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道雄

宮城道雄

宮城道雄 みやぎ みちお、(1894年(明治27年)4月7日- 1956年(昭和31年)6月25日) 具有世界聲譽的日本民族音樂家、邦樂作曲家、箏演奏家和散文家。七歲失明。畢生致力於發展邦樂及改革民族樂器。曾發明十七弦短箏、八十弦箏及大胡弓琴,並對箏的傳統演奏手法進行革新。主要作品有《戲水》、《春之海》、《越天樂變奏曲》及《盤涉調協奏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城道雄
  • 外文名:みやぎ みちお
  • 生日:1894年(明治27年)4月7日
  • 主要作品:《戲水》《春之海》
作品,生平,

作品

宮城道雄主要作品有《戲水》、《春之海》、《越天樂變奏曲》及《盤涉調協奏曲》等。

生平

1894年4月7日生於神戶,幼年患眼疾,7歲時雙目失明,1902年拜生田派箏曲家中島檢校為師,次年開始公開演出,11歲滿師。1907年到朝鮮仁川教授箏與笛子以維持生活。並通過自學掌握了西洋音樂的創作技巧,將它們運用到他一系列的邦樂作品中。他的處女作箏曲水的形態變化作於1909年。寫出箏曲《水的形態變化》。1917年移居東京後,一直從事演奏、作曲、教學活動,致力於發展邦樂及改革民族樂器。
他創製的17弦箏現在被廣泛使用。1948年任藝術院會員。他創作的幾百首作品中,箏和尺八二重奏《春之海》(1929)最為著名,1932年由法國小提琴家R.謝梅改編為箏與小提琴演奏,並和作曲家一起錄製成唱片。宮城道雄的主要作品尚有室內樂性質的《櫻花變奏曲》、《落葉舞》,邦樂合奏曲《薤露調》,箏和管弦樂隊的《越天樂變奏曲》等。他在日本的歷史地位與劉天華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地位相似。他的創作是日本民族傳統音樂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標誌。 宮城曾在回憶錄《音的世界》中寫道:“失去了光之後,在我面前卻展現出無限複雜的音的世界,充分補償了我因為不能接觸顏色造成的孤寂。”這位天才還能聽出聲音的顏色,他說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音、黑色的音、紅色的音、黃色的音等等,也許有一個天才,就能聽出聲音的味道。他便是這樣一位天才,聽著雨聲作出的樂曲,能把人帶入一個自在無憂的世界,那種恬然出世的旋律也許就來源於這閉起眼睛的獨特感受。
宮城創作的幾百首作品極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春之海》。該曲為箏與尺八的二重奏,是室內樂性質的標題音樂。全曲由3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先由尺八奏出優美的主旋律,箏為之伴奏,接著由箏彈奏模仿波濤拍打船邦的音樂,尺八則吹奏模擬海鷗啼叫的音響,它像一幅音畫向人們展示出春天恬靜海洋的生動氣韻。第二部分速度明顯加快,箏奏出船歌風的旋律,節奏像搖櫓那樣富有規律,尺八則吹出象徵朝霞的生氣勃勃的主題。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最後以箏和尺八一問一答平靜地結束。在這首樂曲中箏的左手演奏技巧有較多創新。它曾在國際音樂節上贏得很高的讚譽,是新邦樂的代表作之一。1932年,法國小提琴家魯涅·謝梅曾將它改編為箏與小提琴演奏﹐並和作者一起錄製成唱片。
宮城的另一部作品《落葉之舞》,則是箏、三味線和17弦箏的三重奏。它也是由帶再現的三部分構成。樂曲形象地描繪了落葉被秋風颳起,在蕭瑟的原野上飛舞的情景。由箏奏主旋律,三味線和17弦箏伴奏。曲中箏首次採用了斷音演奏技術,17弦箏不僅簡單地奏低音作為襯托,而且通過掃弦等奏法造成一種恐怖荒涼的氣氛,這些處理方法在本世紀初的邦樂中都是相當富有創新精神的。
此外,宮城還對箏進行了較大改革,1921年創製了17弦箏,豐富了箏合奏中的低音聲部,大大地擴展了它的表現力,現已被廣泛採用。他的這些革新邦樂的活動在日本音樂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可以說,自他開始,即興起了一場“新日本音樂”運動。1948年任日本藝術院會員。其他作品有康塔塔風格的作品《日蓮》、邦樂合奏曲《薤露調》、室內樂性質的《箏的協奏曲》、《櫻花變奏曲》和箏和管弦樂隊的《越天樂變奏曲》等。1956年6月25日,他在愛知縣刈谷市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