.2ISO 9000(質量體系)430
17.5.3IEC 61508(與安全性相關的電氣/電子/可程式電子系統的功能安全)431
17.6規定可靠性要求432
17.6.1失效定義433
17.6.2環境規範433
17.6.3說明可靠性需求434
17.7可靠性達標契約434
17.7.1可靠性改進保證435
17.7.2全面服務契約435
17.8管理下級供應商436
17.9可靠性手冊437
17.10項目可靠性計畫437
17.11利用外部服務機構438
17.12用戶的可靠性管理439
17.13可靠性工作人員的選拔和
培訓441
17.14可靠性的組織442
17.14.1基於質量保證的
組織結構443
17.14.2基於工程的組織
結構443
17.14.3組織類型的對比443
17.15組織的可靠性能力和
成熟度444
17.15.1可靠性能力445
17.15.2可靠性成熟度445
17.16管理生產質量446
17.16.1建立生產質量標準447
17.16.2監測生產的質量工作
成效和成本447
17.16.3質量保證培訓447
17.16.4專業設施和服務447
17.16.5質量審核448
17.17質量管理方法448
17.17.1質量體系448
17.17.2“六西格瑪”449
17.17.3質量小組449
17.17.4質量獎449
17.17.5全面質量管理449
17.18選擇方法:戰略層面和
戰術層面450
17.19小結451
習題452
參考文獻453
附錄454
附錄1標準累積常態分配函式454
附錄2χ2(α,ν)分布值455
附錄3柯爾莫哥洛夫-斯米爾
諾夫表458
附錄4秩表(5%,95%)459
附錄5失效報告、分析和糾正措施
系統(FRACAS)分析469
附錄6可靠性、可維護性(及安全性)計畫示例471
附錄7矩陣代數複習476Ⅹ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