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俄村位於下江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平均海拔870米,國土面積793公頃,現有耕地面積1166.81畝,其中田面積1113.81畝,土地面積53畝,人均耕地1.33畝。全村種植業以水稻種植為主,盛產香糯,養殖業以生豬、雞鴨魚養殖為主,基本為自給自足。全村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兩委班子健全,勞動力充足,旅遊開發前景好。全村以侗族為主,為深度貧困村,2個自然寨,5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宰俄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下江鎮北部
- 面積:793 公頃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典型特徵,村落資源,
歷史沿革
宰俄村至今未發現書面歷史文獻,村寨歷史口口相傳。大約600年前,該村還是一片未被人開發的地方,有潘姓和楊姓兩人到此打鳥打獵,發現該處高山丘陵小平原,且水資源豐富,於是回家後便帶妻兒老小搬到此處建村落寨,開田種地,一直發展至今。
明清及民國期間,該村屬黎平府下江縣管轄,按1700戶所管,管理地設在平友村(現谷坪鄉),解放初期先後劃歸銀潭鄉,巨洞鄉管轄,由於偏遠,後又劃歸高岑鄉管轄,撤鄉並鎮後歸下江鎮管轄。
自然環境
高仟村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氣溫舒適,年平均氣溫18.5℃,是良好的避暑勝地。村寨坐落於一個山間壩子上,背山面水,寨內數條溪水環繞,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難得多見的小水鄉。年平均降水量達1220毫米,年日照數1282小時。
現狀建築風貌分析
現狀建築大部分保留了傳統建築風貌,僅有少部分新建的建築為磚房,破壞整個村莊的傳統風貌。
村落建築均圍繞鼓樓修建,猶如蜘蛛網,形成放射狀。鼓樓是侗寨特有的一種民俗建築物,它是團結的象徵,侗寨的標誌,在侗民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其附近還配套侗戲樓、風雨樓、鼓樓坪,構成社會、文化活動的中心,儼然侗寨的心臟。每逢大事,寨中人皆聚此商議,或是逢年過節,村民身著盛裝,在此吹笙踩堂,對歌唱戲,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典型特徵
(一)依山傍水,稻田與建築交融
宰俄侗寨坐落在一個長形的高山壩子上,一條小溪從寨邊穿過,寨子四周青山環抱,傳統民居望山傍水。寨子四周有著名的萬畝原始森林,譽稱“高仟大山”,村寨山林、水體、田園風光融於一體,山中有寨,寨中有水,自然景觀十分秀美。
由於其處於一個海拔相對較高的台地上,與相鄰的田壩以及村寨的高差大約300米左右,稻田非常珍貴。從高仟村的建築布局來看,所有建築依山而建,將田園風光保留下來。反映了高仟人對耕地的尊重。
(二)整體建築風貌保存完整,規模龐大
由於宰俄村海拔較高,交通不便,因此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村莊整體建築風貌保存完整。且村莊二個自然寨相隔不足500米,建築群落密集,規模龐大。
(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宰俄鼓樓: 宰俄鼓樓位於從江縣下江鎮宰俄村,始建年代不詳,相傳建於清雍正年間。1986年3月修復,2004年再次維修。鼓樓平面為正八邊形,為典型的“中心柱型”密檐樓閣式木結構侗族鼓樓。立面為十三層密檐,雙樓冠。設落地柱16根,其中主承柱8根,檐柱8根。青石板鋪地面,內置直徑1.4米火塘及四根長凳,底層東、西各設一門出入,其餘各面用1.2米短板封裝,樓內西邊放木質油榨和一木架。宰俄鼓樓是從江地區鼓樓群修建時間較早,建築價值較高的侗族鼓樓。其造型優美,比例均衡,是侗族鼓樓建築中的精品,也是研究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鄉土建築和侗族鼓樓營造技藝和建築美學的難得實物。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將宰俄鼓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宰雷鼓樓位於規劃範圍的南側,現已損毀。
(四)濃郁的民族風情
1、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無論是音律結構、演唱技藝、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均與一般民間歌曲不同,它是一領眾和,分高低音多聲部諧唱的合唱種類,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歌曲,這在中外民間音樂中都極為罕見,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
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
大歌的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來構成;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里演唱。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獨唱)與眾唱相結合,它與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
侗族大歌選手的主旋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低聲部是眾唱的,聲音大;高聲部由1個或2、3個歌手在低聲部旋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即興變唱。但有時高聲部也可為主旋律,即當低聲部唱一個漫長的持續低音時,唱高聲部的歌手以自己較為鮮明的旋律線,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變體,它雖源出低聲部,但都超過了低聲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族人民個個能歌善唱,侗鄉被譽為歌的海洋。侗歌講究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構成一段,若干段組成一首,每首歌開始有一個獨立性段落,稱為序歌,中間部分由若干句組成,然後有一個尾聲部分,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
2、禾晾
也叫“禾穗”。侗族農村特有的晾曬禾把(谷穗)的木架。流行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一帶。形狀象漢族地區的牌坊,頂部兩邊蓋上一尺寬的人字形杉木皮檔雨。通常建在寨旁、溪邊。晚秋稻穀成熟,人們將稻穗剪摘,剝去外葉留下一尺多長的禾桿,約五公斤捆成一把,放在禾晾上風乾後入倉。喝無人看守,也不會失竊。
禾晾是侗鄉獨有的奇景,一進入侗寨在溪水塘邊或綠樹樓旁,有一排排高達4米的大木架,整齊地圍寨而立。大木架由兩根粗大的杉木柱和兩根穿方構成,穿方中間橫穿看一二十根由圓木組成的可以活動的桁條,禾晾的頂部由杉木皮成人字形蓋在兩邊。
侗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多是高寒山區,以務農為主,多種植糯禾、黃粟、糝子等。侗族人民不但勤勞,而且有珍惜糧食的好傳統,當收穫季節到來時各家各戶都選擇寨邊日曬時間長、通風良好的地方,起牌立架,專門用作曬禾把和黃粟、糝子穗。由於侗族人素來團結友愛,所以他們立的禾晾一個挨著一個,一排接著一排,一直把溪塘邊和寨子旁圍了起來,構成了一個連心架。它們沿溪環寨,構成了一派雅致的田園風光,當秋收時節禾晾上掛滿了沉甸甸、黃粲粲的禾把時,又好似給侗寨圍上了一條金色的長龍。
3、侗布的展示與製作
侗族擅長紡織、刺繡。“侗布”就是用織好的這兩種布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曬、槌打而成。由於其製作工藝複雜,“侗布”非常珍貴,侗族人民除了自己用外,還作為贈送客人的最佳禮品。
做侗族服裝的侗布,是用織布機手工製成,然後先用靛藍(採用自種的靛藍草葉加石灰泡製而成的染料)浸染三、四次,每次染後清洗曬乾,布才變成深藍色;然後再將布用柿子皮、猴粟皮、硃砂根塊等搗爛擠汁染成青色後,又用靛藍繼續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帶紅的顏色;將布晾乾後疊在一起,塗抹蛋清並用木槌反覆捶打半個多月,直至侗布被捶打得閃閃發亮,最後用牛皮熬膠漿染一遍,使布質硬挺不退色。根據手藝和捶打時間的不同,侗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貴,因為凝聚了侗族婦女千錘百鍊的精華,從製作布料開始到完成,需要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和數十道工序。
規劃結合高仟鼓樓設定侗布製作體驗館,展現侗布製作過程,供遊客參觀和親手製作侗布。
同時設定侗布製作作坊,製作民族手工藝產品。
村落資源
1.歷史價值
(1)廣泛地展現了古侗寨為主的綜合文化體系
宰俄村最早始建於明代,從古村落的整體風貌到單個民居,表現出一個完整的侗族文化體系,包括物質文化、民俗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個側面,較為完整和廣泛地展現了當時侗族獨特的物質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風尚。
(2)完整地展現了侗族民居鄉村生活體系
綜觀宰俄古村落建築群,從院落民居到公共生活空間,從三間兩廊的單體建築到公眾議事舉辦大事的鼓樓,庭院、水井、宗祠、炮樓、廣場、池塘、田園等,保存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生活網路,且與村落周遭的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整齊劃一的建築布局,並與周邊的水塘、農田、丘陵、林地一起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完整和生動地展現了侗族民居鄉村生活體系。
2.科學價值
(1)村落規模宏大、建築類型豐富,完整度高。
(2)村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典型度高。
高仟侗寨坐落在一個長形的高山壩子上,一條小溪從寨子中穿過,寨子四周青山環抱,傳統民居望山傍水。寨中溝渠交錯,流水潺潺,池塘星羅棋布。寨子四周有著名的萬畝原始森林,譽稱“高仟大山”,村寨山林、水體、田園風光融於一體,山中有寨,寨中有水,自然景觀十分秀美。
村莊建築群絕大部分採用歇山、重檐或懸山屋頂,形式多樣,豐富了建築外觀及天際線。
3.藝術價值
古村落布局構思的獨特性、合理性及各種景觀意象,在視覺上給參觀訪問者帶來強烈的震撼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