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

宿山

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北20公里處,北靠沂山,南鄰山東省第二大水庫跋山水庫,順天河、暖陽河環繞山的東西兩側,博沂路從山下穿過,距省道東紅公路7.9公里之遙,西行5公里便是著名的葛莊戰役舊址,北上3公里是革命烈士武善同英勇就義的紅石崮。 宿山上有許多歷史名勝和美麗的傳說,為這座古老的山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山
  • 海拔:481米 
  • 所在地:山東臨沂
  • 主要景點:法雲寺 鎮妖塔 等
來歷,金牛路,法雲寺,鎮妖塔,溜馬場,石馬子,膝蓋山,井中運木,

來歷

宿山的來歷  相傳有一個南方人在金牛官莊發現金牛藏在地下,便找人來挖,挖到金牛後用一根麻線拴住金牛。金牛趁牽牛人進店吃飯之機掙斷麻線,跑到這座山上住了一宿,從此這座山便被稱為宿山流傳至今。

金牛路

在宿山,有一條彎彎曲曲通往山頂的路,人們叫它金牛路。南方人發現金牛逃跑後,便沿著金牛跑的腳印找到宿山。金牛發現後,便跑到老貓窩(現在的正峪官莊)變成猛獸,又跑到卞山變成一隻飛燕飛到七溝,南方人見追趕無望只好做罷。

法雲寺

在宿山前懷半腰間,有隋、唐、明時的殘碑數塊,這便是法雲寺的舊址。每年春夏季節的黎明時分,時有霧氣從山腰中間冒出,隨後很快瀰漫整個山腰,逐漸將整個山罩起,隨著太陽的升起,霧也慢慢的升上天空,變成雲彩。一游僧見此情景,嘆為觀止,便在此建寺,定名法雲寺。至今還有“宿山帶帽定大調,不是下雨便放炮(打雷)”之說,慕名而來觀此景觀的人絡繹不絕。

鎮妖塔

在法雲寺舊址的西側有一石碑,上寫大明正德二年二月四日,××禪師之塔,這便是鎮妖塔的舊址了。相傳明正德二年二月間,山上的至空禪師應邀去埠前村為人治病,臨行前囑咐弟子不要動後寺院那口鍋。禪師走後,好奇心使弟子將鍋掀開,頓時水柱沖天,發現作怪的原來是一條小龍,嚇的弟子不知怎么好。正在給人治病的禪師,突然聽見一種異樣的轟鳴,右眼皮直跳,便使輕功回寺。哪裡還有寺的蹤影,山洪順流而下,眼看就要殃及百姓,禪師奮不顧身抓起那口鍋蓋在水柱上,自己又坐在鍋頂上雙手合十念動咒語,不久便歸西,後來弟子們帶著愧疚之情為師父修塔紀念,取名鎮妖塔。

溜馬場

在宿山的東側有一處似足球場那么大的平地,這便是康王溜馬場。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康的在山上占山為王,為便於溜馬,便在此僻了一處平地,康王溜馬場由此而得。

石馬子

緊傍宿山的小宿山上有一匹無頭的石馬 。傳說有一匹馬到東河西村一位姓王的做豆腐的人家偷吃了這家做豆腐的豆磨糊子,主人發現後便追趕,馬跑到小宿山頭變成一匹石馬,後來石馬的頭被盜賊盜去收藏起來,便成了現在的無頭石馬。

膝蓋山

在宿山的西側有一座形似膝蓋的小山。相傳,法雲寺的和尚有德又有功,至空禪師除弟子誦經理佛外,還帶領弟子懇荒種田,自耕自食外還接濟貧苦人家。有一年,一些潑皮無賴上山搶糧正當他們裝滿口袋走到膝蓋山時,至空喊了一聲“跪”,所有搶糧的人全部扛著糧食跪在山上。時間一長,搶糧的受不了了,表示將糧送還給寺里,至空一聲起,搶糧的人便將糧送回寺里,為了記住此教訓,人們便把這座小山叫膝蓋山。

井中運木

隋朝年間,禪師決定重修法雲寺,便到南京化緣,在一家有錢人家的林地里發現一參天大樹,禪師想用此木來作重修法雲寺的棟樑,這家主人見禪師一人,又相隔千里遙遠,量他也運不回來,便痛快的答應了,禪師找來木工將樹砍倒後放入井中,井中的木頭便從地下自運到了宿山的井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