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極樂律院遺址

宿遷極樂律院遺址

宿遷極樂律院遺址,現為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獨特的“人字梁”結構。時期,此處先有一個教練場,又名教軍場,是很大的一塊平地,教軍場旁邊存有一個很小的馬神廟(或許此處教軍場是為騎兵所設計,此處存疑),這個馬神廟就是現在是極樂律院。大詩人李白曾在廟內休息住宿數日,因廟祝甚為殷切熱情,李白就隨手寫了一副對聯,贈送給廟祝留下(1929年7月,繆斌意欲關閉這個寺院,僧人拿出對聯方才逃過一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宿遷極樂律院遺址
  • 外文名稱:Jile Temple
  • 地理位置:宿遷
  • 氣候類型: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
  • 占地面積:8555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1929年
  • 景點級別:4A
  • 著名景點:敕賜極樂律院
建造背景,建造歷史,

建造背景

極樂律院不是漢傳佛教的產物,而是藏傳佛教的喇嘛和尚來主持之後才發展壯大的。看同治年間的地方志,裡面並沒有一個極樂律院,但是卻存在一個馬神廟。且位置等極其相稱一致。
光緒年間,愛新覺羅·載恬,對此甚為關注,特地頒布聖旨,予以欽賜,此處馬神廟才改建成極樂律院。今天看來其很多建築物甚為奇怪,很有特色,其實是我們對藏傳佛教了解不多所造成的。如果我們稍微關注一下藏傳佛教的建築,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對於古文物,既不要過於忽視其存在,也不要過分吹噓其價值。別學考古專家,明明是明朝的,就說或許是秦朝的,明明是近代的,說或許可能是乾隆時期的。明明不是秦始皇陵,偏偏說就是秦始皇陵。其實說實話也不一定會掉飯碗的。
這個寺院,一直到1929年的時候,還是藏傳佛教的和尚在主持。藏傳佛教分為黃白二支,這個主持是藏傳佛教的黃教僧侶。這點也是需要特別點明的,否則會看不清楚。在改建成極樂律院之前,這個寺廟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還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么厲害,只是光緒給下了一道聖旨,所以身價倍增了,與五台山看齊。光緒年間,當時宿遷經歷了長崎戰亂如太平軍、捻軍等,人口很少,所以順便也就賞賜了很多土地。當然是不納稅的,只需三年繳納一次貢品即可。因為是欽賜,所以極樂律院身價倍增,順便就代為管理了周邊的很多寺院。所以極樂律院就有很多下院。在愛新覺羅氏看來,江南人民對於滿人早有不滿,特地設定了這個寺院,暗地監視當地民眾言論。同時很多反清義士曾經藉助寺院逃避清朝官兵,所以特地設定了這樣一個埋伏。
極樂律院因當家和尚以"極樂世界"為佛教顯詞,故將馬神廟改為極樂庵。繼又因法名"占一"的主持僧人宗承佛教"律"派,又將極樂庵改為極樂律院。光緒年間,該院獲得皇帝加封,賜《藏經》一部,並賜封號為"敕賜極樂律院"。
極樂律院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大規模增建。其房屋建築形制,初起沿中國傳統的"三院九進"制,後不斷增置殿宇,逐漸打破這一形制。歷經嘉、道,至清末,發展到鼎盛時期為五進院落,占地數十畝,房屋近千間,常住僧眾六七百人,城外擁有耕地十萬畝。廟內院落,每進除主殿樓外,左右各有配殿樓,其高低寬長與正殿相適應,建築宏偉,殿宇樓台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偏院及路南建有庫房、香櫥、僧塔院、園林、茶園以及草園、馬廄,布局合理、結構優美。時為蘇北最大的佛教律院,同時領南京古林寺寺序,稱古林寺為上院,開辦十方常住。宿北的五華頂,徐州的雲龍山,清江的普應寺,均為極樂律院的下院。清末江浙一帶流行"上有五台山,下有極樂庵"之語,其"極樂庵"就是指宿遷的極樂律院。
極樂律院
極樂律院的建築形制為典型的北方民間廟堂建築與宮式建築相結合。大門為五間南向,上懸"敕賜極樂律院"大匾,第一進院落,有關帝殿三間,內供關帝像。第二進院前連羅漢殿,後接鐘板堂,羅漢殿內有眾多羅漢塑像,金碧輝煌,神態各異;鐘板堂為來往客僧休息人住的場所。第三進院的主體建築為大雄寶殿,單檐歇山寶頂,大殿前有走廊、月台、石階七級。大殿面闊28米,進深12米,殿內方磚鋪地,殿內正中,供釋迦牟尼像,兩側為二位脅侍菩薩像,塑像精緻生動,莊嚴肅穆。大雄寶殿之後,院內有藏經樓,重檐頂,面闊28米,進深20米。藏經樓上懸"寶藏"匾額,內藏全部佛教經典,系由清廷頒賜,用十二個書櫥收藏;樓下為"祖堂",懸掛歷代主持方丈的畫像。藏經樓之後為第五進院,也是最後一進院落,稱作後花園。東部有一小池,名為阿耨池,西部遍植松、柏、竹等林木,點綴奇花異草,景色美不勝收。中軸線主體建築兩側,各有配殿,其東側,藏經樓、大雄寶殿旁分列有玉佛樓、萬佛殿。玉佛樓為二層小樓,內供玉石佛像,兩側配以十八尊羅漢像,均用檀香木雕刻而成,表面鎏金,輝煌奪目;萬佛殿為僧眾求戒、受戒的場所。藏經樓西為大方丈室,寬大宏偉,為主持僧休息的場所。方丈室南側有"戒台殿",每逢傳戒期間,方丈登台授經,殿中戒台為雙層石雕,雕工精美,花草蟲魚,栩栩如生(石雕戒台現作為宿北大戰紀念塔底座)。
極樂律院還建有僧舍、齋房、大椿居、鐘鼓樓等,配置適當,相應諧調。
民國十八年(1929年),極樂律院因涉及宿遷刀會暴動,廟產被查抄,從此漸趨衰敗,此後又歷經戰亂、兵燹,建築被破壞大半。現存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室、玉佛樓、僧舍等五處建築,占地2000餘平方米。其中大雄寶殿、藏經樓為極樂律院建築之精華,其規模和完整程度在蘇北地區極為罕見,尤其是"人字梁"建築結構(長柱上用人字缽梁、檁條放在缽樑上的木結構形制),為極樂律院木構作的典型特徵,專家們認為其原汁原味的木結構特徵"人字梁"在全國除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偶有發現,漢民族地區同時代建築尚未發現,它對於研究古建築構作發展史具有極高的實物參考價值。

建造歷史

1929年陰曆春節,極樂律院購買大米白面,勾引農村的刀會組織,包吃包喝,只要打跑國民黨宿遷支部和縣政府,更有許多油水奉送。因1928年大水成災,刀會遂答應了極樂律院主持。1929年2月13日,刀會和和尚僧侶開始暴動,縣長童錫坤不敢應對,龜縮城內,城郊的國民黨黨部,以及當時新成立的宿遷中學,宿遷第一女子學校,宿遷縣立中學,宿遷商業學校,宿遷國小等等,都被刀會和僧侶們打壞了。學校師生和黨部工作人員也紛紛遭到綁架、挨打,其中一名女學生被綁架後失蹤。宿遷中學校長周宣德被當場毆打的休克。這一波破壞,據調查損失五十萬元。周宣德3月1日回到南京,經歷披露,震驚全國,紛紛要求南京國民政府拿出一點魄力,教訓一下那些僧侶刀會。於是乎,派出軍隊實行鎮壓。鎮壓過後,極樂律院財產被剝奪許多,主持被送到鎮江監獄,後瘐斃。
抗戰期間,日本鬼子對寺院狠狠破壞。1961年,宿遷建設蘇北大戰紀念塔,極樂律院久負盛名的戒台被作為紀念塔底座。文革中,再加破壞。撤除了極樂律院的建築,使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後來就用在蘇北大戰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