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宮殿山
- 外文名稱:Palace Hill
- 地理位置:奧地利格拉茲
- 氣候類型:溫帶闊葉林氣候
- 海拔高度:473米
地形,氣侯,歷史,源起,興盛,風格,建築,歷史遺蹟,今昔景物,
地形
氣侯
歷史
源起
宮殿山作為格拉茲的著名景點之一,伴隨著格拉茲共同見證歷史的發展。格拉茲曾經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且是中世紀重要的貿易城市。四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後,一直到查理曼大帝統一歐洲之前,格拉茲都被鄰近地方的民族統治著。十世紀時匈牙利人入侵當地,直到半個世紀後才撤離。這時格拉茲也才開始有了較具體的邊界,而格拉茲的斯拉夫語古名 [Gradec] (意為“城堡”),也是出生於這個時期。
公元1140 年,勢力擴及巴伐利亞至匈牙利一帶的波西米亞國王鄂圖卡三世( Ottokar Ⅲ)占領格拉茲後,格拉茲開始成為施泰爾馬克地區的首府。此時期城中除了有貴族階級外,還有大批工匠和商人。另外,還有大批猶太人居住在特定區域,但到了十五世紀,這些靠借貸放款維生的猶太人全部被驅逐出城。
興盛
十三世紀末,哈布斯堡( Habsurg )王朝的國王魯道夫一世( Rodolf Ⅰ)從鄂圖卡三世手中奪取格拉茲。公元1379年紐侖堡條約簽定後,格拉茲正式納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圖。當皇位傳至李奧波德三世( Leopold Ⅲ)時,格拉茲開始向外擴展,並成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行政和文化中心。而真正讓格拉茲發展成重要城市的關鍵人物,則是十五世紀中葉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腓特烈三世(FrederickⅢ),他在格拉茲興建他最喜愛的行宮,一連串宏偉的建築物也在這個時期興建完成。自公元1438年始,格拉茲已在逐步發展中,腓特烈三世更加把勁地開始興建城牆。
十五世紀時,為應付土耳其和匈牙利人的入侵,格拉茲逐漸展開防禦性要塞的興築工作。公元1480年土耳其人長驅直抵城門,這個事件後來還被繪成一幅名為《上帝降災》(Plagues of God)的壁畫,長期展示在當時為皇家教堂的大教堂(Dom)南面牆壁上,這幅壁畫也成為格拉茲舊城內哥德時代繪畫的代表。
風格
設計風格
以文藝復興式風格興建的防禦工程,最著名的當屬至今猶存在雄踞於斯洛斯山( Schlo berg)頭上的鐘樓( Glockenturm )。這座建於公元1588年的鐘樓是由來自虐格諾(Lugano)地區的多明尼哥·阿利歐( Domenico dellAlio )所設計,如今已成為格拉茲的地標。這位才華洋溢的建築師在格拉茲也留下了施泰爾馬克地區最重要的文藝復與式建築,也就是位於舊城中心的蘭德宮( Landhaus )。
文藝特徵
公元1614年,斐迪南二世(FerdinandⅡ)委任他的宮廷建築師波米斯的裴特羅( Pietro de Pomis )在大教堂邊,興建一座深具紀念性的陵墓(Mausoleum)。這座龐大的建築現在已成為哈布斯堡王朝最令人矚目的陵墓及奧地利境內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且是格拉茲當地建物由文藝復興轉變成巴洛克風格的代表性建築。
古色依存
公元1618年則是格拉茲由盛轉衰的關健,因為斐迪南二世在這一年被推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次年,斐迪南二世便將皇宮和所有貴重的寶物,藝品、皇家樂團全都移往維也納。隨著宮廷的遷移,格拉茲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大不如前,這也是巴洛克時期建築未能在格拉茲大規模發展的原因之一。即使如些,一直到公元1749年之前,格拉茲仍舊是奧地利內地的行政首府。
建築
矗立在宮殿山的鐘樓,是格拉茨的標誌性建築,在城區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仰望到這座美麗的鐘樓和清楚看到時鐘標記的時間。數百年來,大鐘就像守護神一般,默默地見證和銘記著格拉茨的興衰。大鐘每天敲響三次(7:00、12:00和19:00),每次都響101下,提醒著人們它是由101枚炮彈鑄造而成。
時鐘塔最早建立於13世紀,其前身是一座守望塔,1588年經重建形成了樣貌,當時它的任務是預警和報時,塔上掛著3個功用不同的大鐘,分別是報時鐘、火警鐘、死刑鐘。1712年時,報時鐘被又大又新的壁鐘取代,喪鐘不久也被取下,只剩火警鐘還掛在原處。
當地人將大鐘稱為“酈斯”(Liesl),據說在1809年拿破崙攻陷此城時,全城居民拿出所有積蓄,央求法軍炮火能夠放過這座鐘塔。在眺望大鐘時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屬於格拉茨人的鐘愛與自豪。只是偶爾會被時鐘的指針所迷惑:仔細看,大鐘的指針是與眾不同的,為了讓遠處的人們能清楚的看到時間,大鐘是用長針代表時針、短針表示分針的。
鐘塔內有城堡山博物館,在此可以看到200年前城堡山的防禦模型及當時的監獄,因其外形獨特,又被稱為“低音提琴”。鐘塔旁邊有一個階梯,通往荷博斯泰恩花園,這裡自1930年起就繁育了各種地中海植物,如無花果樹、檸檬樹、銀杏樹、紫藤等。
鐘塔旁的一條小道上,有一隻守護鐘塔的石犬雕刻。據說1481年的時候,匈牙利國王向奧地利的公主求婚被拒絕後,竟誘拐了公主逃走。經過此地時幸被一隻靈犬解救,公主為紀念此犬就修築了這個雕像。
歷史遺蹟
今昔景物
歷史源頭
奧地利是個命運多舛的國家,奧匈帝國由興而衰,後遭拿破崙軍隊入侵,又曾迫於無奈與納粹德國合併,並作為德國的一部分參加了二戰,最終帶著恥辱成為了戰敗國。直至1955年,奧地利才重歸獨立,並宣布永久中立。這段經歷,在奧地利人心中留下抹不去的傷痕。
史實見證
格拉茨是奧地利的第二大城市。市中心的宮殿山見證了不同年代的紛飛戰火。宮殿山上曾有十分堅固的堡壘,拿破崙進攻奧地利時久攻不下,曾用大炮亂轟一氣,山道上還有彈痕殘存。
經濟形勢
奧地利的市場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較高。同時奧地利的工農業都比較發達。工業主要有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器、紡織、木材加工、水力發電等;畜牧業以養牛、豬為主。農作物有馬鈴薯、甜菜、小麥、玉米等。奧地利的經濟與其它歐盟國家聯繫緊密,特別是與德國。加入歐盟使奧地利直接進入統一的歐盟市場,由此帶來了更多的外資。2006年奧地利的GDP增長率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