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郊外曉作》是隋代詩人王衡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側面描寫東方欲曉的場景,後二句通過詩人對物體的亮度和雲層色彩的觀感,正面描繪出曙色朦朧的情景。全詩運用了多感官結合、遠近結合、動靜結合等藝術手法,通過對山中景色的細緻描繪,流露出作者對山中清幽美景的喜愛,表現了作者對棲居山村生活的企羨之情和對高潔品性的追求。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宿郊外曉作
殘星落檐外,余月罷窗東。
水白先分色,霞暗未成紅。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殘星:天將明稀疏的星星。
⑵余月:天明將隱之月已失去夜間的清輝,稱余月。罷窗東:停留在東窗外的天空。夏曆月末,清晨月在東方。
⑶“水白”句:水光發白,顯現於四周的一片暗景之中,所以說它“先分色”。分,辨別。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東方欲曉,僅剩的幾顆星擦著屋檐落下去,掛在東窗外的一彎殘月顯得蒼白無力。
四周景物朦朧,江水因它的白色而可辨;天邊朝霞猶暗,還沒能呈現耀目的橙紅。
創作背景
《宿郊外曉作》作年難以考證,具體創作時間當在夏曆月末數日之間,當時作者夜宿郊外,拂曉時分見窗外景色而吟成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雖短,但短而有味。有味之處,在於詩人觀寒的細膩和構思的嚴密。全詩四句,無不緊扣題目。首句“殘星落檐外”即入手擒題,以“殘星”點明“曉”字:殘星稀疏,斜落檐外,必是夜色將盡,東方欲曉。次句接著寫道:“余月罷窗東。”此時一彎淡月,正低懸於東窗之上。淡月疏星,相互映襯,便將人引入拂曉時分所特有的淒清、寂靜的氣氛中去。
此詩抓住與黎明有密切聯繫的幾種景物下筆,準確地表現了黎明時分大自然的特點。前兩句暗示了詩人的觀察角度,也暗示了詩人觀察時間之久,還暗示了時當農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因為只有在農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之間,月亮因比太陽早升起一、二個小時,晨月才在東方。如果說,此詩的前兩句是側寫東方欲曉,那么,後二句便是詩人通過表現對於物體的亮度和雲層色彩的觀感,正面描繪出曙色朦朧的情景。“水白先分色”,一切都還在似隱似顯之中,江水卻因它的特殊的白色而清晰可辨,首先劃破了黑暗。“霞暗未成紅”,欲明猶暗的朝霞,還沒能呈現耀目的紅色,它呼喚著紅日的出現。這是一個富於生髮性的頃刻,須臾之間,將是朝霞滿天,一輪紅日,也將噴薄欲出。寥寥四句,只用四種景物,就把夜與晝交替時的景象刻劃得逼真如見。
從手法上看,這首詩全用賦法,不涉比興。古典詩歌中,描情狀物一般很難離開比興。這是因為詩歌是形象思維,而比興正是加強形象性的重要手段。但這首詩卻擯卻比興,純用白描,同樣取得了“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效果。在以鏤金錯彩為美,雕刻藻飾為能的六朝,它的出現,無疑會使人耳目一新。從思想上看,這首詩無意於講理而自有理趣。它純粹寫景,並且是為寫景而寫景,沒有寓意,不涉理路,不含感情,甚至連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在觀照自然也無跡可尋:倒像一位冷靜的天文學家在探究天體演變的規律,只是把事物變化的情況客觀地記載下來而已。然而,細細咀嚼,它卻使人們領悟到一種哲理:舊的事物之所以能轉變為新的事物,是因為舊的事物中已經產生了新的質素,當這種新的質素在母體中不斷擴大,終於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舊的事物就蛻變為新的事物。黑夜讓位給白晝,是因為有白水先給它“分色”,有時雖然暫時還“未成紅”,但是卻代表著太陽的朝霞為它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