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之戰

密雲之戰

密雲之戰是指1948年12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第11縱隊在由河北薊縣向南口行進間進攻密雲城的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密雲之戰
  • 發生時間:1948年12月5日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戰役結果,歷史評價,

戰役背景

1948年11月,遼瀋戰役剛剛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未及休整即揮師入關,參加即將開始的平津戰役。先遣部隊第48軍奉命隱蔽入關,途經薊縣、密雲前往平西,任務是切斷平綏鐵路。密雲縣城位於人民解放軍西進路上,扼守著平古鐵路和潮、白兩河渡口,成為西進途中的障礙。因此,48軍作出了相機攻取密雲城的決定。

戰役過程

密雲城自古為軍事重鎮,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軍搶占,作為北平城的東北屏障,派有重兵駐守。遼瀋戰役期間,國民黨密雲守軍唯恐解放軍入關,對縣城防禦工事進行加固改造。在原有高9米的城牆上加築了1米高的垛口,城牆內外修築了許多明碉暗堡,在幾米寬的護城壕里栽上密密麻麻的尖木樁,並把城牆外200米以內的民房、商鋪、廟宇等拆除,形成開闊地,城內用沙袋堵塞城門和道路,街巷路口修築起臨時工事及掩體,加上縣城三面環水、一面臨山的地理優勢,構築成一座易守難攻的防禦堡壘。
根據最初情報得知,密雲城內只有敵保全團和警察大隊一兩千人,戰鬥力不強。四十八軍經過研究,一致認為這是一次順手牽羊消滅敵人的好機會,遂下定決心攻取密雲城。1948年12月2日,軍長賀晉年下達作戰命令:所屬142師攻打城東面和北面,143師攻打城南面和西面,144師作預備隊並負責阻擊敵西面援軍,密雲、乙化兩個縣大隊配合圍城。
從外圍戰俘虜口中得知,原來的情報有誤,密雲城內敵軍有第13軍115師463團、465團、暫63師1團、熱河保全團及密雲縣警察大隊等,約近7000人,裝備精良。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攻城難度,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難啃的骨頭也要啃下來。12月4日,按原計畫完成攻城部署:142師424團主攻城東北角,426團佯攻北門,425團為師預備隊;143師429團攻南門和西南城,427團、428團在統軍莊一帶集結,為第二梯隊;乙化縣大隊把守白河西岸,負責攔擊西逃殘敵;密雲縣大隊等負責看守俘虜和物資。
12月5日8時整,總攻開始。城東北方向,解放軍首先集中炮火轟擊東北角城牆,隨著一陣陣震耳欲聾的炮聲,城下的敵明堡和鐵絲網被炸飛,城上的敵火力點一個個被摧毀,城牆被轟開一個豁口,形成斜坡。142師424團指戰員在輕重機槍掩護下飛速躍出掩體,向城牆豁口猛衝。當逼近城牆時,突然從牆上牆下冒出多處暗堡,射出密集子彈,形成一道道立體火力牆,將解放軍壓制在前沿上。眼見衝鋒戰士一排排倒下,擔任攻城突擊連的1營2連指戰員個個紅了眼。這是一支誕生於紅軍時期的連隊,有著“大渡河連”的英雄稱號,攻城前就已選拔成立了突擊隊,設有爆破組、突擊組、火力組。在進攻受阻情況下,隨著連長楊繼祥一聲令下,擔任突擊隊長的3排長邱玉德指揮爆破組在前,突擊組隨後,火力組攜6挺機槍跟隨掩護,勇猛地沖向敵暗堡群。爆破組和突擊組冒著槍林彈雨,靈活地從一個炮彈坑跳到另一個炮彈坑,沿途炸毀了幾個暗堡,衝到護城壕邊。敵人火力太猛,突擊隊只得跳進高寬各3米餘的護城壕里。狡猾的敵人在護城壕里也設有暗堡,在機槍掃射下又有許多戰士犧牲。憤怒的戰士用手榴彈炸毀了壕內暗堡,消滅了敵人。此時,距離城牆豁口只有不足60米,但炸藥包和手榴彈已用盡,擔任爆破組的8班多數人犧牲,突擊組和火力組也傷亡過半,突擊隊只得暫停攻擊,等待彈藥接續和兵力增援。後續大部隊也被敵人炮火和密集槍彈壓制在城下開闊地邊緣,一時無法靠近。
城西南方向,擔負主攻任務的143師429團,是董存瑞生前所在的英雄團,素以作戰勇猛頑強著稱。總攻開始後,143師擺在城南河套里的8門山炮猛烈開火,摧毀了城上城下許多敵火力點,並在西南角城牆炸開一個1米左右的豁口。如果大部隊衝鋒登城,必須擴大城牆豁口才行。三營八連九班擔負爆破城牆豁口任務,在通過開闊地時連續犧牲了11名戰士,只剩下王廷發1個人。八連連長張忠森準備換另一個班上,王廷發對連長說:“九班還有我,等我光榮了,其他人再上吧!”說完他背起30多斤的炸藥包,在全營火力掩護下,勇敢地沖了出去。他利用幾處炮彈坑,看準機會分段躍進,逐漸接近了城牆豁口。三營指戰員都很興奮,做好了衝鋒準備。王廷發爬過護城壕,來到城牆豁口下,正準備安放炸藥包,突然,城上敵人扔下幾枚手榴彈,王廷發倒下了。張忠森連長正要派人再上,只見王廷發掙扎了幾次站起來,又摔倒在地,最後只能抱著炸藥包慢慢滾到牆根,拉了導火索,但再也無力撤離。隨著一聲巨響,城牆豁口被炸塌了有10餘米寬,王廷發壯烈犧牲。
衝鋒號響起,八連指戰員高喊著“為王廷發報仇!”率先沖向城牆豁口,中途張忠森連長不幸中彈犧牲,其他指戰員迅速越過護城壕,登上城頭,迅速沿城牆向西突擊。七連和九連也隨後衝上城頭,九連沿城牆向東突擊,七連直插城裡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守敵不甘心城防被突破,用猛烈炮火封鎖突破口,並調動部隊反突擊。由於我軍登城後山炮停止射擊,火力減弱,後續攻城部隊被敵猛烈炮火壓制,一時難以登城。先期登城的解放軍指戰員被困城頭和城內,陷入孤立無援的不利境地。八連在西城頭與反撲過來的敵人反覆拼殺,傷亡很大,只得臨時編為5個班,據守突破口。九連也被敵人壓迫在突破口東側,前進不得。突擊城內的七連遭到敵人圍攻,最後只剩數十人占據一座關帝廟,依靠刺刀、石塊與敵人進行著拚死搏鬥。
時已過午,城東北角的進攻仍沒有突破性進展。142師師長歐致富親自趕到前沿陣地,分析研究攻城受阻的原因,制定出步炮協同作戰新打法。下午4時,第二次攻擊開始。142師山炮營把山炮架到能俯瞰城內的冶山山坡上,用僅剩的5發應急炮彈,對準城牆上的暗堡群開炮。隨著5聲巨響,城牆上的暗堡盡數被摧毀,城牆豁口底部也被撕裂擴大。炮聲未盡,衝鋒號吹響,隱蔽在城牆豁口兩側的解放軍指戰員蜂擁而上。然而,城牆下還殘存著左右兩個暗堡,敵人的輕重機槍瘋狂掃射,又有許多戰士倒在衝鋒路上。擔任突擊隊長的一營二連三排長邱玉德大聲吼道:“給我炸藥包!”擔任爆破組長的八班長卜萬祥抱起兩個炸藥包吼道:“不行,爆破是我的任務,誰也別搶!”邱玉德道:“好樣的,咱倆一起上,一人一個!”二人在我機槍火力掩護下懷抱炸藥包奮勇衝出,利用敵火力間歇時魚躍前進。邱玉德運動到左側暗堡下,拉燃導火索後迅速滾開,“轟隆”一聲,暗堡應聲飛起。卜萬祥接近右側暗堡時,城上敵人扔下幾顆手榴彈,他用身體護住炸藥包,身體多處被炸傷,他咬緊牙關,艱難地爬到暗堡下,用身體將炸藥包緊貼在暗堡上,拉燃導火索,與敵暗堡同歸於盡。嘹亮的衝鋒號角再次響起,突擊隊員率先躍起衝鋒,終於將突擊隊旗插上了密雲城頭。後續部隊潮水般跟進,衝上城牆豁口,一部沿城牆向南突擊,一部往西南攻擊,直插城中心鼓樓後敵城防司令部。
東城牆防線被攻破以後,敵人仍利用城內街道、路口、房屋繼續頑抗。424團指戰員猛衝猛打,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沖入城內的部隊逐街逐巷逐屋與敵爭奪,消滅敢於頑抗之敵。二營五連連長王永貴身先士卒,帶領全連一路衝殺,從一條街打到另一條街,突破了一個個街壘,彈藥打光,就沖入敵群展開肉搏戰,王永貴連長在戰鬥中犧牲,全連170餘人戰到最後只剩38人,個個渾身血污,刺刀淌血。戰後,該連獲得了“密雲尖刀連”的英雄稱號。天黑時刻,敵人被趕出新城,殘敵密集在新老城之間的夾道地區,妄圖依託新老城之間的城牆作最後掙扎,但很快被我424團擊潰。
與新城激烈決戰的同時,舊城西南邊的429團也在為爭奪突破口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戰鬥。堅守城頭的3營8連、9連連續擊退了敵人3次反擊衝鋒,彈藥耗盡,營長牛全泰中彈負傷。下午,敵人糾集兩個營向突破口發起第4次衝擊,不顧一切要奪回城頭陣地。在狹窄的城牆上,敵我雙方攪在一起,展開了激烈肉搏。長槍展不開,我軍指戰員就拔下刺刀砍,用磚頭砸,有的傷員行動不便乾脆抱住敵人滾下城牆。城頭頓時沒有了槍聲和喊叫聲,只有“噼噼啪啪”的打擊聲。搏殺約半個小時,敵人丟下許多屍體敗退了。我軍傷亡巨大,8連僅剩不到20人,9連也傷亡殆盡。倖存的戰士和傷員撿拾起敵人的槍枝彈藥,準備迎擊敵人的再次進攻。在南門,攻城的429團1營3連發現了一條直通城內無人防守的地道,他們從地道衝進城內,配合1連2連奪取了南門,接應出被圍困在關帝廟的3營7連,一起向城中心突擊前進。下午5時,429團2營終於突破敵炮火攔阻登上西南角突破口,沖向西門和城中心,攻打北門的142師425團也攻進城門。敵人遭到多路夾擊,首尾不能相顧,再也無力反撲。解放軍奮力衝殺,直奔縣城中心鼓樓,接連占領了鼓樓後的敵城防司令部和鼓樓西國民黨縣政府。敵軍政官員眼見敗局已定,扔下士兵爭先逃命。偽縣長劉蔭田最先換上便裝,隻身潛逃,不知去向。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鄒國柱逃進民居躲藏,不久又混出縣城逃到北平。敵155師師長歐孝全帶著部分親隨官兵化妝逃出縣城。沒有人指揮的國民黨軍隊士兵,有的四散逃命,有的放下武器舉手投降。約500餘殘敵乘天黑從西門逃出,企圖越過冰凍的白河西逃,被我乙化縣大隊截住,經激戰,斃傷敵200餘人,俘虜近300人。當晚22時,密雲縣城的敵人全部被肅清,密雲城獲得解放。因軍情緊急,48軍未及打掃戰場,將一切戰後事宜完全交給地方政府,連夜揮師西去。

戰役結果

這次戰鬥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官兵5307人,其中斃敵948名,俘敵465團團長鐘國雄等4359名,另斃俘保全團、警察大隊等地方武裝一批。解放軍共傷亡1143名指戰員,其中犧牲450名。這些烈士安葬在檀營、提轄莊等地,1973年又將烈士遺體火化,將骨灰存放於密雲革命烈士陵園。

歷史評價

解放密雲城,是東北野戰軍入關後第一個硬仗,為平津戰役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次戰鬥,是密雲革命史上的最重大事件,標誌著密雲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獲得徹底解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