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是依託於雲南大學等單位,主要由張喜光等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
- 屬性:科研項目
- 主要完成人:張喜光、侯先光等
- 所獲榮譽: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項目
《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是依託於雲南大學等單位,主要由張喜光等完成的科研項目。
《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是依託於雲南大學等單位,主要由張喜光等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張喜光(雲南大學) 侯先光(雲南大學) 馬曉婭(雲南大學) 叢培允(雲南大學) 劉煜(雲南大學) 1獲獎記...
《寒武紀磷酸鹽化石與澄江特異保存化石的綜合研究》是張喜光為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科研成果 項目摘要 綜合研究中國南方灰岩相中精美保存的磷酸鹽化石與地質時代大致相當的澄江含軟體附肢的同類化石,有助於鑑別一些無脊椎動物的本質形態特徵,認識它們在生長發育中的變化;探索隨時間推移一些化石種...
根據其中的三葉蟲判定該特異埋藏化石庫的時代是距今約5.04億年寒武紀苗嶺世鼓山期(Drumian)的早期。類群 組合中多樣性最高的類群是非三葉蟲節肢動物奇蝦類(radiodonts)和莫里森蟲類(mollisoniids)。除節肢動物以外還有多樣的海綿動物和蠕蟲狀動物。臨沂動物群中的化石大部分以軟軀體形式保存,且多保存了精細的解剖...
從微細處入手,識別早期動物胚胎的基本形態和發育特徵;揭示寒武紀若干後生動物類群的基本體制(Body plan);注重節肢動物類群早期幼年個體,辨析其生長模式(包括軀體分節,直接或變態發育,隨時間推移可能呈現的形態趨異或保守進化),以及它們分屬類群早期的演化規律。分析比較其它特異化石類型的埋藏環境和保存,輔以細緻的...
張喜光,性別男,漢族,雲南大學教授。2021年11月3日,張喜光主持的項目“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學歷 1992.01-1997.12: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地質科學系,博士(PhD)。1982.02-1985.02:西北大學,地質系,碩士(MSc)。1978.10-1982.01:南京大學,地球科學...
澄江生物群位於我國雲南澄江帽天山附近,產出地層為雲南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玉案山段黃綠色粉砂質頁岩中,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它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發現,...
以寒武紀大爆發和動物門類起源與早期演化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澄江生物群等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中的早期節肢動物化石,並結合演化發育生物學原理和分析古生物學定量方法進行綜合演化分析。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澄江生物群奇蝦類的解剖學和定量形態演化研究,2020.01–2022.12,項目負責人。江蘇省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