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灌木狀草本,高15-60厘米。種子8-10顆,腎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花、果期8-9月。為保土和綠肥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密子豆
- 拉丁學名:Pycnospora lutescens (Poir.) Schindl.
- 別稱:假番豆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豆科
- 屬:密子豆屬
- 種:密子豆
- 分布區域:江西;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台灣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亞灌木狀草本,高15-60厘米。莖直立或平臥,從基部分枝,小枝被灰色短柔毛托葉狹三角形,長4毫米,基部寬1毫米,被灰色柔毛和緣毛;葉柄長約1厘米,被灰色短柔毛;小葉近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頂生小葉長1.2-3.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或微心形,側生小葉常較小或有時缺,兩面密被貼伏柔毛,側脈4-7條,纖細,在下面隆起,網脈明顯;小托葉針狀,長1毫米;小葉柄長約1毫米,被灰色短柔毛。總狀花序長3-6厘米,花很小,每2朵排列於疏離的節上,節間長約l厘米,總花梗被灰色柔毛;苞片早落,乾膜質,卵形,先端漸尖,有條紋,被柔毛和緣毛;花梗長2-4毫米,被灰色短柔毛;花萼長約2毫米,深裂,裂片窄三角形,被柔毛;花冠淡紫藍色,長約4毫米;子房有柔毛。莢果長圓形,長6-10毫米,寬及厚5-6毫米,膨脹,有橫脈紋,稍被毛,成熟時黑色,沿腹縫線開裂,背縫線明顯凸起;果梗長3-5毫米,纖細。被開展柔毛;種子8-10顆,腎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海拔50-1300米的山野草坡及平原。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江西南部、廣東、海南、廣西、貴州西南部、雲南、台灣。印度、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東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廣州附近。
主要價值
主要作為為保土和綠肥植物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