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岩)群,是華東地質局326地質隊,1955年手稿命名的石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松(岩)群
- 時代:Pt3
- 同物異名:海州岩群、紅安岩群
- 命名:1955年
宿松(岩)群,是華東地質局326地質隊,1955年手稿命名的石群。
宿松(岩)群,是華東地質局326地質隊,1955年手稿命名的石群。... 宿松(岩)群,是華東地質局326地質隊,1955年手稿命名的石群。中文名 宿松(岩)群 時代 Pt3 ...
宿松岩群(Susong Gr.)的時代屬新元古代。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宿松縣西北地區,為一套變質火山—沉積岩系。自下而上分為:①甘田坳岩組,為變基性—變酸性火山岩;②...
安徽省宿松地質隊1958年創名(安徽區調隊,1985),1985年安徽地礦局區調隊公開發表。命名剖面位於安徽宿松縣北西約30km大新屋(大新屋組)和宿松縣北西約33km柳坪...
紅安(岩)群為一套中淺變質岩系。由片麻岩、片岩及少許千枚岩、大理岩、磷錳礦層及釔礦層組成。...
由於羅漢山村位於宿松的最高山區,而且部分地區地質為石灰岩土壤結構,地下水資源缺乏,因而人畜飲水問題也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一件大事。2009年以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
本典暫用上述劃分方案,改(岩)群、(岩)組為群、組,時代為中元古代。紅安群備考 編輯 同物異名有:武當群、宿松群、宿松含磷片岩系、七里坪組、高橋河組、界嶺...
大別山雜岩(包括桐柏雜岩)位於華北變質岩區南緣,分布於皖西南、鄂東北和豫東南三省交匯的桐柏山—大別山地區,主體在皖鄂兩省,大約處於東經113 —117 和北緯30...
根據1975 年礦點調查報告提供的線索,在大別山南部宿松群範圍內的董家山蛇紋岩體中,發現確有天然碳矽石存在。為保證樣品的可靠性,在處理董家山蛇紋岩體的人工重砂...
《宿松群變質岩岩石學及宿松磷礦成因》和《木蘭山棗張八嶺藍片岩帶岩石學及岩石化學》分別於1990年、1994年獲湖北省自然地質優秀學術論文一、二等獎。《變質岩岩...
1.6 揚子大陸俯衝基底——大別雜岩 1.7 揚子大陸俯衝蓋層——宿松群和張八嶺群 1.8 前陸帶 第2章 主要邊界剪下帶和斷層 2.1 走向近東西的剪下帶和斷層 ...
安徽省大別山南部宿松雜岩變質作用研究. 岩石學報,13(3): 356-368魏春景,1997,對”大陸地質學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一文的質疑,高校地質學報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