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會傷人:16-22歲青少年的教養危機

家會傷人:16-22歲青少年的教養危機

《家會傷人:16-22歲青少年的教養危機》講述了16歲至22歲青少年教育中,出現教養危機的原因。全書通過二十幾個青少年輔導案例來闡述作者提出“長不大的爸媽,是教養里最大的危機”這一觀點。通過案例講述的方式告訴父母:家會傷人,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才會養出滿意的優秀孩子。為了避免家庭風暴,父母的支持、信任、放手非常重要,陪孩子一起長在才是解決之道。

基本介紹

  • 書名:家會傷人:16-22歲青少年的教養危機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32
  • 定價:25.00
  • 作者:盧蘇偉 飛思少兒科普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21157004, 7121157004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家會傷人:16-22歲青少年的教養危機》由盧蘇偉所著,家是溫暖和庇護的港灣,但也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家所傷,卻毫無知覺,覺得家就是這樣的。大部分人一生只能經歷一次家庭,卻不知道我們雖然無法選擇出身的家庭,卻可以通過溝通、理解、支持與信任變得更幸福。本書中,盧老師將向大家揭開家的傷痛,揭示親職教育中親子間的心理暴力,教我們如何讓愛與溫暖成為家的主旋律。

作者簡介

作者:(台灣)盧蘇偉

盧蘇偉,台灣親子暢銷作家,國內外知名潛能整合專家,被稱為台灣親子暢銷作家第一人 。
目前已出版50餘本暢銷書及有聲書,演講近5000場。作品《看見自己的天才》自2004年1月初版至今,在台灣地區已重印56次。他的“親子教養”書,極受台灣父母和孩子的熱捧,被譽為“孩子最想送給父母的一本書”。許多書面市至今,都迅速實現了至少重印2次的銷量。
多年來,他一直身處研究問題青少年的第一線。作為有關機構的“少年調查官”,他每天都會接待、輔導各類失足青少年,見了太多親職教育的“悲劇”和痼疾。作者決定用愛與責任,將他在親職教育中的“發現”,傾情呈現給芸芸父母。
這些年,他的足跡踏遍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地,演講已逾5000場,場場都令無數的媽媽們感動落淚。
作品主要有:《看見自己的天才》、《相信自己,你最棒》、《預約孩子的未來Ⅰ:態度是關鍵》、《預約孩子的未來Ⅱ:信心決定一切》、《十一號談話室:沒有孩子“該”聽話》、《不只要優秀:教育中愛的27堂課》、《愛的教育:0~6歲的關鍵教養》、《正向思考,就對了:教孩子的第1步》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家會傷人
沒有男人的家
誰該負責任?
溺死男人的愛
實習爸爸
陪孩子一起長大
聽見生命的祝福
第二部分 沒有愛的家
一切都是為了你
愛需要距離
別急著放棄一切
在別人家裡遇見幸福
別讓我再失望
帶著燙疤的男孩
第三部分 先和自己和好
我絕不原諒
自己才是關鍵
讓生活的負擔變簡單
做個真正富有的人
學習疼惜自己
第四部分 讓愛流動
只因為有愛
永遠的支持
留點愛給未來
有愛才有希望
第五部分 愛是最關鍵的能力
愛與希望的種子
沒有愛的占有
請給“愛”一個機會
有愛就不會失望
感恩有你

序言

就發展心理學上的理論,將人生髮展周期自懷孕及胎兒一直到老年期,約可分八至十一個發展階段,各有其發展任務和危機;危機是就發展的階段任務未完成而言,因未完成將影響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任務。
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十六歲至二十二歲青少年後期的發展任務,在教養孩子的歷程中,父母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讓親子互動關係和諧,並用“對”的教養態度,做孩子最好的成長夥伴。這是一個孩子能否順利成為成熟並為自己負責的成年人,非常重要的階段。由於少子化,父母過度的關心和照顧,讓大部分孩子都呈現“幼齡化”現象,未能完成發展上的任務,扮演其應扮演的角色,導致二十幾或三十幾歲的人,沒有工作意願和謀生能力,整天窩在家裡仰賴父母照顧。最近幾年接到愈來愈多這樣的求助電話,我會一再地提醒父母,他們的孩子是個成年人,需要的是如何為自己負責,反而不需要父母的操心和管教;但許多父母無法了解,由於過度的保護,讓愛成為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這本書也提到了青少年前期和兒童期的例子,讓父母更能了解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角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需求的“愛的進行式”。
什麼是真正的愛?就是讓我們的孩子有機會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責任,為了自己的將來,主動積極地做最大的努力;關鍵之一就在父母身上,如何改變我們之前的教養態度,陪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若不成長,將是孩子最大的障礙和危機喔!
預約孩子的未來,在這個階段,父母應準備送孩子什麼樣的禮物呢?外表已經是大人,言行卻常像一個小孩,什麼樣的成長經驗可以讓他們終生受用呢?我準備送給我的孩子一份關鍵的態度,讓孩子在這個階段帶著信心、毅力與勇氣,做一個勇於實踐夢想,並能為自己的志趣堅持到底的人。夢想和毅力會讓孩子的人生多彩多姿,而我也準備讓他提升愛與被愛的能力。因為有愛和願意付出愛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富有和幸福,不論他的未來在哪裡,都有大大的天空可以選擇飛翔;不論他做什麼樣的事,都能讓我們安心。因為有愛,孩子的生命處處有貴人,將來他也會把我們和他所共有的希望和喜樂,分享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一個能分享愛與希望的孩子,我們還需要擔心什麼呢?為自己努力付出的孩子,還有什麼他得不到的呢?愛不一定會讓孩子在未來擁抱財富或擁有權力,而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正面影響力的人,讓孩子走到哪裡都備受歡迎。
在十六歲至二十二歲的關鍵時刻,如果孩子的心裡只有書本和分數,或進這個學校、得那個證書,希望趕}央在自己的名字上累積一些響亮頭銜,而未能充分學習到幸福和快樂的能力,並且不懂得愛人也不知如何被愛,那么,再多的功成名就也將失去光采。這一個階段里,若未得到父母的真正賞識、鼓勵和信任,孩子很可能會陷入“不知為了什麼而努力”的深度焦慮,他們會彷徨在難解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問題上,進而打擊他努力的意願和動力。因此父母所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學習做一個“有能力付出愛”的人,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和指責!
這本書從家庭里的傷痛談起,父母的愛未必是溫暖安全的,一不小心也有可能造成孩子揮之不去的傷痛。我列舉了一些故事,是想共同檢視和省思:我們真的會做父母嗎?我們的孩子真的幸福快樂嗎?若不是,也不要有太多的自責,我們的父母給我們的愛,或許原本就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給孩子的愛也難免有失誤的時候。我們和孩子一樣都在學習與成長。並從這些錯誤中,不斷地自我提升。因為愛不是一個結果,它只是一個歷程和經驗,我們的付出未必全然與愛有關。在這個階段,父母要更謙卑、坦誠地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角色也處於不斷學習與提升的歷程。
我們已有十幾年為人父母的經驗,但我們仍然不知道要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父母;放下我們原先的態度,孩子也會放下緊張和壓力,愛才會重新流動,愛才會輕巧地疏通親子之間的鴻溝,讓我們建立嶄新的親子關係。
在這個階段,愛不再是給予,而是交流,爸媽不只要對孩子付出愛和關心,甚至要主動地向孩子要求我們應得的愛和回饋。愛如果沒有在家中流動,再豪華的家園,也只是一座空蕩蕩的建築,再多的存款,也只是一串冷冰凍的數字。我們的愛常常被不相關的事物和情緒垃圾所干擾,不要以為我們為孩子做得多,家裡就一定有愛,以愛為名的作為,常帶給孩子無形的壓力和造成難以言喻的傷痛。如果我們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孩子,則必須重新學習“讓愛在家裡經常流動著”,愛就會成為無價的資產,家就會成為最安全的庇護所;有愛的家,孩子不需要讀名校,一樣充滿著信心,並為自己盡最大努力。
衷心祝福各位,在教養危機的關鍵時刻,能夠陪伴孩子度過,實現一份愛的奇蹟!
盧蘇偉謹識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