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瑤族風雨橋

富川瑤族風雨橋

瑤族元明時期從湖南遷入,明代廣西已成為瑤族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現主要分布在都安、金秀、巴馬、恭城、富川等瑤族自治縣。

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地區多為山區丘陵地帶,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瑤族聚居地的村寨周圍,樹木蔥鬱,風景秀麗,民居多以乾欄式建築為主,風雨橋是瑤族地區有特色的公共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川瑤族風雨橋
  • 全長:37.54米
  • :4.6米
  • :4米
特點介紹,代表性案例,迥瀾橋,青龍橋,福壽橋,地圖信息,

特點介紹

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地區多為山區丘陵地帶,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瑤族聚居地的村寨周圍,樹木蔥鬱,風景秀麗,民居多以乾欄式建築為主,風雨橋是瑤族地區有特色的公共建築。
瑤族風雨橋的功能與侗族風雨橋類似,瑤族民眾又稱之為“涼橋”或“風水橋”。除木橋外,大多是在石拱橋上加蓋橋廊、橋亭和在橋頭的橋台上建閣樓,穿斗式木構架,二層檐或三層檐,有的四層檐,通高在9米~10米間。風雨橋不僅是路人避雨之處,也是瑤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約會場所。廣西瑤族風雨橋主要集中在富川瑤族自治縣和恭城瑤族自治縣。富川縣保存至今的古代瑤族風雨橋有18座。

代表性案例

迥瀾橋

迥瀾橋,位於油沐鄉中崗村與油草村之間,建於明萬曆年間,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重修。由三孔石橋、橋廊、橋亭、閣樓組成,全長37.54米、寬4.6米、高4米,占地面積270平方米,建築面積187.70平方米。橋長30.43米、高4米、寬4.6米。石橋有3拱,每拱跨度6.22米。橋廊、橋亭為木構建築,面闊11間。橋廊屋頂為硬山頂,通高5.60米,橋亭屋頂為歇山頂,通高6.70米,採用穿斗式木結構,由34根木頭榫卯相結合。橋頭閣樓磚木結構,高二層,重檐歇山頂,通高10米,有三門和橋相通,磚牆上有古典人物花鳥畫多幅,四面八角飛檐高翹,脊飾泥塑葫蘆形圖案,此外,橋上立有12塊與修橋有關的石碑,其中有明代陝西道監察御史何廷樞所書《重建迥瀾石橋亭》,為研究瑤族地區風雨橋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青龍橋

青龍橋,與迥瀾橋一起俗稱陰陽橋,為同時期修建。青龍橋是在單孔石橋上修建橋廊、橋亭和橋台閣樓,全長34.4米、寬4.7米。橋廊、橋亭為穿斗式梁架的木構建築,面闊8間,由34根木頭榫卯組合而成。橋廊屋頂為硬山頂,橋廊通高5.0米,橋亭屋頂為歇山頂,通高5.5米。橋台閣樓通高14.5米,高三層,磚木結構,三重檐歇山頂,每層檐下周圍有32扇木質花窗,四柱底部為蓮花鼓形柱礎。
據橋碑和脊桁題記的記載,歷史上這兩橋在清嘉慶、道光、光緒年間都曾進行修葺。解放後,自治區和縣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保養,使之得到較好的保護。

福壽橋

福壽橋位於富川縣城北鎮風溪村。據該橋碑記記載,鳳溪福壽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道光八年(1828年)第二次重修,現存為道光年間重建。解放後,由於該村在鳳溪下遊興建了一座木橋,該橋逐漸廢棄不用。2003年自治區文化廳撥款維修,使之重煥光彩。
福壽橋橫跨於鳳溪村旁的小溪上,利用小溪兩岸的基岩砌石橋台,架設粗大(直徑30厘米~35厘米)的杉木主梁,主樑上鋪木板為橋面,橋面上架設面闊五間、穿斗式木構架、小青瓦屋面的橋廊和橋亭,兩端橋台修建馬頭牆。橋總長17.35米、寬5.66米。其中拱跨為8.50米,橋面至河床高約1.9米,橋亭高約5.19米。

地圖信息

地址:沿江路132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