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之俗當自中原傳來,宋代陸游就有“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祭
- 外文名:angles
- 出自:家祭無忘告乃翁
- 形式:中元節、中秋節、除夕、
詞語解釋,家祭形式,家祭,印度教徒生平,
詞語解釋
◎家祭jiājì
[family obit] 家庭舉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家中對祖先的祭祀。
《新唐書·藝文志二》有 孟詵 《家祭禮》一卷,今已不傳。
宋 陸游 《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鄉風未敢分僚友,家祭先應薦祖宗。”
家祭形式
一是在每年中元節
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家家戶戶普遍舉行家祭,民眾設香案,擺供品,焚紙衣,讓祖先的鬼魂在陰間享用。
二是在中秋節
即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民眾重視合家團圓,設宴賞月,面對良辰美景,自然懷念祖先,故在家宴之前,也設香案,列供品,焚紙衣,遙祭祖先,然後家人再飲宴賞月。
三是在除夕
合家團圓之時,以雞鴨肉祭祀祖先。,燒紙錢,擺供品,全家一起祭拜,態度極其虔誠。在50~70年代,破除舊俗,家祭儀式少有見到。80年代以後,舉行家祭的又多了起來。
四是一種民俗
家祭:顧名思義,是在家裡面祭祀的意思。
此習俗在河南大部分地區均有,尤其以豫東地區最為常見,過世之人在下葬頭一天晚上,其子嗣與親朋聚集在靈棚為其舉行的祭祀儀式。一般在家祭的過程中會有邀請的戲班子為其全程奏樂。
家祭
印度教徒生平
印度教徒一生各個階段
──從成胎的一剎那到身後骨灰撒盡而舉行的個人禮儀。
家祭的舉行一方面依據習俗,另一方面同樣也根據文獻,例如《家經》(Ghya-sutra)和《往世書》(Puraas),而且因地區、種姓和家族而大不相同。
家祭一般由為父者履行,為子所舉行者較為女所舉行者更為認真。最普通的16項傳統家祭始於胎兒誕生以前的成胎禮、祈男禮、安產禮。嬰兒期諸禮始於斷臍帶之前,包括出生禮、取名禮、見日禮、哺食禮、初剃禮和穿耳孔禮。
教育期的家祭自5歲即可開始,初禮是認字母禮在入法禮(upanayana)上,三個高級種姓的男童受「聖線」;始修吠陀禮標示著《吠陀》學業的開始;初剃鬚禮標示著成丁;回家禮(即辭師返家)或沐浴禮標示著結業。
男子生活的第二階段之禮為婚禮。男子最後的家祭是喪禮(antyesti)。
19世紀末興起的印度教改革運動雅利安社(Arya Samaj)努力鼓吹恢復家祭,但是正式家祭在現代一般已不舉行。
目前最常舉行的典禮是入法禮、婚禮和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