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相關論述,
形態特徵
密葉絹蘚,別名扁絹蘚《浙江藥用植物志》,扁枝絹蘚《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植物體呈暗綠、橄欖綠色,或亮綠色,具光澤。莖匍匐,近羽狀分枝,帶葉的莖及枝扁平,枝長約8-10mm。莖葉長卵圓形,內凹,先端鈍圓而具短尖頭;葉具2短中肋,有時缺如。葉中部細胞線形,向上則漸短,角細胞透明、四方形。枝葉與莖葉同形,但較小略狹。雌雄異株。孢蒴橢圓形、卵形;蒴蓋圓錐形,具喙狀突起;蒴帽兜形;蒴齒雙層,外齒片線形,內齒片呈三角片形。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濕地或岩石表面的薄土層上,多成片生長。四季可見。分布於西南及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利尿消腫。
主治
小便不利,水腫。
相關配伍
治水腫,扁枝絹蘚全草30g,土茯苓15g,豬鬃草3g,石韋3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利尿。治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